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近世史研究大家横田冬彦名作,全方位勾勒日本史上最长治久安的时代。
横田冬彦曾包揽日本出版学会奖、德川奖、角川源义奖等重大奖项,原为京都大学教授,退休后又被授予该校荣誉教授头衔,是日本近世史研究领域绕不开的重要学者。
★一本书读懂江户日本的繁华与隐忧:这是泰平的盛世,也是饥饿与封闭的盛世。在江户时代,幕藩政治结构、市场经济、市井文化开始全面走向成熟,为当今日本留下了最多的遗产。与此同时,时发的饥馑、森严的等级制度、“锁国禁教”政策,也使浮华之下暗藏危机。横田教授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出发,为读者呈现近世日本的巨幅全景图
。
★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推荐:大坂之阵后半部德川幕府史在此。这里有家康、秀忠、家光、纲吉这几位最引人注目、最闪亮的将军,有战乱后的太平盛世、代替武力的法律和秩序、代替混乱的社会阶层和结构的确立,还有书籍与知识普遍的流传……
...
★日本近世史研究大家横田冬彦名作,全方位勾勒日本史上最长治久安的时代。
横田冬彦曾包揽日本出版学会奖、德川奖、角川源义奖等重大奖项,原为京都大学教授,退休后又被授予该校荣誉教授头衔,是日本近世史研究领域绕不开的重要学者。
★一本书读懂江户日本的繁华与隐忧:这是泰平的盛世,也是饥饿与封闭的盛世。在江户时代,幕藩政治结构、市场经济、市井文化开始全面走向成熟,为当今日本留下了最多的遗产。与此同时,时发的饥馑、森严的等级制度、“锁国禁教”政策,也使浮华之下暗藏危机。横田教授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出发,为读者呈现近世日本的巨幅全景图
。
★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推荐:大坂之阵后半部德川幕府史在此。这里有家康、秀忠、家光、纲吉这几位最引人注目、最闪亮的将军,有战乱后的太平盛世、代替武力的法律和秩序、代替混乱的社会阶层和结构的确立,还有书籍与知识普遍的流传……
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八卷,讲述的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当于中国的明末清初。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开设幕府,终结战国群雄割据局面。此后,在幕府存续的264年间,江户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城市化水平与识字率均位居世界前列。物产与货币、书籍与知识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与此同时,森严的社会等级与不时爆发的大饥馑,也在泰平盛世之下涌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暗流。
本卷全面刻画了日本历史上最长治久安的时代,揭示天下泰平中蕴含的曙光与暗影,展现江户日本的多元浮世。
天下泰平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横田冬彦,1953 年出生于京都,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1996 年以论文《幕藩制的职人编制研究》获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京都橘大学文学部教授、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专攻日本近世史,代表作《日本近世书物文化史研究》获日本出版学会奖、德川奖、角川源义奖。
瞿亮,南开大学世界史博士,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参著有《日本近现代文化史》,在《世界历史》《世界历史评论》《南开日本研究》《日本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乱世的终焉
第一节 元和偃武
第二节 将军上洛与大名改易
第三节 朝廷与幕府
第四节 幕府机构的确立
第二章 “锁国”——虚构的华夷秩序5
第一节 走向“锁国”的道路
第二节 宗门改制度的成立
第三节 岛原之乱
第四节 东照宫的庄严化
第三章 宽永饥馑
第一节 宽永饥馑与大名
第二节 将军的改革
第三节 民政的“转换”
第四章 村落社会与知识
第一节 万改账中所见的宽永时期农村
第二节 村落的文书主义
第三节 公仪之法和村掟
第五章 都市社会的建立
第一节 武家国家的首都——江户
第二节 三都与全国流通
第三节 町自治的传统与都市行政
第六章 文治政治的荫翳
第一节 泰平之世的武士
第二节 将军的“仁政”与贱民
第七章 逐渐开拓的书籍世界
第一节 开启藏书之旅
第二节 书店与读者
第三节 书籍之知
第四节 对历史的解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武家国家原本是破坏和战争的产物,而如今标榜“仁政”,则是因为中世向近世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侍不得居于国中”等批判武士的运动,以及源于岛原之乱的各类诉愿。由此,武士从“屠夫”这一和平与安全的破坏者,开始转变为保护者,成为承担“仁政”的统治者。而近世的“屠夫”标签便强加到了皮革秽多职人身上,使其成为将军极度慈悲的对立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节 将军的“仁政”与贱民 -
《禁中并公家诸法度》①和②的全部内容,都是从《禁秘抄》的“诸艺能事”条目中征引抄录而来。《禁秘抄》为镰仓时代顺德天皇所著,是针对朝廷礼仪及政务的有职故实书。该法度的首条条例用法律规范天皇行为,但它不来自将军的直接命令,而是引用《禁秘抄》,将中古时期天皇对后代天皇的训诫作为条例,可见家康的深谋远虑。 世人大多将该条例解释为将天皇限定在学问与和歌等文艺活动中,令其疏远政治,但《贞观政要》其实是唐太宗所撰的政治治理著述,《群书治要》集结群书中有关治国的记录编撰而成,《禁秘抄》中的“御学问”也关乎国家统治、朝廷礼仪政务等。家康自己也从儒者藤原惺窝那里学习《贞观政要》,并刊行骏府版的《群书治要》。《武家诸法度》便是在上述书籍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结晶,因此家康自身应当十分清楚这一点。引用“诸艺能事”,却又在“第一御学问”与“和歌”中间省略所有“第二管弦”的部分,还有意删除将和歌评述为“幽玄之仪,好色之道”的部分,由此可见,单纯将它理解为让天皇致力于文艺而疏远政治是不合适的。 后水尾天皇模仿《禁秘抄》和后醍醐天皇的《建武年中行事》,著写《当时年中行事》,致力于复兴荒废的古道,这是因为他深知身为天皇有专治学问的责任。由此可见,天皇也充分理解《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的意味。天皇所谋求的“御学问”是以朝廷的“御政事”,即国家的祭祀、仪式、典礼等为目的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天皇所做的事情便与家康将学问作为手段运用到政治之中的做法实现了完美并立,从另一个侧面补充了新的国家体制。 第十一条规定,无论堂上(可允许上殿议事的公卿)还是地下(没有上殿资格的官员),只要违背关白、传奏、奉行职事等宣布下达的命令,都将被判流放,罪行的轻重则由第十二条规定来判定。也就是说,辅佐天皇的关白、协调联络朝廷与幕府的武家传奏和主管推进朝廷诸仪式的奉行职事(藏人头等)虽然在战国时期已经形同虚设,但如今又被重新确立为朝廷机构。由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节 元和偃武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天下泰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天下泰平"的人也喜欢 · · · · · ·
