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传 短评

热门 最新
  • 23 苏美 2022-10-20 20:40:48 山东

    落泪。不知道应该为谁而哭。

  • 3 寒花 2024-04-03 00:21:24 湖北

    格調達喜,技術強大,文筆一流。那種靈魂的共振,在臥室上空升起無聲巨響。為此買了一支新筆,紀念樂園珍貴的獨處夜晚。

  • 5 欢乐分裂 2023-07-17 16:29:04 上海

    不止编年记事,更有对传主思想和作品的深度解读,甚至融入写作者的主观情感、资料基础上的推演想象,极为饱满生动,在披沙沥金的检索中直面共感“殚精竭虑的生活”的痛楚侵蚀。 1910-1915是他与菲莉丝纠葛起伏的关键年份,订婚是摆脱家庭对其生活入侵而独立的标识,鱼雁往来赋予安全稳固的社交距离(因毁掉菲莉丝的信而造成单声道之“怪异的独白性质”),转换成现实关系则令他恐慌到以自贬或扩大关系圈来寻求转圜余地;他也自省到自身缺乏爱的能力,甚而以禁欲为逃避手段,自我建构出精神(防御)系统和对抗现实的内心机制。 《判决》诞生时接近昏迷的狂喜很难复现,大部分作品建立起零散场景后成型为一个个幽暗的段落,它们折射隐含着无数日常,“几乎达到人类语言极限的凝练书写”需要极高的专注和自觉,跳窗念头的反复出现。

  • 5 OrlandO 2022-09-29 16:52:38 广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姻,第一次世界大战搁置了卡夫卡和菲莉丝的婚姻,都算求仁得仁。卡夫卡的小说某种意义上都是他的自传,永远无法达成预期目标的写作、亲密关系、人生规划,一切都不得其门而入,是他在创作和生活中达成的美学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 2 发条君G 2024-04-20 17:00:42 辽宁

    卡夫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固执而完美的方式,将语言变成了自我发展的手段。传记作者别无选择,只能拿起同样的语言工具,使用同样的语言手段,来讲述卡夫卡的自我发展。

  • 1 渡边 2024-05-30 16:54:56 江苏

    第二卷(实际的第一卷)读毕。篇幅更长,资料更多,但在材料的选取上却并没有上一卷《早年》精炼,包含大量旁逸斜出的素材,布拉格文学圈,犹太复国运动,一战爆发,这些当然也是必要的画卷背景。传记的核心是两件事——卡夫卡的文学火山从聚热到喷发的全过程;以及卡夫卡与菲莉丝扭曲纠缠令人抓狂的失败情史,而后者也正是前者的重要肇因。这一卷适合与情书集和《卡夫卡与少女们》对照阅读。两卷读完,确实对卡夫卡的认识进了一大步,期待早日读到第三卷。

  • 3 刀叢中的小詩 2022-12-20 21:33:00 北京

    《卡夫卡传:关键岁月》——搞艺术的,都有一个长兄,梵高是也;搞文学的也不例外,要么师承博尔赫斯,要么私淑卡夫卡,才能有所传承有所阐扬。我们读卡夫卡,仅仅只是读出了其中的一部分,本书可谓详尽,力图构筑一个最全、最纯粹、最复杂的卡夫卡。卡夫卡的很多小说,诸如城堡,诸如审判,还有他想象中的长城……在眼下中国,透露出一种活生生的赤裸。我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异化,那种同化着异化的异化,那种物化着异化的异化,和广场舞的旋律、步调几乎一致,和新闻头条的标题、措辞几乎一致,秧歌、样板戏、流行歌曲这些都是一样。

  • 3 桃桃鹿鸣 2022-12-11 23:06:46 浙江

    作为政府机关业务骨干+中层领导的公务员,作为性挫败感爆棚与感情关系习得性无助的二十世纪初少年,作为将全部生命与灵魂献祭给写作的蒙尘巨匠,哪个才更是卡夫卡,也许,我们永远都剥不到洋葱的最深层,但又何必呢?用袁子才的诗隔空传情与那句“从根本上而言,我是一个中国人”该让很多人感觉良好吧,但又何必呢?受到震撼的应该是同为现代人的抗击荒谬的无力感,而不是星星点点捡到巧合的小确幸。

