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创生 短评

热门 最新
  • 23 陆钓雪de飘飘 2021-06-01 17:02:00

    拉丁基督教世界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公共崇拜的统一性,还表现为将仪礼实践和制度忠诚——仪式和服从——加以理论上的(尽管并非绝对的)等同。这里说的服从和仪礼标准当然都是指向罗马。有一位主教的地位凌驾于其他所有的主教之上。他就是罗马的主教。单单一种崇拜的仪轨构成了需要效仿的模板。“罗马是……世界之首”,“罗马教会具有匡正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更高权力。”拉丁基督教世界是由承认上述观点的多个地域和民族构成的。区分中世纪早期与中世纪盛期的标志之一,是上述观点的重要性和将之付诸实践时的实现度。尽管自君士坦丁时代基督教受到官方认可之后,罗马教宗就一直在西欧享有崇高和核心的地位,但支持这种地位的手段和机制在11世纪及其后发生了转变。在11世纪中期与后期开始的改革运动中,教宗的力量变得更强,教宗的决定更具有效力,统一性

  • 25 虾米 2021-06-08 10:40:32

    杰作,社会学视野。作者指出“欧洲”是一个人造概念,欧洲的“欧洲化”指的是以法兰西、易北河以西的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为核心,该核心所具有的某些特定社会和文化形态(本质而言是拉丁和基督教的)在中世纪盛期向周边地区扩张,并在扩张过程中不断变化和形塑自身。与一般历史学家不同的是,本书作者在政治、军事、经济等一般领域之外,大大深入了对语言、法律、圣徒、命名、货币、土地契约、贸易许可、司法文书和统治令状的分析和研究。并从诸如法律适用这样极微观的层面读出欧洲边境种族力量如何从属人原则的“平衡”走到中央集权的失衡,而“欧洲化”最黑暗的一面——种族主义——恰恰孕育于这种初衷不坏的“平衡”中。作者行文冷酷,将“欧洲化”比作“细胞增殖式”的复制品,欧洲本身就是殖民进程的产物。

  • 21 ly的读享生活 2021-09-22 15:54:53

    棒!几乎我想知道的,全都有了,搞清楚了欧洲殖民扩张文化的由来,关于中世纪的骑士、城堡、庄园、军事技术的阐释,这块我正在找的,讲得很透彻,是从制度、结构体系深入探讨的,一层一层剖解,什么叫干货,这就是干货,而且写得流畅好读。

  • 18 维参 2021-06-12 16:38:54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是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多元化的社会,从法兰西和德意志出发的殖民者们成功的扩张活动奠定了今日欧洲之版图,其后续的长期定居和文化融合成为欧洲文化圈的基础。现代人对欧洲中世纪的印象大多来自于其早期的蛮荒混乱和晚期的残酷无知,实际上,欧洲中世纪承接此前的希腊罗马时代,后启欧洲殖民时代,其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殖民扩张活动,许多后来被批评的事物(封建主义、骑士小说等等)在当时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 3 竹光漾月 2022-09-04 23:31:56 河南

    中世纪盛期的殖民主义与现代殖民主义的本质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复制的过程,而非建立差异的过程。欧洲的创生有趣的一点是,是在欧洲被欧洲化之后民族主义才逐渐成熟,而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并不存在那么激烈的民族间的摩擦与争端。

  • 1 登坂望云 2022-01-19 08:59:10

    比较专业的一本社会文化史著作。 作者讲述了以法德意为核心的基督教政治文化圈是如何扩张到如今欧洲的地域并且将其同质化的。作者绕过诸国群雄,将目光投放在了基层社会元素之上,论证了欧洲文化的扩张源自其社会成员的内在动力,而非来自上层的君主意志。 欧洲人口的增长成为扩张的动力,贵族继承模式使得骑士阶层成为扩张的引领者,垦植技术与军事技术则有助于在殖民地常驻,而基督教的强势则开启了殖民地的同质化。这种骑士—商人—市民—教会联合体的殖民拓展是“细胞增殖”式的自我复制,拥有很强的独立性,而非上下级的依附关系。这种自我复制与当地周边文明产生了交融和冲突。一方面是语言、姓名、法律、货币层面的同质化;另一方面这种同质化使得原本多元化的元素消失,加深了种族与文化的割裂。这两个层面的同步固化,才有了现在欧洲的概念。

