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A 这是一个读书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激励一代年轻人
作者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风雨同声,从北京的清华园到山西农村,到留学加拿大,回国工作,再到法国巴黎入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普通职员到国际组织的二把手,并由中国政府提名竞选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作者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正是读书改变命运、逆境翻盘的真实写照。是适合每一个年轻人的励志故事。
B 职场打怪升级,温良恭俭不能让
初入职场的你,如果领导不作为,你如何做到眼中有“活儿”,为自己创造表现机会;如果领导太积极进取,你该如何在他的“瞎指挥”中找准核心业务。
作为组织中的中层干部,你该如何团结自己的小团队,快速有效地处理复杂问题,与同级别干部如何协调工作,互相帮助但有底线意识。
作为部门一把手,如何梳理人事、财务等支撑业务,同时让部门核心业务做到精彩。
联合国也是一个职场竞技的舞台,这些职场经历...
A 这是一个读书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激励一代年轻人
作者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风雨同声,从北京的清华园到山西农村,到留学加拿大,回国工作,再到法国巴黎入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普通职员到国际组织的二把手,并由中国政府提名竞选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作者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正是读书改变命运、逆境翻盘的真实写照。是适合每一个年轻人的励志故事。
B 职场打怪升级,温良恭俭不能让
初入职场的你,如果领导不作为,你如何做到眼中有“活儿”,为自己创造表现机会;如果领导太积极进取,你该如何在他的“瞎指挥”中找准核心业务。
作为组织中的中层干部,你该如何团结自己的小团队,快速有效地处理复杂问题,与同级别干部如何协调工作,互相帮助但有底线意识。
作为部门一把手,如何梳理人事、财务等支撑业务,同时让部门核心业务做到精彩。
联合国也是一个职场竞技的舞台,这些职场经历特别适合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大型央企、国企等科层分明的职业人士。
C 国际组织,国际化人才的新职业舞台
随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外语好,同时又有专业技能的人不再局限于在华的外企,而是主动走出去,在全球寻找更大的职业舞台,而随着中国的国力提升,国际组织中很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的声音,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组织的收入待遇丰厚,视野开阔,职业经历难得,既可以实现个人理想,也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国际化人才的一项很好的职业选择。
这本《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翔实展示了国际组织内部的运作图景,正是一份助你走向国际组织的工作指南。
D 国际关系风云变幻,总是不缺大国较量与小国以小博大的精彩故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意识形态斗争异常激烈的地方,在这里,就是各国外交在教育、科学、传媒和信息领域的延伸。一场总干事竞选就是各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力较量,也是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与外交的写照,残忍而真实。虽然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面对西方国家制定的国际社会的规则,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联想到今天的国际政治局势和地缘政治竞争,这些国家博弈的精彩故事,不仅好读,也给人以启示,适合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话题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作者简介 · · · · · ·
唐虔
在清华园长大,1968年从清华附中到晋西北农村插队,1973年进入山西大学学习。1978年考取研究生和国家公费留学资格,次年赴加拿大温莎大学留学,获得运动生理学硕士和生物学博士学位。
1985年进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先后任二秘、一秘,从事中加高等教育交流和留学生管理工作。1989年回国,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后改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司综合处长,1992调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3 年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工作,先后担任教育部门职业技术教育处处长,中等、科学与职业教育司司长,行政办公厅主任,基础教育司代司长,副助理总干事。2010 年起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成为该组织教育领域工作的总负责人(职级相当于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其间曾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局代局长和人力资源管理局代局长。
2017 年...
唐虔
在清华园长大,1968年从清华附中到晋西北农村插队,1973年进入山西大学学习。1978年考取研究生和国家公费留学资格,次年赴加拿大温莎大学留学,获得运动生理学硕士和生物学博士学位。
1985年进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先后任二秘、一秘,从事中加高等教育交流和留学生管理工作。1989年回国,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后改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司综合处长,1992调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3 年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工作,先后担任教育部门职业技术教育处处长,中等、科学与职业教育司司长,行政办公厅主任,基础教育司代司长,副助理总干事。2010 年起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成为该组织教育领域工作的总负责人(职级相当于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其间曾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局代局长和人力资源管理局代局长。
