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记录了从1897年仿照西方模式建立第一家中国近代银行,到1937年日本入侵造成中国银行业突然中断的历程。作者利用上海市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支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近代中国各大银行的原始档案,以几家重要华资银行和几位杰出的中国银行家为中心,展示近代中国银行业的演变,探讨这些银行在与国内外同行竞争时采用的商业做法,研究它们迅速增长的原因。这本书有丰富的历史细节,全面阐述了中国现代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作者简介 · · · · · ·
程麟荪,美国马萨诸塞州达特茅斯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曾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合著《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主编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China,译有《大公司与关系网:中国境内的西方、日本和华商大企业(1880~1937)》《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等。
徐昂,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银行史,著有《陈光甫与民国政府关系研究》,译有《20世纪欧洲经济史》等。
袁煦筠,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现就职于上海新金融研究院。
目录 · · · · · ·
序(柯伟林)
导论
第一章 新生力量的出现(1897~1911)
第二章 扩张、集中与私有化(1912~1927)
第三章 “黄金时代”及其突然的终结(1927~1937)
第四章 政府债务与现代银行
· · · · · · (更多)
导论
第一章 新生力量的出现(1897~1911)
第二章 扩张、集中与私有化(1912~1927)
第三章 “黄金时代”及其突然的终结(1927~1937)
第四章 政府债务与现代银行
· · · · · · (更多)
序(柯伟林)
导论
第一章 新生力量的出现(1897~1911)
第二章 扩张、集中与私有化(1912~1927)
第三章 “黄金时代”及其突然的终结(1927~1937)
第四章 政府债务与现代银行
第五章 传统与创新(一)
第六章 传统与创新(二)
第七章 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与中国式企业家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导论
第一章 新生力量的出现(1897~1911)
第二章 扩张、集中与私有化(1912~1927)
第三章 “黄金时代”及其突然的终结(1927~1937)
第四章 政府债务与现代银行
第五章 传统与创新(一)
第六章 传统与创新(二)
第七章 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与中国式企业家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启微书系(共5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日本人的姓与名》《文化中的政治》《财阀的时代》《佛陀相佑》《日本陆军的轨迹(1931~1945)》
等
。
喜欢读"近代中国的银行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近代中国的银行业"的人也喜欢 · · · · · ·
近代中国的银行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艰苦与光荣
后半段不禁让人感叹于银行业在兵荒马乱中能够独保持独立自主,同时也能尽量保全自己的魄力。近代的银行业绝不只是纸醉金迷、利益输送的工具。更真实的一面,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抢先尝试。 1.旧时钱庄大约对应贷款业务,票号大约对应汇款和存款业务。和现代银行不同的是,钱...
(展开)
近代本土新式银行发展的真正原因
接触近代金融史有一段时间了,对近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并不陌生。但英文版比较完整的叙述近代银行体系的著作并不多,个人觉得本书是该领域不可多得的好书之一。简单说下本书的结构和个人认为的亮点吧。 前三章分别介绍了本土旧式金融机构(票号、钱庄和银号)、外资...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暂无评分 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中国近代经济史 (战斗时代)
- 上海史 (王困困们)
- 一念齋藏书 (一念齋主人)
- 领域书单|经济与金融史 (五花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近代中国的银行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哆啦大胖 2021-11-06 15:44:44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19世纪末,票号、钱庄、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领域三分天下,但中国发展工商业迫切需要贷款支持,中国本土的华资银行应运而生。虽然华资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但华资银行的发展壮大,靠得并不是投机公债,而是在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突破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打造出中国金融业第一个“黄金时代”,而且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为华资银行掌舵的杰出银行家功不可没,他们经受过扎实的传统教育,又有留...