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着重对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公平和效率交替学说、宏观福利理论等领域进行了讨论。这些理论力图说明,可以通过政府干预价格和产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庇古最为重要的作品,奠定了其在学术界的不朽地位。
福利经济学的创作者
· · · · · ·
-
亚瑟·赛斯尔·庇古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瑟•塞西尔•庇古,英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曾长期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庇古的作品涵盖了经济学的众多领域,特别是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着力最深,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福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效用为评价基础,对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出判断。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福利的高低(社会排序)仅取决于社会成员的社会效用水平(个人排序)。如果一种经济状态X下,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比较高,那么其相应的社会福利就高;或者社会成员在状态X下的效用高于在状态Y下的效用,那么状态X的社会福利就高于状态Y的社会福利。由此可以判断不同状态下社会福利的高低,并作出政策选择。庞古认为福利可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广义福利包括自由、安全、家庭和谐、友谊、精神愉快等;狭义福利指经济福利。经济福利体现在国民所得及其效用上:国民所得的大小代表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大小,国民所得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经济福利也增加。在国民所得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其分配越来越平等,则社会福利就越大。福利程度有高低之分,大多数情况下,经济福利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经济发展使得作为总体福利一部分的经济福利提高并不能直接用金钱衡量,譬如拉长平均工作日,对于工人生活质量和非经济福利是有害的。庇古认为,经济福利可以在两种情况下改进:国民所得增长离不开对穷人收入分配的改变,或者说国民所得中增加穷人的份额与减小它的规模分不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二)国民所得最大化要求资源配置最优化 庇古运用独创的边际社会净产品(MSNP)和边际私人净产品(MSNP)的概念,分析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只有当边际社会净产品的所有用处得到使用时,国民所得才能最大化。当边际私人净产品与边际社会净产品出现差异时,国民所得就不能最大化。庞古认为,限定该结论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任何再分配都产生交易成本。二是指导减少转移成本和增加流动性的行为,如果信息不充分,有可能把资本和劳动力配置到低生产率的部门,使其达不到预期目的。三是由于政府对这些行为的补助增加纳税者的负担,只有当私人部门无法改善流动性或信息时,该结论オ是恰当的。边际私人净产品与边际社会净产品之所以出现差异,是因为对那些没有使用某种资源的人来说,那种资源的一部分边际产品从正向或反向变化了。当边际社会净产品等于边际私人净产品时,才会有理想状态的产出。在那些有一个或多个厂商的行业里,庇古认为实际产量一般来说要低于其理想产量。 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是政府干预的理由。庇古认为当边际私人浄产品与边际社会净产品出现差别时,国民所得总量就不能得到最大化,而且这些对正常经济过程的干涉行为被期望增加而非减少国民所得。要使社会在既定资源条件下产量极大化,就应该使任何一种生产资源在各种用途上的边际社会净产值相等。这是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的国民所得被称为“理想的产量”。当边际社会净产品等于边际私人净产品时,オ会有理想状态的产出。企业只要存在私利引诱从而使得投资配置与最大国民净产品的要求之间出现差异,就存在政府干预的正当理由,需要通过补助和税收来消除这个差异。 (三)改进国民所得要求协调劳资关系 庇古重视建立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他认为,罢工或关厂会影响行业产量。“建立和加强劳资协调机制”可以增加国民所得以及经济福利。一是建立产业稳定制度。由于罢工或关厂会降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福利经济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福利经济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人口流动:打破福利垄断的权杖
福利共享是国家,民族,企业的立命之本。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中的哪一个角度出发,实现社会福利的全民共享才是一个合理存在的政府的根本天职所在。因为这不仅符合全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执政者的合理和合法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福利的创造者并...
(展开)

【转】纳哈德·埃斯兰贝格: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及其学术影响
亚瑟·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年生于英国怀特岛,年轻时在剑桥大学成为马歇尔(Alfrewd Marshall)的学生。1900年受聘于剑桥大学,30岁时成为剑桥政治经济学首席教授。庇古作为政治经济学教授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是《财富与福利》(1912),其后陆续出版了《失业》(191...
(展开)


从国际经验看中国企业减负中的“五险一金”改革
革 昕 张 巍 王塔瑚 程 华 谈从炎 作者简介:革 昕,供职于某著名国际组织。 张 巍,财政部政策研究室社会处调研员。 王塔瑚,供职于某著名国际组织。 程 华,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高级会计师。 谈从炎,供职于某著名国际组织。 内容提要:“五险一金”缴费实质是高度碎片化、高...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商务印书馆 (2006)8.7分 138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7)8.3分 53人读过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13)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商务印书馆“四菜一汤”汉译经典精装本 (阖闾剑侠)
- 书 (MurloNate)
- 商务印书馆“四菜一汤”汉译经典精装本 (萧瑟郎)
- 商务印书馆·精装本 (阅读教练)
- 商务印书馆2020年9、10月新书 (Scipi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福利经济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onnie_Connie 2023-12-30 21:33:24 北京
1.经济福利的定义:能与货币尺度建立联系的满足和不满足。经济因素对非经济福利的影响:A.非经济福利很容易受到获取收入方式的影响(例如工作环境,雇主与个人之间的关系)B.非经济福利也受到收入支出方式的影响2.经济因素都不是直接地,而是通过经济学家称之为国民所得或国民收入的经济福利的相应客体来对一国的经济福利产生影响的。任何使穷人手中实际收入的绝对份额增加的因素,只要从任何角度看不导致国民所得缩减,一... 1.经济福利的定义:能与货币尺度建立联系的满足和不满足。经济因素对非经济福利的影响:A.非经济福利很容易受到获取收入方式的影响(例如工作环境,雇主与个人之间的关系)B.非经济福利也受到收入支出方式的影响2.经济因素都不是直接地,而是通过经济学家称之为国民所得或国民收入的经济福利的相应客体来对一国的经济福利产生影响的。任何使穷人手中实际收入的绝对份额增加的因素,只要从任何角度看不导致国民所得缩减,一般来说就增加经济福利。3.关于工资部分的纠纷分类:A.与工资,津贴有关B.与工资负担,工时有关。4.转移财富最明显的形式:富裕的劳动雇主对工人的慷慨行为(工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雇主控制的条件下,雇主有力量为他们的利益花钱)。雇主为工人提供特殊机会,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也能宣传雇主的优点,增加利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