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王国 短评

热门 最新
  • 95 WM 2021-08-27 01:07:54

    太黑了,127页定价65元,直呼好家伙

  • 22 Lichtung 2021-08-12 10:20:19

    在海地总统刚刚遇刺的时候再看《人间王国》,这是属于海地的《千年孤独》。

  • 16 严彬 2021-06-13 23:41:55

    这两天在一本1985年的《世界文学》上读完了古巴作家阿来霍·卡彭铁尔的小说《人间王国》,实在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创造着令人惊颤的南美“神奇的现实世界”文学。我们通常会将拉美之外人变成鸟、变成鹅,人游走在万物有灵的世界中的文学叫做神话或童话,而在上世纪的拉美作家文学世界中,那一切比我们身边的巫师更为真实。

  • 8 冬豆 2021-08-13 21:48:18

    这本书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非常流畅地读完了,不仅因为它引人入胜的情节,也因为流畅而直观的语言。它的讲述是在西方殖民者之外的一整套信奉“神奇”的认知观念。如果我们放下被西方文化驯化的头脑,接受作者亦真亦幻的一切讲述,就会惊叹于故事的波澜与神力,因为那些神迹和化身不是蛮荒的、耸人听闻的原始部落故事,而是真实的、可信的、亲近的。与其说这是一种魔幻现实,不如说它本身就是值得我们传颂的真相。抱着这样的心态徜徉于故事之中,所得到的就是真正贴近于人之本质的伟大精神。

  • 17 Jose-HJ 2021-07-11 20:19:42

    完美的巴洛克。瞧瞧,海地孤独了两百年了

  • 10 Nauy 2021-01-13 22:20:14

    译得真好啊

  • 6 99读书人 2021-08-11 13:21:25

    《人间王国》掀开了拉美文学的全新一页。正是在本书的自序中,卡彭铁尔首次提出了“神奇现实主义”的概念,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这本书,也堪称魔幻现实主义“出道即巅峰”之作。

  • 5 今天也要开心鸭 2021-08-09 23:50:32

    以万物有灵的魔幻感把几十年曲折的民族起义浓缩在一百多页的篇幅之中,结尾那阵风,也一直吹到后来另一部著名小说,甚至吹到更远的未来。还是用卡彭铁尔自己的话来做归纳总结吧:“由于这些事件是那么悲壮、奇特,由于在某个特定时刻站在海地角奇异的交叉路口上的各个人物所采取的态度是那么难以置信,这一切便都显得那么神奇;绝不可能想象在欧洲会发生类似的历史事件,但它又像写进教科书中的任何一个典型史实那样真实可信。可是整个美洲的历史不就是一部神奇现实的编年史吗?”

  • 4 欢乐分裂 2021-09-03 21:37:52

    进入这部海地革命史,如作者序言所说“你要相信神奇”,透过现实表象去洞察内在本质,来来往往的统治者从白人到黑人再到黑白混血,时间在可怕轮回——而这种“现实”不惟海地独有,是“整个美洲的财富”,这片大陆的历史就是一部神奇的编年史。 四部分以黑奴诺埃尔见证全过程为线索,探讨怎样的“革命”才适合海地,麦克康达尔和布克芒所率两次起义冲击了殖民地资产阶级,而上位成功的独夫民贼亨利·克里斯托夫却效法欧洲宫廷,“依靠皮鞭扶植一个信奉天主教的贵族阶级”——事实证明唯有回溯到远未枯竭的美洲神话源头,才能“明白了人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为谁辛苦,为谁等待。”在涤荡一切的大风中,旧迹扫清,“饱经沧桑而爱心未泯的人,在人间王国找到自己的伟大之处,达到最高点。”(《百年孤独》结尾师承于此)

  • 8 东来 2021-08-16 23:05:50

    一部海地黑人失败的抗争史。民族苦难的书写直白而尖锐,英雄的覆灭既为史诗又为咒歌,历史的无情无常是不醒的噩梦,自由是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的幻想,屡战屡败屡战的疲惫终于如厚茧包裹住加勒比,但夜莺歌颂苦难中跟随自由的灵魂。毫不怀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深受此书启发,最后一切随风而逝的遗忘结局连描写也如此相像。

