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诗歌文本研究
罗马帝国的诗歌人质:贺拉斯的腓立比情结
贺拉斯诗歌与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学秩序
技艺之必要:原初语境中的贺拉斯《诗艺》
内战、征服与民族救赎——贺拉斯〈颂诗集〉第一部第二首解读
帝国边缘的“野蛮人”:奥维德流放诗歌中的“文化殖民问题”
诟詈的意义:奥维德长诗《伊比斯》研究
诗人与皇帝的对峙——奥维德《哀歌集》第4部第10首解读
《岁时记》的动机、主题和艺术成就
卡图卢斯《歌集》第63首与罗马共和国晚期的精神气候
第二辑:文学影响研究
译作·仿作·创作:卡图卢斯与诗歌的翻译问题
变形与重生:奥维德《变形记》与西方美术
古罗马诗歌与俄国文学中史诗体裁的演化
奥维德与俄国流放诗歌的双重传统
放逐、帝国、想象与真实:布罗茨基《致贺拉斯书》的奥维德主题
第三辑:历史文化研究
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语境中的喀提林叛乱再阐释
西塞罗之手:走向书写时代的政治
死亡盛宴:古罗马竞技庆典与帝国秩序
另一种内战:罗马帝国初期的告密制度和政治审判
“野蛮人”概念在欧洲的演变
马克思与卢克莱修
· · · · · · (
收起)
4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21-12-04 18:20:46
贺拉斯发明了古罗马的政治抒情诗(dulce et decorum est pro patria mori)。在他的颂歌里,赞颂者(诗人)、被赞颂者(皇族、恩主、贵族)与读者共同构成了一个“阐释共同体”,贺拉斯将许多彼此抵牾的异质因素容纳其中,让每位阐释者都能根据自己的立场读出不同的内容。
0 有用 μονόστιχοι 2022-08-06 17:22:31
2022-34 更喜欢后两辑,因为视域更为广阔。 谁若置身死亡中,谁就不会在罗马。 语言比国家更古老,而格律比历史更长寿。 诗人天然是流放者。 欧洲现代史上的“野蛮人”概念是罗马传统、基督教传统、启蒙传统和殖民传统的结合。就罗马传统而言,“野蛮人”意味着没有欧洲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就基督教传统而言,“野蛮人”意味着异教徒;就启蒙传统而言,“野蛮人”意味着缺乏理性和科学精神;就殖民传统而言,... 2022-34 更喜欢后两辑,因为视域更为广阔。 谁若置身死亡中,谁就不会在罗马。 语言比国家更古老,而格律比历史更长寿。 诗人天然是流放者。 欧洲现代史上的“野蛮人”概念是罗马传统、基督教传统、启蒙传统和殖民传统的结合。就罗马传统而言,“野蛮人”意味着没有欧洲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就基督教传统而言,“野蛮人”意味着异教徒;就启蒙传统而言,“野蛮人”意味着缺乏理性和科学精神;就殖民传统而言,“野蛮人”意味着没有白人的血统。 两千多年间,“野蛮人”概念的主导因素从古希腊的文化变成古罗马的政治,再从古罗马的政治变成中世纪的宗教,再从中世纪的宗教变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民族,最后变成现代史上的文化、政治、宗教、民族(种族)四位一体。但无论如何演化,其不变的内核仍是民族中心论。 (展开)
1 有用 sky liu 2023-12-18 22:44:35 江苏
理发匠与暴君有一层特殊的关系,他们是最容易弑君的人,锡拉库萨僭主狄奥尼修斯不敢相信任何理发师,而只让女儿给自己理发。 / 库柏勒崇拜在小亚细亚由来已久,并于公元前204年传到了罗马,那里也有她的神庙,祭司都是被阉割的男子,称为加卢斯(Gallus)。 / 化身为异乡人的酒神劝说他换上女性的装扮,并控制了他的心智。彭透斯在荒野窥探酒神庆典时,被信徒们发现,他的母亲亲手杀死了他,众狂女将他的尸体撕成了... 理发匠与暴君有一层特殊的关系,他们是最容易弑君的人,锡拉库萨僭主狄奥尼修斯不敢相信任何理发师,而只让女儿给自己理发。 / 库柏勒崇拜在小亚细亚由来已久,并于公元前204年传到了罗马,那里也有她的神庙,祭司都是被阉割的男子,称为加卢斯(Gallus)。 / 化身为异乡人的酒神劝说他换上女性的装扮,并控制了他的心智。彭透斯在荒野窥探酒神庆典时,被信徒们发现,他的母亲亲手杀死了他,众狂女将他的尸体撕成了碎片。在悲剧的结尾,彭透斯的母亲恢复清醒,意识到了可怕的真相,彭透斯的外祖父、忒拜城的创立者卡德摩斯也被酒神放逐。性别身份的错乱和迷狂的状态不仅摧毁了王室家庭,也威胁到城邦的生存。 (展开)
1 有用 ܭ݂ 2021-04-25 14:16:03
@拉丁语言文学 2021-04-25 06:58 来自weibo.com 整合现有资料,本无创见 cheetah 评论 古罗马诗歌与文化 2021-06-05 11:55:43 我整合了外国人的理解,用中文讲述一遍,没有创见,就不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