  • 4 拯救与罚赎. 2021-06-20 03:22:48

    巴特利特这本书竟然出译本了!这段时间草草翻看了一下,可以结合企鹅系列威廉乔丹的那本《中世纪盛期的欧洲》来读。巴特利特这本算是专题类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中心和边缘,自我和他者,以及欧洲如何欧洲化的问题。再往深了讲的是欧洲在中世纪盛期可以在伊比利亚,黎凡特,爱尔兰和波罗的海东欧等地扩张的源头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拉丁基督教世界本身,或者说欧洲也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建构,这种建构其实始于公元89世纪的加洛林帝国,法兰克人的征服活动为欧洲文化同质化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进一步扩张的边界。采取的还是社会学的视角,这里的文化变迁是一个需要考察多种变量的视角。这里面感觉对身为中心的“罗马教廷”还是考察的太少,而太过于侧重那些边缘地区。不过还是好书,随便把里面的几个小节深入一下都是一不错的硕士论文。

  • 2 尤大木 2021-08-02 17:54:19

    非常硬,但又极有启发性的一本历史著作。巴特利特并未以宏大叙事的视角来呈现这段历史,而是用扎实的文献资料、量化图表等史实内容重绘了这四百年欧洲的扩张史。自罗马帝国毁灭后,欧洲一直承受着异教/伊斯兰教的冲击,随着查理曼大帝的再造,欧洲开始重新走向扩张。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是拉丁基督教世界的膨胀,其文化、政治制度、宗教信仰通过商业、征服和殖民的方式全方位地向整个欧洲扩散。以天主教信仰为核心的拉丁欧洲里的各个阶层合力推动了这场扩张运动。他们将文化、制度和拉丁基督的意识形态传播至异教区,并重塑了自身的身份和文化认同。异教徒的皈依、殖民地的建立和各项文化政治制度的延伸使得整个欧洲开始被集中在具有同一性的自我认同旗下,成为近现代欧洲之滥觞,亦成为后世殖民主义的发源。本书并不好啃,但其中的内容值得咀嚼深思。

  • 1 Kiyoko🌲 2024-05-19 23:45:24 广东

    草长鸢飞13 这本书主要聚焦于中世纪的殖民扩张,从长子继承制引发的贵族离散、军事技术变革、农民移民、城市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欧洲和地中海的征服活动和所带来的文化变迁,所涉及到的地名比较多,不熟悉欧洲历史地理比较难进入,建议先了解欧洲通史再看这本。总的来说,中世纪的殖民主义是一种细胞增殖的方式,在新的殖民地复制母国的社会框架实现基督教文化和社会形式的传播,是人和权力的外向运动,属于中央-外缘的模式,而完成这些扩张的不是王权体制主导的,而是骑士、教士、商人组成的联盟,王权缺席或者是教权太强大?这一系列的殖民在文化上的影响主要是从多元化到统一和同化,伴随着冲突、打压和流血等,欧洲的文化同质化某种程度上是法兰克军事霸权、殖民扩张的产物。

  • 2 殷顽民 2021-06-04 13:44:59

    在本书考察的时间段,拉丁欧洲凭借着“剑与犁”,即贵族个人英雄主义的即兴军事冒险和有组织的移民拓殖,以及由之带来或促成的制度文化,大大开拓了基督教欧洲的版图,实现欧洲的“欧洲化”。虽然作者在最后一章对比了中世纪殖民主义与近现代殖民主义的不同,但西欧共同体在950-1350年间中心-边缘的社会实践很难不被视为未来海外殖民的先声和预演。无论这样的整体把握是否有辉格阐释的嫌疑,本书对中世纪盛期欧洲社会变化趋势的全面深描无疑为我们理解近代早期西欧文明的飞跃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溯源分析。

  • 4 中世与近世之间 2021-06-20 07:57:41

    作者指出中世纪早期世界特征是丰富的地方文化和社会的多元性,而到中世纪盛期则向着统一性转变,一个更加均质的文化体系—欧洲在欧洲大陆被创造出来并得到扩展,作者称之为“欧洲的欧洲化”,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思维习惯和制度也同时产生,近代西方的征服与殖民活动实际上就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当然中世纪的殖民主义的特点在于复制(复制与祖国类似的体制单元)而非建立差异,因此其结果是对拉丁基督教世界核心区文化和社会形式的传播。本书分别讨论了拉丁基督教教会、法兰克贵族、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和城堡)三方面的扩张,此外还包括征服者形象的缔造、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农耕种植的转变、城市化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扩展,语言和法律统一和血统种族主义的产生,基督教世界自我认同的形成等,本书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作为中世纪史的进阶读物。

