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备受赞誉的美国华裔建筑师与艺术家林璎的作品集,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林璎的50多件作品,包括数量可观的珍贵草稿和手绘图。
从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大地艺术作品,到“汇流”系列景观项目,林璎一直在探索人们体验景观并与之发生联系的方式,致力于重建人与历史、地域、集体记忆和自然的本应相互交融的关系。她的建筑作品往往与景观和环境有强烈呼应,也格外重视设计的可持续性;而在她的小型工作室作品里,则常常融入了以科学方法收集的数据和对这些科学数据的直觉式的呈现。
自20岁左右进入公众视野开始,林璎一直在提出各种思考与构建图景的方式,这些方式抗拒任何类别、流派与界限。她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植入作品之中,以颇具东方特色的柔和与不争的方式表达。
作者简介 · · · · · ·
林璎,美国华裔建筑师和艺术家,1959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阿森斯,曾就读于耶鲁大学,21岁时参加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设计竞赛,方案在众多设计师的1400多件作品中胜出,引起极大关注。曾入选美国《生活》杂志“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讲述她生平的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夺得199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2002年被选为耶鲁校董。2005年入选美国国家艺术院院士。同年与希拉里克林顿一起被选入“全美妇女名人堂”。2009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奥巴马为其颁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奖。
目录 · · · · · ·
林璎的拓扑变换 / 俞孔坚
序言 / 约翰?麦克菲
内部、外部和中间 / 林璎
记忆之作Ⅰ
《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出自大地
波场 / 迈克尔?布兰森
《场中的折叠》
“波场”系列
“大地绘画”系列
阅读大地
扭转潮流 / 莉萨?菲利普斯
装置艺术——倾泻之作
线条景观
“河流”系列
《玻璃之下,一座山的个性》
绘制地图
林璎的时间 / 达娃?索贝尔
《系统化景观》/《地质景观》/《水体》/《这里和哪里》/《在水的边缘》/《河流与山》/《北极圈》
记忆之作 Ⅱ
《公民权利纪念碑》
《女性之桌》
语言花园
界限之间 / 菲利普?朱迪狄奥
俄亥俄三部曲
《集会所》
《画室》
“星座”系列
《真理钟楼》
设计空间
省略的勇气 / 保罗?戈德伯格
雷吉奥-林奇教堂
朗斯顿?修斯图书馆
美国华人博物馆
盒子屋
私宅系列
诺瓦迪斯生物医药研究院
记忆之作 Ⅲ
林璎的尾迹 / 威廉?L. 福克斯
“汇流”
《什么正在消失?》
译后记 / 陈晓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也无法自拔地挖掘每一个场地更深层次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内部、外部和中间 / 林璎 -
如果林璎不是在科学层面上对场地如此敏感,《波场》就不会看上去那么有回家的感觉。在方案构思过程中,她研究了太空工程这一学科,翻阅各种飞行、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书籍,和教授们讨论航空工程的材料,以及流线型造型的本质。她说,每一个项目都像一次考前突击,她会问一堆问题。“都会有一个类似的过程。我会做很多研究…通常有两三个月,我会读读这个,读读那个。”…… 宏大的设计,其灵感来源往往是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或赖以生存的元素或对象;但我们对于它的形状和本质关注太少,以至于感受不到特别之处,比如一张桌子或一本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波场 / 迈克尔?布兰森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雕刻大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雕刻大地"的人也喜欢 · · · · · ·
雕刻大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和《地志景观》这本书有什么区别吗 | 来自Restoration | 3 回应 | 2022-02-25 13:24:0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Rizzoli (2015)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8.8分 7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所想读的一切关于建筑的 (Xinmiao)
- 生活美學 (烏普西侖巴)
- 建筑的质料 (晴夜风)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雕刻大地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黎戈 2020-10-17 07:09:20
建筑师粗分为两种,一种富有室内气质,立足房子和家具这些,另外一种向外,做景观、规划什么,林璎似乎在这者之间,我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立在门边远眺的形象,很喜欢她的波纹系列,想到了她的《界限》。
24 有用 橄榄 2020-10-07 22:27:17
因为看完纪录片后的不满足感,买了这本刚刚出版的书,想更多了解林璎作品。国庆期间细细看完,非常美妙的阅读体验,物超所值的一本书。林璎以极其精准、简洁的文字描述自己的作品,惜字如金的冷静表达毫不逊色于文学作品,让人意识到她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她充满想象力、行动魄力却绝对严谨的大地作品有着宗教般慰藉心灵的力量。我尤其喜欢她对河流水体的再现,觉得是科学里的诗意。
1 有用 字由划行 2024-08-07 18:18:31 上海
整体上很糟糕的一本书。林璎出道即巅峰,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余生皆在走下坡路…名以海浪的坟丘系列仿佛是把豆腐用榨汁机打碎了再重新制成豆腐…(这本书的图片印刷挺好)
12 有用 玄子 2020-10-20 02:54:43
在市集上买到,据说是第一个拿到实体书的读者~
1 有用 糖罐子 2020-10-13 21:34:17
太奇怪了,明明就是出于好奇翻过的,然而看完设计理念和图片之后觉得有一种非常温柔平静的感觉,还下单了两本梅洛庞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