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制两千年 短评

热门 最新
  • 2427 valimar 2021-07-11 22:51:47

    读完此书倒是印证了我读完资治通鉴后的感觉,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值得赞美。好多人喜欢看那些政治运作中的阴谋诡计,或乱世中的英雄豪杰,或开疆辟土的帝王将相。然而我无法代入到任何一个肉食者情境中,在一个或逐鹿中原,或开疆辟土,时常尸与山齐的年代,老百姓过的怎么样?赋税重吗?可以颐养天年吗?私有财产会被变相掠夺吗?他们,而不是虚无的集体或统计的数字,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不要在集体的狂欢中迷失,构成集体的一个个具体的人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怀的。韭菜,永远别站在镰刀那一边。

  • 451 胡不喜²⁰²⁴ ™ 2021-05-31 11:24:03

    皇权与官僚集团在施政中的主要诉求,是尽可能提升汲取人力与物力的强度与总量。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致力于消灭一切有影响力的人与组织(包括控制、消灭官僚集团内部的“朋党化”),追求散沙化与原子化的扁平社会结构。 财富的流出渠道必须单一,必须由政府控制,也就是“利出一孔”,不能让百姓有多余的钱,不能让他们有发财的渠道。政府做到了“利出一孔”,就可以“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恩赐与剥夺、贫困与富有全由君王决定,百姓才会视官府为日月,爱君王如父母。

  • 358 百器徒然 2021-07-07 10:35:48

    全书梳理了从秦到清的秦制流变。中国历史上的忠奸对立,本质上是秦制下围绕权力展开的斗争。秦制之下,乱世就是活不下去的时代,盛世是饿不死的时代。无论文景之治还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还是XX中兴,国势越兴,盘剥越狠,华夏文化登峰造极的宋世,也不过是朱熹眼中的“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曹操的霸业,离不开屯田把人当成奴隶压榨,诸葛亮的北伐,脱不了对蜀地的搜刮,诸葛亮真是典型的法家做派,申韩之徒,可谓秦制模范。 秦制竭力要将民众原子化,有利于资源汲取,铲平一切团体,其为政之道在于强化管控;增加汲取;减少乃至回避义务。 由于赋税上的制度性加派是无法避免“黄宗羲定律”的,从两税法到一条鞭,升斗小民的负担有增无减,秦制政权在资源汲取达到临界点必然崩溃,随后迎来的统一由于人口锐减则将迎来盛世,这就是治乱循环的秘密

  • 283 once on a moon 2021-07-12 23:10:44

    就是一本公众号文集,没必要尬吹。秦制两千年的题目倒是选的很宏大,但其实就是一个虚假的嵌套,方便作者把不具备逻辑延续性的散乱文章杂糅到一起而已。从两宋开始,叙述体例已经完全拉垮,充字数的段落比比皆是。朱元璋在哪些地方删改《孟子》真的需要全部罗列出来吗??大段引用史书原文而不是放在注释里阐明真的恶心。

  • 125 工具人 2021-07-12 23:52:36

    时常看到有人赞赏秦制之下权力的高效和由此带来的伟大成就,但这只是一种受民族主义观念污染后的史观。本书指出了,秦制的两大特点:官僚集团作为政权统治的基础;尽可能提升汲取人力和物力的强度与总量的权力行使目标,恰恰只能造成一个结果,国强民弱。在秦制下,百姓和皇帝永远处于零和博弈的状态,百姓越愚昧、社会组织越松散,皇权也就越猖狂,而百姓也就越受盘剥。这样的零和博弈贯穿于千余年的历史,以至于后代统治者反思前朝的历史教训,也总是得出“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或“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等驭民之术。虽要克制进行道德判断,但无疑问的是,把生活在秦制下的百姓与其统治者归为某种利益共同体是极其滑稽的,因为统治者一家之功绩只意味着万家百姓之苦难,而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故事反复出现时,任何赞誉都是可耻的。

