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的现象学的书评 (10)

薛宝钗的冷香丸 2021-05-23 17:22:51

浅析视觉艺术的本质与其意义所在

视觉艺术,从字面上看就是与视觉有关的艺术,即可以通过眼睛观看的艺术。它也是对物质形式的感知,故视觉艺术就是那些运用物质材料创造出的具有形式特征的观看对象。视觉艺术既是人类的创造,也是信息交流的媒介,特别是在交流途径受限的人类社会早期。视觉艺术形式中的形象是...  (展开)
张慕甄 2021-05-22 21:55:04

或许视觉艺术天生具备反抗因子, 抵御一切阻挡在面前的丑陋!

弗罗斯特曾说:“我希望我的诗是炉子上的冰 ——主宰自己融化的命运。” 在这本《视觉艺术的现象学》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艺术的一些反问与思考,看到就他多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心路历程。书中揭示了各异的艺术媒介究竟是如何通过各不相同的方式呈现这些认知和审美属性的。 ...  (展开)
胡石川 2021-05-31 12:29:57

作为现代人,你得对艺术有多方位的了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空前发达,每天有数不清的资讯围绕在身边,让你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对真相或者真实世界的判断越来越难,所带来的信息焦虑,几乎是所有人的噩梦。有的人讲究视觉冲击,觉得有图有真相,有视频更是板上钉钉,可真是这样吗? 对“有图有真相”进...  (展开)
Sanliy 2021-05-12 12:21:01

用理性回归感性的美的认知

在谈论艺术问题时,尤其当代艺术,总是不可避免要与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挂钩,仿佛艺术与哲学生来必须要捆绑在一起。笼统地说,艺术属于感性范畴的,哲学(偏向)属于理性范畴的,为何在众多学科中,这两门学科融合度却高于它们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呢?说来惭愧,尽管我有过一段...  (展开)
豆浆不水 2021-05-24 17:36:49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目光所见皆为现象,艺术是现象更高阶的呈现

《巴尔扎克像》一经问世,就引起一片哗然,有人说它是“印象主义”,是怪异、病态的表现,是脱离现实人体的造型,更有过激者把这件作品说成是“麻袋里装着的癞蛤蟆”。 而作者罗丹却这样认为:“《巴尔扎克像》是我一生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  (展开)
豆腐脑特饿了 2021-05-29 18:02:45

浅谈《视觉艺术的现象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遇到《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这本书,作为哲学以及艺术学的门外汉,第一次尝试“啃”一本极其学术的社科书,其过程之艰难可想而知。正如本书译者李牧教授在描述自己初看哲学书的感受一样:“我认识书中的每一个文字,但是却对它们组合起来的句子和段落所要表达...  (展开)
violet5005 2021-05-09 21:37:13

【共振书评周】《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艺术究竟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要系统表述却十分困难。在我看来定义艺术是件十分困难的事,一些作品会带给我愉悦的感觉,让我觉得它很美,而另一些所谓的“名画”却让我无感。作者尝试通过现象学的分析带给我们答案。作为一个小白,《视觉艺术的现象学》这本书...  (展开)
melos 2021-05-10 19:19:19

【共振书评周】读后感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本身不是专业人士,兴趣也比较一般,但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努力看完了。 虽然是比较枯燥的硬核书籍,但是翻译的很流畅,读起来还是不会很吃力的。 作者认为: 分析哲学通过语言的澄清容易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但任然过于一般,尤其是...  (展开)
曲紫芝 2021-05-22 09:43:10

视觉艺术:不止于还原主义的社会历史学——解析视觉艺术作品的现象学深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作者保罗·克劳瑟教授是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有着深厚的哲学史和艺术史背景,出版了多部涉及美学和艺术领域的专著。其在最新发表的研究中,专研了后现代艺术的缘起和数字艺术的诞生。 题名中的术语“视觉艺术”与“现象学”,是我等非专业人员先需弄清楚...  (展开)

订阅视觉艺术的现象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