2017 年曾作为中国政府提名的候选人参与竞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任总干事。2018 年退休。
目录 · · · · · ·
序言二 松浦晃一郎 /009
序言三 伊琳娜·博科娃 /013
前 言 /019
第一篇 一步一个脚印的 25 年
第 1 章 又到巴黎:成为联合国官员 003
· · · · · · (更多)
序言二 松浦晃一郎 /009
序言三 伊琳娜·博科娃 /013
前 言 /019
第一篇 一步一个脚印的 25 年
第 1 章 又到巴黎:成为联合国官员 003
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门 0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瞥 005
一波三折的竞聘 008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013
第 2 章 啼声初试:终于站稳了脚跟 016
积极进取,三年后当了处长 016
初次主持国际谈判 018
奠定声望的国际职教大会 020
联合国官员在巴黎 025
第 3 章 “压舱石”:教育部门的大管家 034
无意中介入了总干事选举 034
中国终于有了一个教育部门的司长 040
从业务到管理:转任办公厅主任 044
八年办公厅主任:什么都管的大管家 048
教育部门的“改革”震荡 056
管控危机,逐渐恢复平静 066
第 4 章 再上层楼:教育“掌门人” 072
颇具戏剧性的总干事选举 072
激烈竞争,获任教育助理总干事 074
一朝权在手,便把战略定 082
美国不缴会费,我们怎么办 088
第 5 章 潜心治理:需审时度势 099
人是最重要的资源 100
整顿学校 / 教育机构网络项目 102
未竟全功的教育研究所治理改革 104
几次全局性改革之得失 111
能者多劳,受命兼管两个关键部门 124
第 6 章 从“忍”到“虎”:国际组织中的为官之道 136
当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 136
用人之道:鼓励为主 138
处事之道:温良恭俭不能让 145
不同文化的碰撞:沟通的艺术 147
与会员国打交道:儒雅与霸气 150
我认识的三位总干事 157
第二篇 在全球教育的舞台上
第 7 章 2030 教育发展议程:那些台前幕后的故事 173
历史的回顾 174
全民教育运动焉能半途而废 177
主导全球磋商 179
迈出第一步 183
“青史留名”的马斯喀特会议 187
“议程”的初步建议出炉 190
第 8 章 巅峰之作:2015 世界教育论坛 193
需要一次“全球教育峰会” 193
煞费苦心选择韩国 195
开幕式隆重但《仁川宣言》起草艰难 200
未尽的挑战 210
第 9 章 推动合作:为全球教育指方向、定规则、寻支持 217
潮起潮落的“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计划” 218
推动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晤机制 221
解惑大学排行榜 224
《反思教育》报告提出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227
历时八年制定“学历学位互认全球公约” 233
热心教育事业的第一夫人们 239
第 10 章 多彩世界:访问会员国纪事 247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何日到来? 247
沙特阿拉伯:面纱之后的石油王国 250
克里米亚:一个美丽的地方 252
阿富汗:聚焦战后重建 255
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之后 258
叙利亚:祈盼和平 262
俄罗斯:不容小觑的伟大国家 265
日本:皇太子德仁夫妇印象 270
古巴:我的朋友当了国家主席 273
第 11 章 三八线上:为了朝鲜半岛的和平 280
初访平壤揭开神秘的面纱 282
平壤计算机教师培训中心 288
穿梭外交,韩国捐赠教科书印刷纸 292
韩国赠送印刷机,促成朝韩直接接触 299
三八线上的感慨 302
第 12 章 国际谈判:一个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310
研究所原来是个德国的基金会 310
员工遣散补偿金之争 312
研究所变身、正名 314
德国大使气急败坏 316
“东道国协议”的波折 319
后来的事情 323
第三篇 中国人与国际组织
第 13 章 还是政治:1997 年的一场风波 329
“新闻自由奖”激怒中国 329
中国凌厉反击,总干事马约尔饱受压力 330
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indd 4 2020/7/16 10:18:50
目 录
005
提出建议,助双方打破僵局 332
马约尔致信,中国给了他台阶 334
鲍尔访华,关系终于正常化 336
第 14 章 创造双赢:推动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的合作 339
中国要当“深度参与者” 339
幕后推手 341
“黄金八年” 343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48
“强者立规矩,弱者讲包容” 351
国际组织里应该有更多中国人 353
第 15 章 竞选总干事:一场顶级国际政治博弈 359
中国顺应期望,提名候选人 360
无情的竞争 365
精心准备的面试 368
难忘的拜票之旅 372
媒体和舆论场 396
转折与结局 400
一场顶级的国际政治博弈 403
第四篇 千般沉浮:我的人生经历(1950—1993)
第 16 章 书香门第:从清华园到“上山下乡” 409
唐氏家族,五代海归 409
清华园里的幸福童年与动荡的年代 416
“上山下乡”,黄土高原去喂牛 418
“群众推荐”上大学 422
第 17 章 命运转折:从黄土高原到枫叶之国 42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25
“枫叶之国”的留学生活 431
获得博士学位,何去何从 438
第 18 章 人生转轨:从生物学博士到外交官 442
学者变身外交官 442
教育交流显身手 447
做留学生与国家之间的桥梁 448
第 19 章 回国从政:从京官到地方官 454
回国进入国家部委 454
参与国际交流 455
外派陕西当了省科委副主任 457
匆匆离去留下几多遗憾 459
后 记 / 463
· · · · · · (收起)
喜欢读"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宪法与与行政法学(博士生阅读书目) (林樾同学)
- 传记 (捕光捉影)
- 微信读书 (豆腐仔)
- 非虚构 (青鹿毛世界第一)
- 书单|国际组织那些事 (mmmm)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在国际组织的25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iz 2021-10-20 06:45:49
其实读完全文,是参选总干事失败的经历最让人印象深刻。这当中是有很多无可奈何的,书里不好直接说罢了。我在被欺负的时候想了一圈,在办公室里表演了一次情绪崩溃,找了很多人,只有中国员工没有找——因为我知道,找了也没有用。
0 有用 mmmm 2024-08-18 19:12:17 广东
教科文组织
0 有用 柚子茶 2021-01-31 21:28:52
3.5。致敬,经历及作为让人敬佩。
1 有用 听不见 2021-12-05 09:40:57
中国的确需要在国际组织中发出更大的声音。此书作者把他自己在教科文组织当中25年的工作经历,简单的记了下来,可以看得出,教科文组织也是官僚作风严重。此书对于有志仕途人,特别是想去国际组织工作的人,还是很可一观的。
0 有用 Bobbi 2022-10-15 01:12:20 四川
其实写的还是挺牛的,开阔眼界。也让我重拾了部分信心,普通人也可以拥有力量,也可以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