天下泰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講談社 (2002)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講談社 (200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近期国内引进的日本史 (東山鹿溪)
- Japan Research (Kogorou)
- 日本的起起落落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3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天下泰平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春秋 2024-11-14 00:44:31 广东
这一套书有很多内容需要我边查百科边看,但因此学到了很多。德川家成功塑造了新的统治观念:天下是将军的分配,而不是大名的联合。辅之以很成熟的官僚制度,江户时代走向了天下泰平。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写基层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天皇、武士和大名的转型也成为治平之世的重要一环,这些读起来非常新奇,大长见识。有趣的是,作者写犬公方德川纲吉抽象政策之时,先写其政策的内在政治逻辑,正当我以为作者要开始给抽象政策论证合... 这一套书有很多内容需要我边查百科边看,但因此学到了很多。德川家成功塑造了新的统治观念:天下是将军的分配,而不是大名的联合。辅之以很成熟的官僚制度,江户时代走向了天下泰平。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写基层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天皇、武士和大名的转型也成为治平之世的重要一环,这些读起来非常新奇,大长见识。有趣的是,作者写犬公方德川纲吉抽象政策之时,先写其政策的内在政治逻辑,正当我以为作者要开始给抽象政策论证合理性之时,笔调一转,嘲讽了幕府仁政背后的虚伪。善心都让将军发了,苦的都是百姓。我呸。 (展开)
0 有用 韧勉 2021-12-27 00:00:23
本书主要讲述日本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统治阶段,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明清之际。由于宽永饥馑使得政府财政不充裕,统治模式、政治、经济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日本国门也被传教士撬开,早期日本文化并不是非常欢迎基督教文化的进入,但是自身文化也在蓬勃发展,书店文化日盛,不管是以浪人为最底端的中下层武士,还是村中差役等中上层百姓,他们各自的实际生存状况,都与制度和身份为他们设定的社会地位之间产生了结构性... 本书主要讲述日本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统治阶段,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明清之际。由于宽永饥馑使得政府财政不充裕,统治模式、政治、经济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日本国门也被传教士撬开,早期日本文化并不是非常欢迎基督教文化的进入,但是自身文化也在蓬勃发展,书店文化日盛,不管是以浪人为最底端的中下层武士,还是村中差役等中上层百姓,他们各自的实际生存状况,都与制度和身份为他们设定的社会地位之间产生了结构性的偏离,而这一偏离,恰恰催生了各种社会和文化上的欲求。也有其他研究者与笔者将这种偏离视为“身份的边缘”,并借此发掘宗教人士、艺能人士、知识分子和贱民等各类人士的实际姿态。 (展开)
0 有用 有邻 2022-03-15 22:49:19
饥荒过后,幕府治理重点从先军政治转移到农业经济,城市和乡村二元结构各自建立政法体系,又由于出版业的发展存在文化互动共同发展,一切都在为步入近代幕末革新积蓄能量。
26 有用 中世与近世之间 2021-05-26 14:31:13
对比藤井让治那本,两者差别挺明显的,可以互补,本书围绕“天下泰平”为题,实际上讨论了近世诸体制的成立过程,涉及内容比较庞杂,对于一般爱好者恐怕有不少“阅读障碍”,不过没有“阅读障碍”的历史书一般也没太多营养,尤其是世界史,想起之前有人说为什么西方人写的日本史销售很好?我想什么一口气读完某某史卖的一定比钱穆吕思勉的好,但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浮躁的阅读风气而已,没有这点心理准备还是不要读有深度的著作了。... 对比藤井让治那本,两者差别挺明显的,可以互补,本书围绕“天下泰平”为题,实际上讨论了近世诸体制的成立过程,涉及内容比较庞杂,对于一般爱好者恐怕有不少“阅读障碍”,不过没有“阅读障碍”的历史书一般也没太多营养,尤其是世界史,想起之前有人说为什么西方人写的日本史销售很好?我想什么一口气读完某某史卖的一定比钱穆吕思勉的好,但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浮躁的阅读风气而已,没有这点心理准备还是不要读有深度的著作了。另外建议国内学者学一学别人的通史写作方法,不要被一些框架限制死,结果搞出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展开)
2 有用 九月 2023-03-08 17:21:03 上海
这个系列真的非常详尽,尤其是对一些政策作了深入解读,一国一城令、生类怜悯令等其实都不似教科书定论那么简单。从武家如何确立统治的正统性,到町村如何自治、整个社会体制如何通过文书运转,既有理论也有实证研究。书籍世界的切入点很小。如果补充一章系统的结语就更好了。部分勘误:第132页佐藤藩应为佐贺藩。第146页左仓藩应为佐仓藩。第349-350页书册增长率均应减去100%。第357页临近应为邻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