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大师蒙田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经济人读书会 2021-01-28 20:13:03

    为了能真正读懂米歇尔·德·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 米歇尔·德·蒙田自由的和不受蛊惑的思考,对像我们这样一代被命运抛入如此动荡不安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最有裨益。 只有在自己深感震撼的心灵中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时代的人才会知道——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并又威胁着在他一生之中最宝贵的东西:个人的自由——在那些乌合之众疯狂的时代里要始终忠于最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气、多少诚实和坚毅。 他才会知道,世上没有一件事会比在群众性的灾难之中不被玷污而保持住自己的思想独立和道德独立更为困难和更成问题的了。 只有当一个人在对理性和对人类的尊严产生怀疑和丧失信心的时候,他才会把一个在世界的一片混乱之中独处独醒和始终保持堪称表率的正直的人颂

  • 3 衠止 2020-11-14 19:39:45

    蒙田给了最后时期的茨威格力量

  • 3 WonderfulChips 2022-03-01 15:21:04

    “他从未把’我该怎样生活?’转变为’你应该这样生活!’”“天下最了不起的事,是一个人明白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不是地位、血统的优越,也不是聪慧的优越使人高贵,而是一个人保持他自己的个性和过他自己的生活的成功程度使人高贵。”

  • 0 校书郎 2022-03-02 15:40:23

    誓死捍卫,思想的自由。

  • 0 W 2022-03-02 20:10:36

    内心的自由

  • 1 以弗所 2022-01-25 21:15:30

    中国人对蒙田思想及的人生态度很亲切吧。毕竟我们有源远流长的隐士文化,有陶渊明。

  • 0 阿堃 2021-12-19 22:27:36

    蒙田入门读本

  • 1 沉香木 2021-11-11 09:20:04

    要是一天看不上两小时书或书稿,就会很恼火一天白瞎了!编辑这种病。开会开会处理杂事晚加班回到家,孩子还在写作业我在她身旁 读起这本书。蒙田说并不是整天都读书,但只要意识到书籍就在身旁,他就十分喜悦。忘记哪位作家也说过:只要超过十五分钟的路程外出,都会随身携带一本书。书之于我也是:天天背一大书包的书或书稿来来回回,是一种安心的陪伴。蒙田说:幸福取决于安详知足的心态,取决于果断和自信的心灵。今早和同事聊起蒙田自由之心。同事说许多人不自由是因为贫穷和没时间。我一直认为:只要不是天生的疾病和战乱,吃饱吃暖是可以解决的,不自由往往是内心的贫穷和不富足。“人是在行动中显示自己。我的目的就是过自己的生活并使自己感到高兴,此外没有其他目的。”同时“谁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天地,他的心胸就会狭窄。”

  • 0 <>< 2021-12-08 06:07:56

    “我知道什么呢?” “我的使命和我的艺术是:创造我自己的生活。” “在极少数的场合把我们的内心自由隐藏起来,不用借出去,如果我们清楚地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话。” “尊重人世间的一切自由”。

  • 0 废人王亮 2021-11-28 15:14:47

    “天下最了不起的事,是一个人明白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蒙田老师是活明白的人,茨威格老师懂蒙田,却没有活成那个样子,时也,命也。

  • 0 紫霞 2022-04-25 22:25:09

    那些人文主义大师,那些始终保持内心自由的人,那些以自我来抵制权威的人,始终是茨威格最欣赏,最认可,也是最愿意为其作传的人。

  • 0 Ivy Pan 2022-12-16 09:54:54 广东

    茨维格在巴西住宅的地下室偶尔发现了蒙田的两册《随笔集》,于是在生命最后几周,写了这本传记。就像开篇所说,因为同样被命运抛入动荡不安的世界,蒙田自由和不受蛊惑的思考,使茨维格大受裨益。为了真正能读懂蒙田,“人们不可以太年轻,不可以没有阅历,不可以没有种种失望”;不要失去“最内在的自我”并始终保持内心自由。

  • 0 杜大哥 2024-01-24 23:33:20 山东

    激发了我读蒙田随笔的欲望

  • 0 白也 2024-03-01 14:02:09 湖北

    买这本书的时候,书页白净如我刚入大学的心灵。终究是太年轻、没有阅历、没有种种失望,遂读了两面就放下了——彼时我不希望犹疑来折磨我,我想过一种激情的生活;如今书页已泛黄,终于是捡起来读了。//读来觉得蒙田真真是超越时代的心灵:谁为自我而活,谁就为所有人而活。无数的共鸣,尤其是他倒退到“一无所知”的自由散漫拒绝体系的思考方式。想必现在的青年读了都会有如此感动吧(如果能够和蒙田一样富有就好了)。//并且,读着就让人想到齐泽克所说的福柯的主体,即文艺复兴式的通才人格——通过自我技术把自己的生活改造成艺术——我想蒙田一定是其中典范。不过搜索“蒙田 福柯”,只有韦纳的《福柯》简介里提到“福柯是蒙田的信徒”。

  • 0 贫乏的蓄电池 2024-01-01 01:06:21 河南

    茨威格的文字没有对苦痛的感知。第一章的总领最好看,写尽了茨威格对蒙田的赞美,第二章可读性也较强,此后的章节一章比一章随意。文字有煽动性,但内容些许潦草。

  • 0 川口春奈奈若何 2024-02-05 23:46:13 甘肃

    读起来不太像蒙田的传记,更像茨威格对一种理想人生的描摹,以蒙田的一生为基点,出世——退隐——旅行——入世——出世以及始终不变的对“自我”的思考,从未停止地思考就是对自由最大的坚守与追求,不论时代如何风起云涌,总是可以思索自己该如何,自己应如何,然后坚定地继续思考,继续去做。

  • 0 Earthman 2024-01-28 22:56:31 江苏

    主观性很强,但又不能说不客观。

  • 0 不想吃猫的鱼 2022-06-19 23:07:37

    我知道些啥? 最简单的事情是做自己,最难的事情是做一生自己。

  • 0 信然 2022-08-15 11:16:53

    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事物和不会失去的事物就是我们“最内在的自我”;他们提醒我们:不要为一切来自外部的、时代的、国家的、政治的强迫行为和义务牺牲自己。 ——简短但到位了。蒙田的随笔能让茨威格特意为之著书,证明真的好。可惜我读得不全,偶有读过的,都喜欢,蒙田确实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