  • 3 尴尬洛夫司机 2021-08-14 19:50:53

    卡彭铁尔是魔幻现实主义传统中最善于讲故事的人之一。他生动地描绘了加勒比地区的殖民地生活。运用巴洛克式的繁复词汇,对真实的历史进行精心选择与再创作,对一个不幸的国家的种族粗糙的社会学反思,它浸透着悲伤,也滋润着文学奇迹。

  • 4 苏夫佳 2021-08-31 01:52:04

    开始读之前看了简介,有点担心能否顺利进入文本,因为它讲了一段在时空上距我们都相当遥远的历史。然而卡彭铁尔用简明的结构和繁复的句子讲出了恢弘的史诗感,在仅仅百来页的篇幅里道尽了古往今来人类的命运:“人是为了与自己永不相识的人而吃苦、期待和辛劳的;而这些人同样在为另外一些像他们一样不幸的人吃苦、期待和辛劳。因为人总是希望得到一种比自己所能得到的更大的幸福。”神奇现实在这本书里时隐时现,看似瑰奇又与故事浑然一体,开启了所谓魔幻现实的先声。

  • 1 2022-02-16 12:25:19

    通过一位黑奴几十年的见证,充分说明了那句古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黑人推翻了奴隶主和殖民者,自己当家做主,结果对于底层黑人的剥削更甚!推翻一个极权政权,人们以为会迎来民主,结果新政府比旧政府更加黑暗。这种事在世界各地都是有共同性的。不信你想想如果8nine知识分子胜利了,那中国肯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 1 红布 2021-11-23 12:50:59

    七万字写海地60年的黑人抗争史,还能如此好看。这比写70万字的长篇难多了吧

  • 1 Fabio不响 2022-04-30 23:48:20

    古巴的政权更迭循环往复,望不到尽头,统治者们来来往往,从白人帝国主义殖民者到黑人独裁者,再到黑白混血......统治的根基无不是皮鞭、劳役、酷刑,奴隶们往往还未来得及享受推翻上一个政权的果实,便又沦入新政权的压迫。遗憾的是,这种宿命式的轮回是拉美的历史,也是全人类的历史。

  • 3 怪櫯櫯 2022-09-27 17:10:41 广东

    用血作浆用尸体做砖的城堡,踩着鼓点的大火烧掉的王国一个又一个,各种让人着迷的巫术神迹民俗,小小的本子读出了厚重的魔幻历史感,细节到发根的画面感让我的脑袋建模差点过载。土地测量员和昆虫变形记联想到了卡夫卡,结尾化作世间万物,有一种万物是我的天地辽阔科幻感。从白人到黑人到黑白混血的奴役者,这无穷循环的锁链,这灭而又生的镣铐和不断繁衍的苦难,这不断地排他起义屠杀,可他却告诉绝望的我们:人的伟大恰恰在于他有改善境遇的意愿,只有天国才没有要建立的伟大业绩,因为那里只有一成不变的等级、已被揭示的秘密和永无止息的生命(而我们活着的妙处就是要自己去追寻答案啊),在那里既不可能献身,也不会有休息和欢愉。而活着,就是不断苦斗,唯一能做的,就是饱经沧桑而爱心未泯,才能在这个人间王国找到自己的伟大之处,达到最高点。

  • 1 蛋丁 2021-08-29 17:25:35

    小说本身读着就还好吧,繁复的词句稍微有点过头,加一星给历史意义

  • 1 另一种行走 2021-08-13 14:23:14

    看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对这本书评价甚高!魔幻现实~

  • 6 Yrr 2021-08-30 18:34:53

    已经厌倦了这种种族题材的小说,无论多少相关文字累积和反思事实上也并未改变多少现实发展,某种意义确实还挺魔幻现实主义。

  • 3 无人售票 2021-08-21 12:06:05

    卡朋铁尔在序言中表明,所谓“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层面本应具有用来书写这块土地的可能。《人间王国》无疑能让读者从体验“超现实主义”艺术表达层面,一跃到“现实”的根基里。色彩斑斓的文字把因时差,因奴隶制等等造成的两个世界的并置表现得如诗般雄伟,悲壮,而又因永恒不变的人之残暴,将超现实主义之间蒙太奇般呈现的奇观抹平。“So the last shall be first, and the first last: for many be called, but few chosen.”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