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畸人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不停 2020-12-23 19:07:35

    和《米格尔街》、《乡村生活图景》一样的小镇故事集。 对于小镇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特征描写得很精微,除了“破碎的梦想、失落的爱、未曾生活的生活、精神上的孤立、使人无助的孤独”还有压抑着的欲望与渴求。印象比较深的是《手》、《虔诚》、《裸奔》、《上帝的力量》、《醒酒》、《死》、《走向成熟》和《离去》。 说奥兹被安德森影响,应该是指宏观结构和写作关注点,但是《手》结尾和奥兹《乡村生活图景》其中一篇结尾的氛围感觉很像;《死》的结尾很打动人;《走向成熟》写两个人的情感变化写得很精彩;《离去》最后一觉醒来,离开了故乡,告别过去的表述读来很有味道。

  • 5 连木木 2021-06-02 19:53:22

    【与阿梦共读一本书No.40】这座小城,有本地出生、不曾离开的人,也有怀抱秘密、从外乡而来的人,还有带着渴望、踏上离开的列车的人,而他们共享的这段小城生活里,所有人认识所有人,单线的人物关系也可以很快会搭上其他任务线,终于形成大型古怪故事集。小城生活的节奏缓慢,一切感觉似乎都得到了放大,无论那是孤独寂寞,还是虔诚卑微,即使是偶尔闪烁而出的快乐和顿悟,也可以被突如其来的随便什么人打乱节奏、灰飞烟灭。而这小城里的种种挣扎人生,又没有那么陌生,在100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以暗合年青人的迷茫与渴望。

  • 4 阿梦 2021-06-02 19:53:15

    【与木木共读一本书NO.40】25则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美国中西部地区俄亥俄州瓦恩堡镇的短篇故事,即相互独立又相映成辉莫比乌斯环的长篇故事。在这物质、精神世界皆荒凉的美国小镇, 男女老少皆处于孤立、苦闷、幻想破灭的状态之中。此类情况眼下跟中国十八线城市的现状没有多大的不同。那里满是渴望投身大城市实现人生梦想却无路可走的人,与带着破败的梦想被迫从大城市落荒而逃重返桎梏的人,以及带着不甘与无力彷徨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人。人们到底在渴望些什么?人们渴望被诱惑被满足,以及源源不断新的诱惑新的满足。

  • 1 wasteland 2022-10-04 14:35:17

    啥啥啥玩意儿 一般般 没觉得多“畸”(不是我说 美国作家真的满浅薄)

  • 1 留阳 2022-12-06 13:21:15 广东

    会让我走神的故事…

  • 4 forest 2021-05-29 16:31:48

    无论大城市中的人还是小镇里的人,大家都是孤独的。人的孤独不因职业和性别有差异。小镇里的人是鲜活而又偏执的,他有自己执着追求的东西,追求神迹、追求爱情、抑或是沉迷回忆,这些也是逃避孤独的方式。有评论说这本笔下的人物和契诃夫笔下的人物一样生动富有生命力,的确如此。书名中的“畸”同时也为书中的人物增添了另类的气质。 倒数第二篇提及孤独的人的连结,海伦的爱令乔治振奋,她对他的人生似乎做了微调。在这样的感情之下,他开始想到了小镇里的所有人,那些人离他那么近,可当他心中不怀有情感时,所有人是遥远的;当他心中充斥情感时,身边的一切似乎都拉近了距离。此刻又想老调重弹——生命因爱而与众不同,因爱而拥有意义。啊!去爱吧! 作者的吐槽很毒辣,比如形容一个人很脏,说他连眼白看上去都是脏的。哦!太妙太会骂人了。爱了!

  • 1 砺剑阁主 2020-10-12 22:21:41

    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是真正的才华之作,他用游戏之笔,写出了瓦恩堡镇的最深层孤独。那些残缺不全的故事,并不影响读者用自己的经历与经验,来补全与重述。

  • 0 Empty 2021-06-14 23:40:52

    有机会要读一下上译版

  • 1 Tash Jam 2022-03-30 00:06:29

    有点失望吧。因为主要笔墨是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我就很难跟他们建立联系,产生共鸣。由于缺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和时间的关系,导致这些人物在我看来,怎么一上来就苦闷了,就孤独了,就压抑了,就,为什么呀?我期待的是像《虔诚》那样有交代、有来路的叙事,或者像牧师和教师那两章那样非线性地推进但从不同面向相互补充的结构。但这样的篇章太少,大部分人物我无法理解,我只能认为他们是有病或者矫情。

