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灾荒与救济 (用小脚走路)
- 丛书收藏报告【已完结2】 (爱玛·包法利)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待购图书 (左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1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饥饿的爱尔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琳琳琳小姐 2022-06-12 23:02:46
略读,不错
0 有用 游移的菲啰嗦菲 2023-12-04 19:12:43 浙江
不错的量化经济史研究作品,方法应用娴熟,但缺点是理论性不强。感觉量化经济方法还是适合检验,难的是数据解释和理论建构。
7 有用 德意志的仰慕者 2021-04-15 15:17:22
量化经济史,书中作者反驳了认为极端贫穷是爱尔兰大饥荒的观点(英格兰人均收入20英镑以上,爱尔兰不足一半,但土豆确实可以保证基本的粮食摄入,1750-1845年并没有大饥荒,泥炭的易得让爱尔兰人也不需要为能源花费过多金钱)、大饥荒根源不是人口过剩(虽然爱人口增长非常迅速)、能源(煤炭)不足使得爱尔兰无法工业化(同一工厂从英国进口煤炭在爱尔兰成本低于英格兰,因为廉价劳动力)等观点。无疑“地主缺位”ab... 量化经济史,书中作者反驳了认为极端贫穷是爱尔兰大饥荒的观点(英格兰人均收入20英镑以上,爱尔兰不足一半,但土豆确实可以保证基本的粮食摄入,1750-1845年并没有大饥荒,泥炭的易得让爱尔兰人也不需要为能源花费过多金钱)、大饥荒根源不是人口过剩(虽然爱人口增长非常迅速)、能源(煤炭)不足使得爱尔兰无法工业化(同一工厂从英国进口煤炭在爱尔兰成本低于英格兰,因为廉价劳动力)等观点。无疑“地主缺位”absenteeism现象制约了爱的土地改良,因为地主对当地不甚了解,往往只是当做现金奶牛,不愿如英格兰本土一样投入资金改良,农民也不信任地主,不愿意配合甚至破坏地主的土地改良。而大量青壮年移民与熟练劳动力的移民也损害了爱尔兰。英国并没有把爱尔兰当做本土,不愿赈灾,无疑是爱发展缓慢以及大饥荒的重要原因。 (展开)
0 有用 Jiang 2024-10-01 22:53:48 英国
很学术的一本著作,无论如何,抛开原因不谈,这个悲剧的结果,这个让爱尔兰没有得到英国应有救助的结果,这个因为土豆事件造成重大财产和生命消亡的结果,是英国并不把爱尔兰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0 有用 墨氅随风翩 2025-04-17 19:30:45 河南
书中观点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英格兰(包括身居威斯敏斯特的苏格兰人)高层的负罪感,即爱尔兰大饥荒非他们刻意造成,只是他们当年没当回事,属于不作为的悲剧。再说作者的主要观点,经济学我不太懂,无法就书中数据进行数学层面和统计学层面的系统分析,但大致看明白他也在为20世纪的辉格史观做补充,爱尔兰的悲剧不论是大饥荒前或后,都是本土放任不管的结果,在爱尔兰未被纳入联合王国一体化统治的岁月,英格兰政治家们从未真正思... 书中观点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英格兰(包括身居威斯敏斯特的苏格兰人)高层的负罪感,即爱尔兰大饥荒非他们刻意造成,只是他们当年没当回事,属于不作为的悲剧。再说作者的主要观点,经济学我不太懂,无法就书中数据进行数学层面和统计学层面的系统分析,但大致看明白他也在为20世纪的辉格史观做补充,爱尔兰的悲剧不论是大饥荒前或后,都是本土放任不管的结果,在爱尔兰未被纳入联合王国一体化统治的岁月,英格兰政治家们从未真正思考过应该如何治理爱尔兰,爱尔兰宛如一项专业分包被直接发包给个人,只要你按时交够税、保证表面上的和睦,他们也不管爱尔兰人过得如何,这就导致1800联合法案生效后,大家发现不列颠轰轰烈烈搞了那么多年近代化变革,从思想到生产,爱尔兰根本没蹭上这趟车,它恰恰需要吃财政补贴饭,而伦敦一视同仁让它市场化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