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S. Fischer Verlag
副标题: Neoliberalismus und die neuen Machttechniken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3100022035
作者简介 · · · · · ·
韩炳哲(Byung-Chul Han),1959年他出生于韩国首尔,八十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他远渡重洋,到达德国,学习哲学和德国文学,以及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1994年,他在弗莱堡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他的博士论文写的是海德格尔。
之后,他去了瑞士的巴塞尔大学任教,在2010,他曾短暂地在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待过,2012年才正式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现在的主要兴趣是18-20世纪的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学、媒体理论等等。现在他在柏林艺术大学有一个自己的研究工作室。
他已经写作了十六本书,实际上,他的《疲怠社会》(Müdigkeitsgesellschaft)和《透明社会》(Transparenzgesellschaft)两本书已经于2015年被翻译为英文,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比较有意...
韩炳哲(Byung-Chul Han),1959年他出生于韩国首尔,八十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他远渡重洋,到达德国,学习哲学和德国文学,以及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1994年,他在弗莱堡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他的博士论文写的是海德格尔。
之后,他去了瑞士的巴塞尔大学任教,在2010,他曾短暂地在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待过,2012年才正式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现在的主要兴趣是18-20世纪的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学、媒体理论等等。现在他在柏林艺术大学有一个自己的研究工作室。
他已经写作了十六本书,实际上,他的《疲怠社会》(Müdigkeitsgesellschaft)和《透明社会》(Transparenzgesellschaft)两本书已经于2015年被翻译为英文,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比较有意思的是,他在《疲怠社会》中用了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概念“山寨”,用“山寨”概念,他建构了现代社会,尤其是中国式现代性的解构范式。其实他围绕着山寨概念还专门撰写了《山寨:中国的解构》(Shanzhai :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一书。
他最有名的著作实际上是《爱欲的困扰》(Agonie des Eros)2017年4月7日,该书的英文版终于面世了,比较有趣的是,巴迪欧竟然不吝笔墨,为他的这本书撰写一篇序言。在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期之前,事实上,这本书已经有八个语言的版本,最早的德文版是2012年出版的,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巴迪欧的兴趣,是因为正好与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爱之颂》)中的主题遥相呼应。
除此之外,他的另一本著作《在蜂群中:数字前景》在2017年4月7日同时上市,这本书与前一本《爱欲的困扰》都收录在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的“不合时宜的沉思”系列当中,显然,韩炳哲教授的思想代表着不是我们眼下的时代,而是一个未来的时代。同时也宣告一下,2017年11月,韩炳哲的教授的另一本新书《精神政治学:新自由主义与新权力技术》英文版也将上市,并由著名的左翼出版社Verso。据说他的《美的救赎》(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也被列入了翻译计划。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每一种机制、每一种统治技术,都会创造一些用来向自己表达虔诚信仰的圣物。这些圣物是让人就范、折服的工具。它们使统治物化,且变得稳定。虔诚就是一种屈服。智能手机就是一种数字化的圣物,一种最能对数字化表达忠心的圣物。作为主体化的工具,它和玫瑰念珠发挥同等的作用,在便携性方面,玫瑰念珠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智能手机。不论是玫瑰念珠还是智能手机,二者皆服务于自我检测和自我控制。通过将监视的任务委派给个人,统治提高了它的效率。“点赞”(Like)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说“阿门”(Amen)。我们“点赞”的同时,就已经屈从环境威力法则(Herrschaftszusammenhang)了。智能手机不仅是有效的监视工具,也是移动的告解室。脸书(Facebook)则是数字化人类的全球犹太会堂(Synagoga,本意为集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由的危机 1 -
新自由主义政权的权力技术采用了一种微妙的模式。它并不直接掌控个体。确切地说,它要做的是让个体从自身出发,自己去影响自己,让环境威力法自发形成,同时,还会把这种法则诠释为自由。自我优化和征服、自由和剥削都合而为一。福柯始终没有看清的是,自由和剥削合二为一的权力技术,成了一种自我剥削的形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福柯的困境 31
> 全部原文摘录
Psychopolitik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上进心是住在你心里的老大哥

对韩炳哲的反驳与赞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反驳 1:在《精神政治学》中,韩炳哲认为在当下的新自由主义公绩社会中,不存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而是资本对全部人的剥削,在我看来,他是大而化之,即忽视了内部强权者对弱势者的剥削。在其内部,资本或许也有影响力,但最有影响力的是权力,更准确的说,是非良性的权力对大... (展开)
精神政治——一种关于如何让奴隶感到自由的艺术


《精神政治学》摘抄三则

规训技术超越了肉体,进入了精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由的危机 自由将成为一段插曲。插曲意为片断(Zwischenstück)。 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自由本身在这一时期即带有强迫性。 自由本处在强迫的对立面,自由意味着摆脱强迫,而现在这种位于强迫反面的自由本身亦产生了强迫。抑郁症和过劳症这些心理疾病即表达了自由的... (展开)> 更多书评 4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信出版社 (2019)8.1分 2935人读过
-
Verso (2017)8.0分 51人读过
-
Verso (201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Byung-Chul Han (DE) (Ca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Psychopolitik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