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19世纪末,票号、钱庄、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领域三分天下,但中国发展工商业迫切需要贷款支持,中国本土的华资银行应运而生。虽然华资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但华资银行的发展壮大,靠得并不是投机公债,而是在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突破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打造出中国金融业第一个“黄金时代”,而且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为华资银行掌舵的杰出银行家功不可没,他们经受过扎实的传统教育,又有留洋经历,他们把西方金融理念和中国商业传统相结合,引领了当时中国的现代企业转型。最终打造出一批富有社会责任的杰出企业。著名企业家陈东升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当代中国企业家是站在近代第一个黄金时代那些先辈肩膀上的。”那些银行家,无愧于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商业领军者”。 (展开)
6 有用 建颜 2021-05-01 14:42:38
对1937年之前中国近代银行业的研究(以私有化集中化为特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近代中国银行业在秩序混乱的情况下何以实现发展,及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深层次影响,并纠正了此前研究中的一些误解(如银行与国民政府关系;银行抑制近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九家主要私营银行银行账目的分析,指出政府债券和其他债务并没有在质量上持续支持银行业的发展。近代中国银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在银行自身,即以张嘉璈、陈光甫为代表... 对1937年之前中国近代银行业的研究(以私有化集中化为特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近代中国银行业在秩序混乱的情况下何以实现发展,及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深层次影响,并纠正了此前研究中的一些误解(如银行与国民政府关系;银行抑制近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九家主要私营银行银行账目的分析,指出政府债券和其他债务并没有在质量上持续支持银行业的发展。近代中国银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在银行自身,即以张嘉璈、陈光甫为代表的兼有西方职业经理人(熊彼特)和中国本土商业(同乡关系、儒家教育 、绅商精神)的“中国式企业家”(而非“财阀”),在银行业务实践和人事管理上进行的制度创新。银行家的努力使银行转变为“现代企业”(钱德勒),肯定了银行对近代工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依靠的史料主要是二档、上档档案以及已出版的银行史料集。 (展开)
0 有用 虚舟 2022-09-17 21:10:28 北京
中国金融业的必读书。 1930年的全球银行整合,正是中国接下来几年要发生的事。大型城商行以下的银行本就不应存在,现在3000家银行一定会迎来一波兼并。
7 有用 Ono 2021-01-20 13:25:30
新时代真好,银行账户体系特健全,要是在清末民初,存钱这事可真是太折腾了
1 有用 大甜甜~~ 2021-12-13 13:48:44
没有我预想中那么好,既然都是基于一些常见经济史史料写出来的,最后呈现出来的还是一个大而全的面貌,看不到一些更微妙的细节。作者主要只是对一些人和事给予了更为公允的评价,但这并不足以支撑起整本书的价值。银行这种东西原本就是一种“便民”的产物,但在近代中国的框架下,银行和“政府”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间的矛盾大多因此产生。近代银行家的专业价值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本书还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
0 有用 六月雪 2024-11-22 08:59:14 上海
1.19世纪末,票号、钱庄、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领域三分天下,但中国发展工商业迫切需要贷款支持,中国本土的华资银行通过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变革,迅速壮大。 2.为华资银行掌舵的杰出银行家功不可没,他们把现代银行理念和本土商业传统结合起来,最终打造出一批富有社会责任的杰出企业。
0 有用 danyboy 2024-11-13 00:52:31 北京
兼具提纲和资料性的一本书。其实写的是比较简练的,侧重历史演进,相关图表、数据和案例比较全面;对于金融内部的逻辑着眼较少,聊补空白吧。事实上,金融业的历史非常难写,不论是近代、现代还是当代,随便想到几点:一是旧档案难以读到;二是金融业诞生于近代,有某种原罪,谈古论今皆有诸多禁忌;三是近几十年历史亲历的活着的当事人仍很多,但口述史几乎不可能做;四是金融案例经常被渲染为惊险商战,实际上高度技术化,书写越... 兼具提纲和资料性的一本书。其实写的是比较简练的,侧重历史演进,相关图表、数据和案例比较全面;对于金融内部的逻辑着眼较少,聊补空白吧。事实上,金融业的历史非常难写,不论是近代、现代还是当代,随便想到几点:一是旧档案难以读到;二是金融业诞生于近代,有某种原罪,谈古论今皆有诸多禁忌;三是近几十年历史亲历的活着的当事人仍很多,但口述史几乎不可能做;四是金融案例经常被渲染为惊险商战,实际上高度技术化,书写越真,便越无聊……还可以列举好多,但最难的,就是如何从金融学内部的理论、技术逻辑,解析到历史演进当中。 (展开)
0 有用 Ubiquitous 2024-11-11 23:00:21 马来西亚
现代国家银行的前身~
0 有用 汐栖兮 2024-08-15 15:54:34 广东
看到100多页弃了,太多数据堆砌看得眼花
0 有用 貓男 2024-07-15 22:43:16 广东
有观点,有事例,有数据,翻译也非常流畅,完全看不出翻译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