  • 71 文若 2021-07-06 22:36:13

    中华帝国进化史,世无新鲜事。近千年前朱熹即言“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越是“盛世”越能“弱民”。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既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不让百姓饿死又完善了前朝的制度不给百姓吃饱。王朝初期百废待兴,只要不折腾就会有“盛世”。明祖穿越成崇祯,也延不了大明的国祚,时势造“圣君”。天子崇孝道,故老人之赡养乃子女之义务而非国家责任。“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是以劳碌一世,无有躺平之暇。两千年之帝制史、秦制史,人民不过是被掠夺的猪羊。“一个强大到极点的政府、一个萎缩到极点的社会以及一群沉默到极点的个人。”这就是秦制的终极形态。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发问,国家不敛财的话哪有钱去抗击匈奴?但我们回望两千年历史,吸去的民髓有多少用在了国防?又有多少落入各层官吏的腰包?还有多少奉给了天下一人?民莫敢议令。

  • 76 瑞鶴 2021-07-02 19:08:16

    极力推荐,没买过的友邻赶紧入手吧,没准儿哪天就没了~

  • 58 Gin&Tonic 2021-07-18 23:09:11

    火前被禁前先留个名,此书和周雪光那本联系起来读有奇效。

  • 102 陆吴双 2021-07-14 22:46:03

    此类历史写法如果早10年比较有市场,现在有些不合时宜 。批判秦制的书已经汗牛充栋,但“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不能用今天的社会道德标准去评判古人,如果是借古讽今就更要诛心了。作者通篇貌似以民本思想,批判秦制的帝国大一统专制体制,只是借古讽今的碎碎念,没有写出为何帝国体制连绵两千年,而罗马帝国崩溃解体的历史必然性。如果没有其先进性早就分崩离析了。

  • 60 沈昆默 2021-07-08 14:49:32

    后人复哀后人。

  • 134 芬尼根岛彻夜祭 2021-08-14 19:58:38

    为了过审,作者把当代史拉长到两千年来讲😁

  • 57 之何 2021-08-03 07:24:36

    因为读过秦晖老师,再读这本倒没有什么惊喜感。好在作者引经据典都很合适,学问做得很扎实,熬了个小夜,很酣畅。 秦制、法家延续千年,早已融入所谓的文化和民族性当中,如果古代的政治智慧足以让现在的中国继续屹立于世界,倒也不如多翻翻资治通鉴。 可惜时代在变,并非纯粹的劳动力和大自然的一点产物就能维系社会发展。如今我们依靠科学、倚仗技术,而这一切的发展都脱离不开聪慧勤劳的人。法家之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当每一个人能成为现代性语境下真正的人时,这个民族才有闪耀的可能。虽然,这一切也许都只是美好的期望。

  • 29 武不就 2021-07-02 12:20:11

    (强烈推荐,论证清晰,逻辑严密!)秦制之下的底层百姓到底活得怎样,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和原因。

  • 39 化外之人 2021-07-05 23:26:42

    太阳底下无新事

  • 36 一边喝咖啡 2021-07-20 13:59:40

    作者的春秋笔法不错。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读史明智。

  • 46 Hej! 2021-07-24 08:19:22

    如果为了证明某些论点而专门在浩如烟海的史籍里面找论据,是必然找得到的。所以,书中观点带有明显主观性。另外,书里面过多截取原文片段+翻译来直接论证了,缺少系统的分析论说,读起来很多问号?感觉注水。总之,读者应有自己思考,客观看待。

  • 43 mOSEShE 2021-08-24 15:52:29

    秦制两千年,直到2021年

  • 24 卷卷啊德勒 2021-07-13 13:03:51

    秦制两千年,奴隶制两千年。

  • 25 QC 2021-07-16 12:33:42

    与其看什么朱元璋,什么雍正,不如看看集秦制两千年于一体的tst。不就是没田没盐没自由,榨干一切有生力量嘛,多大点事,其实大家过的都挺好的。不信?劝你多读多看

  • 27 hj26k 2021-07-27 17:35:25

    可能是目前读过的最好的国内历史读物。缺点很明显:用秦制为线索硬穿整个中国历史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和浅薄。但本书有点更突出,这是一本颇有深度的历史著作,在作者手下通俗易懂,大段古文后面附上白话文解释,不会高傲的认为读者就该读懂这些晦涩的文字,这才是我愿意付钱的作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