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法醫女王》(UNNATURAL)粉絲必看
日本AMAZON讀者好評推薦
「最想被他解剖的法醫」NO.1!
那些由孤獨、貧窮、意外而衍生的階級悲劇
探討生命意義的解剖室實錄
生前的一舉一動,都會在身體留下痕跡
是自殺、意外、病死或謀殺?死因為何?死前過著怎樣的生活?
遭遇火災的遺體,如何判斷是燒死或嗆死?
凍死、掐死、遭人下藥…
在法醫面前,沒有隱私。
社會的假象,亦無所遁形。
一針見血的解剖室實錄!
孤獨問題
「如果有人在身邊,或許就不會死」的屍體
孤獨死去的人常在腐爛發臭後才被發現
貧窮問題
許多案例的「根本原因」是貧困
人的性命,只值500萬
老老照護問題
失智症患者的意外死亡
照護者死亡,等同被照護者的死亡
一年300次解剖,打破對死亡的迷思
法醫追求的並非只有「案件的真相」,而是「死亡的真相」。
★近看法醫的工作與領悟
「在解剖台面對遺體時...
《法醫女王》(UNNATURAL)粉絲必看
日本AMAZON讀者好評推薦
「最想被他解剖的法醫」NO.1!
那些由孤獨、貧窮、意外而衍生的階級悲劇
探討生命意義的解剖室實錄
生前的一舉一動,都會在身體留下痕跡
是自殺、意外、病死或謀殺?死因為何?死前過著怎樣的生活?
遭遇火災的遺體,如何判斷是燒死或嗆死?
凍死、掐死、遭人下藥…
在法醫面前,沒有隱私。
社會的假象,亦無所遁形。
一針見血的解剖室實錄!
孤獨問題
「如果有人在身邊,或許就不會死」的屍體
孤獨死去的人常在腐爛發臭後才被發現
貧窮問題
許多案例的「根本原因」是貧困
人的性命,只值500萬
老老照護問題
失智症患者的意外死亡
照護者死亡,等同被照護者的死亡
一年300次解剖,打破對死亡的迷思
法醫追求的並非只有「案件的真相」,而是「死亡的真相」。
★近看法醫的工作與領悟
「在解剖台面對遺體時,我總是思考活著與死亡的意義。
我們做的是有關「生命」的工作,這同時包含了「生」與「死」兩個角度。
法醫無法直接拯救人們的性命,因此有必要縮短與臨床醫師的距離。
將從死者身上得到的資訊應用在臨床上,即使被解剖者已經死亡,還是能為社會帶來貢獻。
除了自殺以外,人們無法選擇自己死亡的方式。
正因如此,直到生命結束的前一刻,都該努力的活著。」──西尾元
作者简介 · · · · · ·
前言 圍繞在某個女性遺體上的謎團
第1章 貧困的屍體
第2章 孤獨的屍體
第3章 衰老的屍體
第4章 死後的階級
第5章 來自解剖台
第6章 殺人事件的屍體
第7章 幸福的屍體
後記 死亡的階級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难耐严寒之后 某年2月,由于前一天下了雪,这一天格外寒冷彻骨。和往常一样,警察一大早就将一具遗体送到我们法医学教室。 死者初步断定为50多岁男性,遗体在死者公寓的厕所前被发现,脸朝下倒地死亡。 警察的初步检查未能查明死因,所以来拜托我们进行解剖。 我在准备室换好衣服打开解剖室的门,警方负责人和法医学教室的技术人员已经在着手准备。解剖室没有窗户,四周墙壁贴满白色瓷砖。房间正中央是泛着微光的不锈钢制解剖台。男性尸体已经横放在台上。 眼前是一具心跳已经停止的躯体——对于我来说,却是这20年以来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日常景象”。 进入解剖室后,我习惯先从远处整体观察解剖台上的遗体。因为一旦开始解剖,很容易过于关注眼前的局部部位,而忽视对遗体的整体印象,就会有遗漏或者误判的危险。从远处观察可以从感觉上有个整体把握。比如,遗体有哪些部位受伤,脸部淤血情况等。 远观全身以后,我开始仔细观察遗体表面各处(即体表),正式开始工作。在法医学解剖过程中,有无明显的外伤或变色, 若有则外伤变色的部位、大小以及数量如何,这些从体表得到的信息不少会成为确定死因的重要线索。如果有刀具刺伤的伤口,确认伤口的大小、深度与凶器是否吻合,有时也会成为逮捕嫌犯的决定性证据。 进入解剖室时,我马上注意到这具男尸体表上留下的“印记”。肘部、膝部等大关节处可以看到多处微红色斑状变色。 在确认变色情况和位置的同时,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冻死”两个字。但是,现阶段还不能“确诊”。 确认完体表后,开始解剖遗体。先小心切开皮下组织(皮肤真皮以下的结缔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内含血管、神经),然后是脑、肺、心脏、胃、肝脏、肠等,按照一定顺序解剖各种内脏器官。 通过解剖能确认到的异常情况是,这名男性心脏流出的血液颜色有些异样。取出心脏,比较心脏左侧和右侧流出的血液,颜色明显不同。左侧的明显比右侧的鲜红。 这个检查结果体现了冻死者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章 贫困的尸体 -
