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短评

热门 最新
  • 67 Aragaki 2018-04-16 17:58:24

    并不懂这高评分的缘由…

  • 78 自我研习所 2017-02-15 16:24:20

    推荐刚刚度过热恋期的小情侣抓紧看。

  • 55 🐈🐆🐅 2017-03-12 20:41:07

    飞机上读完了,几乎每读一页都要停下来消化一会儿,想想自己的各种亲密关系有过各种互相伤害,好好说话是种能力啊。

  • 54 爱啃骨头的猫咪 2018-04-20 07:26:56

    沟通技巧和要素阐述的还行,但是第七八章翻译的太尴尬了,没法落地的中国本土。不信你试试在与一个愤怒或者伤心的人沟通时,你说“你很伤心,因为你需要支持和关系?”“你是不是有些不耐烦,你希望你的需求得到尊重是吗?”这么反问对方,对方真的能认为你在倾听并且理解他?可能是中国的情感表达方式,反正我看这两章的时候太尴尬了。2018.7.18 有些书是这样的,只要你没有经历过反思过,那么书中所提到的案例道理你都没有什么感觉,这就是“看不进去”。书是一种可以拉长时间的东西,不同的年纪、经历、阅历看同一本书,感悟不同。

  • 38 Q. 2015-04-14 23:10:37

    非常非常有用的沟通之术,尤其适合亲密关系间的沟通。pattern的形成需要反复强化,要放在床头常常翻看。缺点是翻译到中文后不太符合日常语序,需要自己进行调整,另外虽然很适合日常生活,但精神病还是要以寻求药物治疗为主…

  • 35 安猪 2016-11-30 10:37:17

    重读发现,“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模型跟CBT的ABC模型是一致的。

  • 25 伊卡洛斯 2012-08-05 08:08:45

    仔细观察,用心理会,充分表达,积极热情

  • 33 焕鈅 2013-03-21 18:16:15

    慢慢读细细体会,才知我们说了多少废话。佛家讲身语意的修行,此书可谓关于语的世间修行极为详尽细致精彩的分析讲解。非常推荐。看似简单的四个原则,真要实行到点子上,却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对自他非常精微的观察功力、揭露直面的莫大勇气以及对自己情绪的十足掌控。静下来,不带情绪和成见,听清楚,刨去杂质(对方的情绪宣泄),抓住本质(对方的需求),明了自己的需求,讨论双方的中间点……没有百分百的心灵契合,只有成功与失败的沟通。为我从前所有说错的话伤害的人而悔憾忏悔。

  • 31 Kurt 2020-02-19 21:35:02

    这种书就是需要每个月看一本,同类型都是反复说的一样的道理,只是因为贯彻起来反人性,所以需要每个月看来提醒自己。

  • 42 Lucifer 2012-03-04 23:12:02

    太理想化的心理学

  • 23 俗女老王 2017-03-16 22:46:27

    可能是改变我一生的书。

  • 19 洛神 2018-08-17 13:10:56

    我自认为是个沟通高手,可是在读过这本书后发现,我此前对沟通的认识诚然太肤浅了——原来还可以有更好、更合理的表达的。

  • 25 513tattoo 2018-06-29 00:18:49

    算是工具书吧,看懂容易,践行却很难。

  • 16 平凡的老鱼 2015-10-25 23:05:59

    把一个普遍常见,但绝不简单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提出来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直接问题的本质:我们之所以为被别人影响,是因为他人的行为或者言行对于我们的某项需求造成了影响,所以才影响我们的感受,无欲则刚,转换个视角,一切就不同了。 言简意赅,几近道矣。

  • 50 陆漫琪 2019-03-11 18:20:55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垃圾书,是一本非常典型的一篇千字文章就能说明白的事非要凑成一本书的案例。 里面基本没有什么心理学依据,主要引用一些诗歌还有印度哲学家(神神叨叨的哲学家)以及一些聊天的案例。 没有任何基于科学方法的案例收集和集中分析,没有任何有逻辑的理论论证,全是主观判断。 这书能畅销,一个是卖书名,一个可能就是很多人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吧。 超级不建议阅读。 如果非要看,就在书店花五分钟翻翻每一章最后的几百字的小结就行了。

  • 33 胡大善人 2019-08-02 16:50:33

    尴尬在于 如果你遵循了这一套原理 但是别人不遵循 那就会很被动。 修改为了三分,是在于,又是一本解释书,提出的工具有限。 主题句:先明确谈话的基础,明确对方的态度

  • 18 毛冷瞪 2018-11-25 22:47:02

    试了好几次没看下去,觉得很鸡汤。这回想明白,我最开始要做的是如何非暴力地对待自己。问问自己什么感受,想要怎么做,而不是直接甩各种“真糟糕”。自己告诉自己:这个场合我觉得很不舒服,接受自己很不舒服,不批评自己“因为无能才觉得不舒服”,结果反而平静地度过了难熬的时光。常常这样练习,应该会慢慢进步。

  • 15 mcsuan 2014-02-12 15:23:50

    沟通从倾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开始,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很重要。

  • 15 Sigmund Fraud 2021-04-06 04:44:22

    看完这本书,不仅可以收获一些听起来过于简化和理想主义的positive沟通模式,还可以入住在看作者拙劣倒牙的诗和夸张到令人尴尬的例子时新抠出来的三室一厅。

  • 11 查伯 2017-09-22 16:50:15

    感受往往是由心发出的,是感性的,更容易唤起对方的同理心,不会制造冲突。而看法是从人的大脑思维发出的,是理性的。尤其是你给对方贴了标签以后,就会引起对方本能地抗拒和反驳,这就造成没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冲突,而且是无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