非虚构的艺术 短评

热门
  • 27 惟伤 2020-05-22 18:59:03

    每个故事都得被发现两次,第一次是在这世上,第二次是在作者的案头。

  • 18 Eva 2020-05-27 22:13:32

    编辑托德和作家基德尔这两位好友四十年来通过电话书信写作手稿往来积攒下来的关于非虚构写作的心得分享(其实更像是一本书单书。他们俩用作家作品的一些惊艳的开头/写作风格/叙事方式等来实际指点如何下手写作)。每一章节开头是基德尔/托德的一段自述,由此展开他们要讨论的非虚构写作的各方面(开头、叙事、回忆录、随笔、超越准确和风格问题)。他们主张漂亮的开头必须清晰易懂抓住读者好奇心,把读者和作者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不低估也不抬高。托德擅长引用作者作品来为自己想要表述的观点作例子分析。非虚构作品受到事实叙述的限制,做一个诚实的非虚构叙述者,也像是做个受限的幻象师。书里面在最后两章节还提到不少有用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他们俩的友谊最开始还建立在调侃基德尔不会写但努力修改手稿的基础上(笑),后来越写越好了~

  • 11 agradable 2020-07-08 22:54:31

    越到后面越有意思,一开始总想着一本写作指南为何要收在“纪实”系列,不过读完开头、叙事两个部分,进入回忆录、随笔、超越准确、风格问题这几个部分,叙述和分析就挺饱满的。到最后聊到编辑与作家,俩人互换身份,作家成为编辑,编辑开始写作,这一过程中俩人的磨合和往来又有和以往不一样的体会,“听见自己的声音”。 对于英语和翻译学习者的我来说,读这样一本书,不只因最后的用法和语法选注而受益,以后收到密密麻麻修改的稿子,也要放下不值一提的自视甚高,感谢审校的耐心和不辞劳苦。

  • 10 浙哲 2020-12-20 21:03:11

    定位非常奇怪的一本书,介于写作指南、行业评论和回忆录之间的作品,而且每个方面都浅尝辄止。另外要告诫自己此类英语写作类书籍务必不要再读翻译后的版本了。

  • 9 一愣子 2020-06-23 15:24:19

    记住作者举的例子都是非虚构写作的经典啊,拿着去读吧。我倒觉得这本有点头轻脚重,讲写作的心得可以更祥尽,蜻蜓点水完,更多讲自身的经验,所以才被列入译文纪实系列。

  • 4 2021-03-09 03:52:47

    这本书是通过狂轰滥炸的方式来讲心得经验(好吧我也分不清书里的一些经验跟吐槽有啥区别,作者太幽默了作为同行都懂读着读着总能笑)。从第五章“超越准确”开始渐入佳境。初次访谈观察写作会贪婪地吸收材料,忠于事实但一定要超越事实,写作是凝练的过程;写作人与写作对象的关系始终是变幻莫测,身在其中才能懂;艺术与商业章节其实不仅是对出版行业,对媒体行业亦有参考价值;终章讲作家与编辑,无论在出版社还是媒体,始终是相爱相杀的。写作者要尽可能听取建议,编辑则要对内容文本保持层次感,负责到底。二者只有螺旋式上升的交流才会产生好的作品(如果能互换角色更好)。回想自己以前初入媒体行业当编辑,做得还是不够好。再接再厉。

  • 4 ng 2021-06-28 18:27:49

    上半年最出乎意外的一次阅读,开始以为只是在说作者、编辑、作品之间关系,也许有些八卦,也许有些窍门,并不知道这才是真正可以触类旁通的作品。但凡一部作品(项目)从无到有,在成就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角色的相互影响着实纷繁,本书如同一本资深教师手册,不限于作者,任何做事儿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从自己眼光看到一点。不管你是工程师还是vloger,推荐任何一个认真做事的人读一读。

  • 2 envision 2020-10-18 15:11:22

    有一些观点挺受教,但整本书还是卡在写作指南和译文纪实读物之间,有点尴尬。 #202062

  • 2 叔=。= 2020-07-28 20:12:15

    越读越觉得我应该读英语原版的……

  • 2 不懈不戒 2020-11-10 21:45:48

    一本轻薄的重量级案头写作指南,句句金玉良言。不啻一场倍感贴心的言传身教,一份心潮澎湃的理想写照,一段欣然称羡的友谊回顾。妙笔译文也更是锦上添花。

  • 1 miss_forward 2022-01-22 23:40:30

    是看杨潇讲写重走时看的最有用的关于非虚构写作的书,所以看的时候就会想起重走的写法,比如平静的开头,叙事结构(笑)。

  • 1 徐子陵 2020-08-18 08:35:00

    对大多数的想象,是一个表达者最重要的功课之一。 开头,是关于限制的练习。保持一个和读者平等的姿态,而不是想着要锁定、抓住,甚至是镇住读者。 有时候,与其去探索一个新知,倒不如去点亮一个常识。

  • 1 Nora 2021-02-26 01:10:28

    是一本不适宜翻译的书,看原著或许阅读体验更好,以及,不要被书名误导,这本书更适合作者和编辑看。

  • 3 杨潇 2020-07-28 23:25:04

    英文原版good prose刚出来就读了。教你非虚构写作的书太多太杂,个人视野里这本和杰克哈特的《故事技巧》最佳。

  • 0 马大象 2020-10-10 16:46:39

    【藏书阁】这本书是一对作家-编辑搭档几十年的合作回忆录,两位作者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写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看法与体会,从书中可以读到这一写作类型与其他类型的各种区别,以及如何写好一篇非虚构作品,包括不同题材的作品应该怎么写,如何运用文学技巧,以及对素材的取舍等问题。这对想学习非虚构写作的人来说是一本很棒的参考指南。特别是作为编辑的托德,可以说他的经验、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作品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一个作家能遇到一个好编辑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好作者常有,而好编辑不常有。作为写作者,在遇到能发掘和完善你的作品的靠谱编辑之前,只有不断坚持创作,才有成功的机会。

  • 0 Sarcophagus 2022-01-04 21:33:30

    好书,译得也很好,译注也很好。但不是我以为的那种书,对我没啥用。

  • 1 哆啦大胖 2020-08-15 11:36:25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为什么说平等对话是写作中最难的事情之一?因为平等对话,其实是对心态和技巧的双重考验,平等指的是你的心态,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你才能感知到大多数人的喜好。而对话指的是你的技巧,不仅要把一件事说清楚,还要有意境。即平等对话的本质,就是见天地,见众生。技巧上,你要见天地。但心态上,你依然要见众生。作者认为,回忆录需要对繁琐的事实作出更有智慧的解释。它的本质是让我们超越时空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跟过往时空中的任何一个自己平等对话。两个非虚构写作中常见的问题。第一,怎么写别人?作者认为,不要光看外部事件,要把重点放在故事的道德前提,也就是人物内心。第二,怎么写自己?作者认为,千万不要急着动笔,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到你能平和的看待自己的每一段经历,跟任意一个时期的自己平等对话。

  • 1 書呆子 2020-07-22 23:54:04

    【2020/07/22】非常适合文字工作者和语文教学者,前面五章非常适合教学。

  • 0 仙境兔子不忘记 2020-12-04 12:23:23

    里面提到的点,看着有趣,对于想实操的人也是很有用的。我认为这本书还可以再厚一点,多一些从文本出发的分析。

  • 0 贾不假 2020-10-03 02:16:02

    【蜗牛读书】两位作者的手记,最后的部分很实用。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