  • 1 后浪 2021-06-21 14:42:01

    1994年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作品, 探寻欧洲是如何成为现代欧洲的。

  • 1 扭腰客 2021-09-26 16:58:27

    所谓欧洲民族融合、打破重生,本质上就是争夺生存空间,工业革命后蔓延到新大陆和全世界,殖民主义如日中天;一站、二战、冷战之后,以全球化的名义,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 1 宝木笑 2021-07-21 09:45:35

    进行了一番艰苦的抽丝剥茧。因为之前读了一些中世纪的历史书,所以就想分析一下,罗伯特·巴特利特这部著作有什么独到之处。副标题的两个时间节点值得注意,950年是我们五代十国后汉和后周之交,再有十年,赵匡胤就该黄袍加身了。而在原阿拉伯帝国境内,出现了三个哈里发政权。东欧拜占庭继续艰难对抗,西欧查理曼帝国却直接分裂了。那是一个亚欧非整体分崩离析的时代。1350年也不是什么好年景,黑死病在1346年到1350年大规模袭击欧洲,导致欧洲人口急剧下降,患者死亡率竟高达100%。不要被巴特利特大篇幅的技术、殖民和贸易的记录蒙蔽,他真正的意图就在全书一直暗藏的线索中——这是君士坦丁主义逐渐登峰造极的四百年,是拉丁基督教世界演化、内聚和扩张的一万四千六百天。

  • 0 星尘 2021-06-28 23:30:16

    很独特的一本中世纪欧洲史,从殖民角度切入,原来在十五世纪殖民新世界之前,欧洲人就已经有了殖民经验,甚至于欧洲本身就是一种殖民的产物。

  • 0 阿鱼 2022-03-31 11:33:51

    按照作者的思路延伸下去,这本书其实可以称为《现代世界的创生》。正如文中所说“墨西哥的征服者了解穆迪札尔人的问题;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已经在爱尔兰经营过种植园了”,“欧洲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思维习惯和制度”在中世纪就已经诞生了,并且在1492年后强势席卷全世界。 宗教赋予的“正当性”给他们强盗行为以“高尚的光环”,“非己即敌”的二元思维千年来早已深入传统拉丁基督世界的骨髓里,一直掌控优质资源和技术优势的他们仍然会不停地以”高尚“的理由挥舞大棒维护他们认可的世界秩序。

  • 1 ghost 2022-02-22 15:53:53

    作者以欧洲内部的殖民过程为脉络,分析了950-1350年间欧洲的军事、宗教、政治和经济变化,剖析了殖民地的构建过程,提出了殖民者对于不同殖民地的同化手段。 对于信仰多神教的、未经过组织化开垦的处女地,殖民者大力推行基督教,以强硬的手段进行文化与宗教的替代。与其说这个过程是殖民,倒不如说是以先进的城市为模板,像细胞增殖一般开疆扩土。 而对于信仰一神教的、有组织有反叛能力的富饶地带,则以安抚手段为主,并徐徐图之,逐步侵染。一方面允许殖民地的居民维持文化与信仰,另一方面则逐步收缩非基督文化语境的生存空间,最终在殖民地形成欧洲叙事。 想必大航海时代殖民者们从自己的祖先那获取了诸多宝贵经验。10-14世纪的征服、殖民与文化变迁不仅仅促成了拉丁欧洲的创生,也是欧洲殖民主义的滥觞。

  • 0 德意志的仰慕者 2022-02-18 22:49:28

    不错的通史,基本涵盖了中世纪扩张中(形式包括军事征服和文化传播)的基督教文明的社会各个方面

  • 1 Pinkler 2022-02-06 03:16:54

    我对于中世纪历史的祛魅之作。整本干货,信息量极大的前提下又编排得当,行云流水。从第一章的“即便是在今天,通过德意志人皈依的民族与通过希腊人皈依的民族之间的差异,仍然是斯拉夫世界中最鲜明的文化分歧”到“殖民化与宗教皈依有时是同义词,有时则不是”,每章都有新感悟。又及,有关于德意志地区爵衔的翻译问题我觉得可以再斟酌斟酌。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