  • 0 张子歌 2022-03-20 21:48:52

    散点的联系的写小城中人片段的 不经意的情绪 各有各的怪异 其实也不怪 寂寞 骚动 压抑和冲突 普普通通的男男女女

  • 0 0_C 2022-02-22 10:18:50

    记外国人名真的很累

  • 0 羽毛在风中飘扬 2022-02-09 22:55:30

    小镇故事集 用乔治维拉德一个人串起了小镇所有人都故事 喜欢 手 哲学家 虔诚 裸奔 上帝的力量这几篇 将人性和扭曲的荒诞诠释的很好 或许由于是单篇幅的故事集 而且总是叙述人物们的紧急时刻 加之文风稍欠一些犀利 有几篇真的很欠火候 总体而言就是工业化浪潮之中人们所产生的扭曲怪异荒诞 最终导致内心畸形 感觉舍伍德安德森处于一个比较暧昧的地段 前接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批判现实主义 后接海明威福克纳现代派意识流 有点现实主义展示人物群像进行批判➕描述内心的扭曲挣扎的感觉

  • 1 小海 2022-02-27 23:31:27

    一开始,世界还年轻的时候,有很多很多思想,但却没有诸如“真理”这样的事情。是人自己创造了真理,每一个真理是由很多模糊思想组成的。世界到处是真理,而且都很美丽。 老人在他的书里罗列了成千上万个真理。我不打算把它们都告诉你。有关于处女贞洁的真理,有关于激情的真理,有关于富有和贫穷的,有关于节俭和肆意挥霍的,有关于粗心和放任的。有成百上千个真理,而且都很美丽。 然后,人们来了。每个人来的时候就抓走一个真理,那些强者抓一打。 就是那些真理把人们变成怪僻的人。关于这件事,老人有一套复杂的理论。他认为,一个人一旦拿走一个真理,就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依照这个真理生活,他就变成一个怪僻的人,而且,他所拥抱的真理就变成谬误。

  • 0 游荡的布鲁姆 2022-03-13 18:16:36

    一般人的生活,好像没有都没有任何故事情节,平凡地生,平凡地死。小城,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困局,让人想要逃离,畸人,已是今天的你我。

  • 1 北原亚瑟 2022-03-07 23:41:55

    有种成长小说的意味,而且主要聚焦的是父子关系问题。小说里很多篇目都遵循了这样一种模式:父亲将某种巨大的期望重重压在儿子身上,儿子无法或者不愿承受这个期望,于是儿子最终只好选择拒绝和逃离;而分散在各个篇章里的乔治·威拉德的经历也是围绕着这个模式展开的。小说的另一个模式是一种体现人物对交流的渴望的结构:某个奇特的“畸人”被社区共同体所排斥,他试图与乔治这个小镇上唯一的记者、唯一可能理解他的人交流,但总是当情感达到最高潮之际,这种交流却失败了;畸人大多是一个中年男子、差不多是乔治父辈的形象,所以我认为他与乔治交流的失败也象征汤姆与乔治父子交流的失败。乔治与父亲的对峙和冲突(无论是现实还是心理活动中)并没有导致走向大卫式“弑父”的终局——虽然乔治仍然离开了瓦恩堡,遵循了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但正相反,

  • 1 雪松香味 2022-01-30 22:52:12

    不知道是不是译文版本的问题 写法和结构不是我喜欢的那种 但《裸奔》一篇还是非常震撼

  • 0 淡水鱼 2022-01-22 20:21:00

    “将近黄昏时,天气很热,中心大街上也很安静,或是冬天里天气阴霾的时候,诸神便来到诊所,我想没有人知道他们。后来,我发现伊丽莎白却知道,她也崇敬这些神灵。我想,她到诊所来是因为她认为这些神灵会到这里来的,她很高兴在这里她也不感到孤单。虽然这种事情各地的男男女女都经历过,但这种经验难以说清楚。”

  • 0 小宝 2021-11-28 17:29:22

    瓦恩堡小镇居民素描,逃离与停留,连接与孤独,欲望与压抑。

  • 0 viva la vida 2022-03-11 18:17:04

    这书的评价那么高,但完全读不出好来。

  • 1 良峰 2022-06-03 14:51:37

    犹如发生在瓦恩堡镇上的故事一样,舍伍德.安德森沉迷于向读者描绘关于人性的各种细节。在《裸奔》中的艾丽丝强迫自己去面对孤独地活着,并孤独地死去的事实;《死》中的伊丽莎白.威拉德带着无法言说的忧郁,告别了这个曾让她无比留恋,又千疮百孔的世界;《走向成熟》里的女孩海伦.怀特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同乔治.威拉德一起走向那片埋藏着他们共同秘密的玉米地旁,两人终于卸下强加在彼此身上青春逝去的重压;《离去》时的乔治.威拉德坐在火车车厢里“想到了一些小事情”,只为追求梦想而远走他乡等等。《小城畸人》一书创造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地域:瓦恩堡镇。在为这些已经从历史的尘埃中“失踪”的人物发声的同时,作家仿佛得以保留下一个属于他个人的珍贵的时代印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