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0年7、8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大陆宋史著作 (石田)
- 明清思想史、学术史 (話有不言齋主人)
- 旌旗十万 (十三時夢迷)
- 學術史 (张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朱熹思想诠释的多重可能性及其展开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殊同 2021-03-16 21:06:30
从思想演变的内部逻辑挖掘朱子学为何成为官方学术的原因,对日本学界研究成果的吸收令人印象深刻。导论的反思和附录对日本朱子学研究的评述也值得一看。
3 有用 蓮花去國一千年 2020-11-30 19:16:08
文本分析极佳,精耕细作,又能出入自如,令人意犹未尽。
1 有用 归洋 2021-08-07 10:33:01
作者在导论中的方法论思考当然有其价值,但在我看来他前半部分仍然算是哲学史研究,对于我而言读具体研究部分带来的收获更多。收入的文章文本分析很细致,问题意识也很好,给我不少启发。无论是文献基础、理论分析还是国际视野俱佳,应该是近年来青年学者写的关于朱子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了。
1 有用 Lawliet 2021-09-05 14:12:23
作者很有想法,导论中对历史语境的解构,以文本群和语辞学进行文本细读都很好。全书分两部分,前部分论述朱熹思想中的天、心与鬼神概念。实质上,朱熹学说与典范朱子学也有距离,朱熹之天为苍天、主宰、天理三位一体之天,天地之心在朱熹眼中虽为虚指,却与二程的天地无心相对立。人之心则是朱熹工夫论与主敬思想之“场”,此场以中虚为特性,能知觉进而可知理。朱熹继乘张载之说认为鬼神属万物之体而不可遗漏,由阴阳二气屈伸所化... 作者很有想法,导论中对历史语境的解构,以文本群和语辞学进行文本细读都很好。全书分两部分,前部分论述朱熹思想中的天、心与鬼神概念。实质上,朱熹学说与典范朱子学也有距离,朱熹之天为苍天、主宰、天理三位一体之天,天地之心在朱熹眼中虽为虚指,却与二程的天地无心相对立。人之心则是朱熹工夫论与主敬思想之“场”,此场以中虚为特性,能知觉进而可知理。朱熹继乘张载之说认为鬼神属万物之体而不可遗漏,由阴阳二气屈伸所化,有常理有非常,既有可见又有不可见,可见者民众不以为然,不可见者又多虚妄。后部分论及真德秀对民间祠庙的利用,代表儒道之间的调和,祈祷中透露的朱子学公私观以此身为中而推己及人,属同心圆之扩散,传统公私观为公私对立,抑私至公。霅川之变的争议便为两种观点之对立。由此,皇帝理应无上权能,然君主之私又充满局限 (展开)
0 有用 表無徵 2023-04-05 11:33:50 湖北
本书前四章和后四章的断裂性可以看作作者对标题“多重可能性”及导论中“文本与作者”的回应。与其说作者想研究朱熹及朱子学中的某个问题,不如说他的问题意识正是“朱熹思想诠释的多重向度”。而这种多重向度的诠释,也在某种意义上回答了“朱子学何以至尊”的问题。此外,从对历史与哲学在细节中边界的把握程度上来看,作者在朱子学学者中做得极好。后四章则略显单薄,让人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