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今研 短评

热门
  • 10 王食欲 2021-12-16 01:00:09

    客观对比了王弼本、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竹简三个版本的老子。可以说是差一字而谬千里。全书精髓基本在达大研讨会的那篇短论文里。是非常好的考古及古文献读本。

  • 22 知度濟。 2021-04-21 03:06:09

    前四篇文集里都有,后四篇除第一章解释与避讳改字外可在万方查询。

  • 10 潜水猿 2021-05-22 02:07:35

    体大思精,文字哲学两门抱…以及裘先生不说我永远想不到还可以由小学这么深论思想…看来思想史的确是我不配…

  • 4 济贫院长正太喵 2022-09-03 19:12:01 山东

    有评论感慨由小学出发可以这样深的理解思想,我看到的却是对思想的既定理解对小学的运用影响多么大。

  • 5 今将疯Pro 2021-06-22 10:24:47

    由小学转大观,非大宗所不能为也。

  • 1 momo 2021-10-21 14:13:50

    该书既有对马王堆帛书甲乙本、郭店本、北大本等四出土古本的深入研究,又包含对传世本《老子》文本校正、成书年代、篇章分合、流传过程等的全面探讨,力图恢复《老子》文本原貌,探索老子思想本质。

  • 2 常无有 2022-06-30 19:51:26

    说无为与为那篇文章,实在太繁琐了些。但想到裘老病目,口述此文,转又感佩莫名。

  • 4 任之GPT奶奶 2022-08-10 09:57:23

    《〈老子〉第一章解释》是在五天内仓促写出的讲稿,裘老根据简本提出了一种对道可道的新说,后来一查发现包括司马光在内的一些前人曾经讲过这个意思。裘老原原本本地在正文中做了勘误,其学风当然十分可敬。但由此可见大家也不是书橱,文献的工作相当不容易做好。

  • 2 天城越 2023-08-18 21:34:08 上海

    2023.8.16开始阅读。 裘先生的书,不敢多评,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去读就对了。做小学能到如此宏大的地步,是大多数学者毕生难以企及的高度吧。还是一句话,裘先生的观点同等条件下我愿意信他(除非他自己后来否认了或有别的坚实证据),我是他的拥趸。 妄提一处,p76说先秦已分四声,引周祖谟1966年的文,站在现在的大多数观点看大概是没分的(调虽不分,但体现在韵尾,所以也不影响立论,且仅仅是个旁证而已)。 在一篇文章的注中,裘先生提到他的眼疾已经衰退到不能看书和手写文章的地步,文章由他口述,学生整理的。不禁想到陈寅恪先生,大概天才虽有天赋,也离不开后天的勤奋,都是目力使用过度所致吧。 ——2023.8.18完

  • 1 孔默 2023-02-13 01:43:33 湖北

    小学诚然是文史哲的基础。

  • 1 豆友 2021-12-16 17:35:01

    裘先生真是很爱用“退一步说”。前四篇翻的是文集中的论文,本书后四篇未读。

  • 1 就将 2021-12-18 12:58:40

    大部分文章都收入裘集了,不过常读常新吧

  • 6 苏格拉裙底 2021-12-28 14:27:55

    尽管有将老子思想朴素化的倾向,但裘锡圭先生的这本书在方法上算是写到我心坎儿里了,研小学是治大学的基础,版本是探求思想流变的证据。对“绝仁弃义”“宠辱若荣”和“为与无为”的解释是具有颠覆性的,也渐渐懂了李零所谓的“重写学术史”“重写思想史”的重要性。

  • 6 斗膽金甲神 2021-10-06 15:02:21

    語言文字爲訓詁義理服務,有氣象

  • 1 回到黑格尔 2024-11-16 22:44:33 陕西

    毕论参考文献

  • 2 殷顽民 2021-06-15 19:42:52

    略读了《文集》出版后新写的第5-8篇,体大精深,有待日后精读《老子》文本时再刷,期待后记中提到的裘老注《老》早日付梓

  • 1 奕尘 2022-02-15 15:19:30

    实际上这本书是裘锡圭先生的《老子》研究论文集,若不曾有一定的出土文献基础知识和古文字素养,读起来相当困难。

  • 1 學古餔啜 2021-10-16 11:04:21

    《老子》的问题实在是太复杂太棘手了……

  • 7 若昔难得 2021-10-30 12:57:55

    读完感慨:学术研究真的是挺无趣的东西——研究得再好也只是拾人牙慧,没有新创造;但没有学术研究也不行。所以,吸收学术研究的精华就好了,自己不要去做研究。这本书有很多真知烁见:包括“绝为弃虑”、“宠辱若荣”,包括对老子第一章的解释,读完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老子的文本已经被修改得支离破碎了,要完全复原几乎不可能。但中国哲学语焉不详,所以即便完全复原了,“无为而无不为”究竟怎么理解,也不见得有一个定论。还不如多读西方哲学,结合自己人生经历去体味。本书结合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是读懂老子的绝佳组合。

  • 0 忍辱仙人 2021-11-12 18:33:07

    偏向训诂,而我想要看到干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