大家听到“法医学”这个词会想到什么?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印象:像人气电视连续剧中演的一样,负责解剖案件中的受害者,和刑警一起推理案件的真相。 但是,我们寻求的不是案件的真相,说到底其实是“死亡的真相”,也就是回答“人为什么会死”这个问题。在本书中也会逐步说明,这些死者并不一定是因卷入某起案件而被杀害的受害者。 差不多3年前,一名住在关西的40岁左右的女性在自己家中倒地身亡,被发现后送往我们法医学教室。 遗体发现现场是市营住宅区某公寓2 楼的一个房间,死者是无业人士,和母亲同居,无既往病史。据说事发当天早晨死者和平日并无两样,但是当其母亲从外面回到家的时候,她已经死亡,全身冰凉。门窗都锁着,没有第三者侵入的痕迹。 根据警察初步调查,房间里并无被破坏或与他人争斗的痕迹。虽然警察判断无他杀嫌疑,但是由于死者死因不明,所以委托我们进行解剖。 遗体送来了。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给人的感觉远不止40 多岁。长时间未打理的长发中夹杂着白发,与其说“瘦弱”,不如用“憔悴”来形容更加贴切。 进入解剖室,我们按照惯例先观察遗体的表面。 这位女性的头部左侧、左肩外侧以及左腰周围均有红黑色的撞伤痕迹。特别是左腰部位的伤痕面积很大,这样的程度不像是在房间摔倒能造成的。 “在家里有可能把腰部撞出那么严重的伤吗?” 我一边在脑海中整理着各种疑问,一边开始解剖。 用手术刀打开她的腹部时,我和同事对视了一下。腹部下方的骨盆腔内有大量出血。接着打开她的胸腔,我们惊讶地发现她的左右肺都呈白色。 大家应该都在教科书中看到过,肺、心脏、肝脏等内脏器官都呈红色,也就是流动的血液的颜色。如果呈白色的话,也就是说本应在这些部位流动的血液消失了。 据现场取证的警察称,在死者家中未发现出血痕迹,但是她的体内确实大量出血过,骨盆腔中蔓延的血液就是证据。 仔细检查骨盆腔后发现,构成骨盆的骨头有骨折的痕迹,从这个部位开始出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章 一具女性遗体之谜
> 全部原文摘录
屍體證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https://img2.doubanio.com/icon/u187503956-1.jpg)
以法医的视角,窥探社会的顽疾,述说生死的意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起法医,人们最先想起的便是《法医秦明》系列作品,倡导对全民进行死亡教育的他,不仅为读者带来了跌宕起伏的案件,同时也在书中科普了大量有关死亡的知识,教会读者如何有效地规避死亡,而这一思路也与日本首席法医上野正彦“不知死,焉知生”的主张不谋而合。事实上,我们... (展开)![](https://img2.doubanio.com/icon/u150122679-1.jpg)
秉法求真相,为医怀仁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法医学老师说过,临床医生在医院进行死亡报告,而医院之外的非自然死亡都有赖于法医解剖探求真相。这不仅涉及到疑似刑事案件的甄别与解密,不同死因占比的变化更是许多疾病流行趋势,生活环境、方式变化,甚至诸多社会问题的风向标。 从这一角度来说,法医解剖的意义及重要性不... (展开)![](https://img2.doubanio.com/icon/u184718440-11.jpg)
“抛砖引玉”还是“羊头狗肉”?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163375682-4.jpg)
所有关于死的故事,都是对生的最后陈述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84561118-4.jpg)
解剖室里的法医:背靠死亡,面向阳光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1021834-4.jpg)
[野草评11] 用数据说话 尸体背后的故事(删减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故事内容: 现役法医从业20年实录 死亡是不平等的 尸体也分等级 —————————————— 解剖台上的遗体残留着生前的信息, 记录了人们活着时的生活。 被裁员后存款见底,在公寓里冻死的中年男子;独居家中,中暑而亡的老太太;帮助老年痴呆的妻子入浴,却意外溺毙…… ... (展开)> 更多书评 4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7.2分 2355人读过
-
寶瓶文化 (202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双葉社 (2017)暂无评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屍體證據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