  • 2 卡夫卡夫卡💫 2024-03-28 11:48:19 北京

    很见功力的大部头传记,对“卡夫卡”的经历性格心理的描摹(揣测)我认为是精准的。

  • 14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3-01-09 15:37:03 湖北

    任何一部优质传记,都是对公众想象的某种纠正或补充,因为大众对于一个写作者或艺术家的认知,往往来自一幅简略且不乏夸张走样的人物漫画之上,而传记作者首先要认领的,恰恰是其对立面:传主独一无二的复杂性。三卷本《卡夫卡传》的作者莱纳·施塔赫对此具有高度自觉,并通过对翔实资料的细密梳理、对卡夫卡作品的谨慎解读,更重要的是对卡夫卡“难以企及的内心深处”的沉潜式探掘、体悟和想象,试图呈现出卡夫卡人生最接近于“真实”的图景。

  • 35 米卡 2022-02-23 15:55:25

    终于下印厂了。今日读 卡夫卡 别有意味。

  • 54 空山驿马 2022-01-02 14:45:18

    很多事,让2020成为特殊年份。有的冷硬似冰,有的暗沉如铅,有的闪烁若火。只是还来不及念它、写它、端详它、记录它,已在一片喧嚷中远遁。跟雪媛老师这番合作,让2020升为“关键之年”,我在其中看见了穿透密林的光。这个春天,与卡夫卡重逢罢。

  • 1 复峰 2022-05-19 01:52:57

    “关键岁月”的关键点可能有二,一是《判决》《司炉》奠定了的自信经由精神冲击转换成的空前自我认同“我就是文学”,一是《诉讼》开启的文学能量的集中爆发与私人神话的全新构建。

  • 3 故事贩卖机 2022-05-31 23:18:39

    纠结,纠结,还是TMD纠结,读得让我也纠结不已。。。这套卡夫卡传三部曲的中文版权情况似乎很神奇,第三卷早早由黑龙江还是哪个东北出版社引进翻译出版,应该是当年只买了第三卷的版权,是因为晚年部分是卡夫卡传的重头戏?这个版权交易是怎么达成的?现在的情况是这个文学纪念碑系列收录了三部曲的前两卷,第一卷早年马上上市了,不知道第三卷会不会出现在这个系列里面,还是希望有吧,毕竟这个装帧,封面,内封设计也太优秀了,一出来就让人十分想买,希望三卷出齐吧。不过这一卷有几处错别字语病印刷错误,希望再版的时候改过来吧

  • 2 余大只 2022-12-01 13:17:47 浙江

    “一切障碍都将摧毁我”,读书时因这样一句话被卡夫卡深深吸引。看完卡夫卡传,好像更明白了这句话对卡夫卡的意义。书中有言,“卡夫卡的个人梦境竟与现代社会的噩梦完全一致:每个人看似自由,但无论你怎么选择,都跳脱不出那个彻头彻尾被管理、被规划好了的世界樊笼”,这也是读卡夫卡对我们的意义吧。

  • 21 小阅读Random 2022-04-24 16:18:42

    在充斥卡夫卡式荒诞的现实里,在迷信技术的时代,我们更应阅读卡夫卡。

  • 1 字遊如风 2022-11-06 21:36:10 广东

    断断续续读了近两个月,仿佛和弗朗茨达成了某种秘密契约。没想到他和菲莉斯的情感几乎贯穿了整本书,看来「爱情」依旧是通往他者生命最幽深与真实的道路。

  • 3 J 2022-11-06 16:13:48 山东

    好想抱着他大哭一场,为我们同样脆弱敏感的灵魂

  • 1 massquantity 2022-11-06 23:46:20 上海

    冷知识:著名的分布式消息系统 Kafka 的名称就是来源于这位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弗朗茨 · 卡夫卡 https://www.quora.com/What-is-the-relation-between-Kafka-the-writer-and-Apache-Kafka-the-distributed-messaging-system/answer/Jay-Kreps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