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
原作名: Silver, Sword, and Stone: Three Crucibles in the Latin American Story
译者: 林华
出版年: 2021-4-5
页数: 528
定价: 8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1724707
内容简介 · · · · · ·
★201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书单榜中榜非虚构获奖作品
★2020年安德鲁·卡内基优秀小说与非小说奖入围作品
★理解拉丁美洲的钥匙,就藏在银、剑、石三股力量交织的历史之中
.
【内容简介】
莱昂诺尔·冈萨雷斯生活的小社区位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5 500米的高处,那里是海拔最高的人类居住地之一。与已故的丈夫一样,她在金矿上工作,其工作方式与西班牙征服后的印第安人被迫从事的几无二致。在当地,文盲、营养不良和疾病与五百年前一样盛行,而时至今日,一个矿工的生存状况依然受制于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卡洛斯·布埃尔戈斯是古巴人,年轻时曾在安哥拉内战中浴血奋战,现居住于美国新奥尔良郊外的一个安静社区。他是1980年古巴驱逐到美国的数百名罪犯中的一员。他的故事呼应了贯穿拉丁美洲历史的暴力行为,从前哥伦布时代的征战到西班牙殖民的暴行,从19世纪和20世纪的战争与革命到今日的街...
★201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书单榜中榜非虚构获奖作品
★2020年安德鲁·卡内基优秀小说与非小说奖入围作品
★理解拉丁美洲的钥匙,就藏在银、剑、石三股力量交织的历史之中
.
【内容简介】
莱昂诺尔·冈萨雷斯生活的小社区位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5 500米的高处,那里是海拔最高的人类居住地之一。与已故的丈夫一样,她在金矿上工作,其工作方式与西班牙征服后的印第安人被迫从事的几无二致。在当地,文盲、营养不良和疾病与五百年前一样盛行,而时至今日,一个矿工的生存状况依然受制于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卡洛斯·布埃尔戈斯是古巴人,年轻时曾在安哥拉内战中浴血奋战,现居住于美国新奥尔良郊外的一个安静社区。他是1980年古巴驱逐到美国的数百名罪犯中的一员。他的故事呼应了贯穿拉丁美洲历史的暴力行为,从前哥伦布时代的征战到西班牙殖民的暴行,从19世纪和20世纪的战争与革命到今日的街头动乱和军事镇压。
哈维尔·阿尔沃是一位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耶稣会神父,他移民到玻利维亚,数十年如一日在原住民中工作。他自认在思想和情感上都是一名印第安人,因而在自己的“第二祖国”广为人知。尽管他的目标更多是学习而非传教,但他的经历实际上与一段充满变数的过去一脉相承。那时,神父与征服者并肩前进,为了争夺新世界而强制原住民皈依基督教。从那时起,天主教会就在拉丁美洲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中心作用,而这种作用显然具有两面性。
在《银、剑、石》一书中,秘鲁裔作家玛丽·阿拉纳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扎实的纪实写作将三位当代拉美人的故事与拉丁美洲过去千年的历史无缝编织在一起,从而阐释了自前哥伦布时代至今,定义拉丁美洲的三个恒久主题:来自外部的对资源的无尽索取(银)、挥之不去的暴力阴影(剑),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石)。串联历史与现实,抛开“胜利者视角”,阿拉纳尝试挖掘拉丁美洲的独特经历奠定的“本性”,勾勒出这片土地上人民的身份、心态与命运。
.
【编辑推荐】
1、揭开朦胧面纱,用一本书感知拉丁美洲
怎样全面把握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这片土地上的人有着怎样的特征?无论是神秘的古代文明、鲜明的文学风格,还是动荡的政局、不平衡的发展,拉丁美洲究竟为何与世界其他地区如此不同?读完这本书你或许会有答案。
2、银—剑—石:把握拉美灵魂的三元素
作者阿拉纳独到而大胆地提出了千年来定义拉丁美洲这片土地的三个恒久主题:银——来自外部的对矿藏资源的无尽索取,剑——根深蒂固的暴力手段,石——宗教信仰的持久力量。它们的影响自殖民者到来之前就已存在,也根植于今日拉美人的思维之中,是理解拉美的重要切入点。
3、秘鲁裔美国作家真诚思考拉美身份,尝试挖掘拉美的“本性”
阿拉纳出生于秘鲁利马,9岁移居美国(父亲是秘鲁人,母亲是美国人)。她童年经历了两国生活的转换和适应,对拉美文化身份有多年的思考和洞察,既有丰富的切身经验,又能具备他者视角,既有批判,又有反思,堪称写作本主题的不二人选。
4、历史与纪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兼具全景与洞察
阿拉纳以记者身份深度跟踪3位访谈对象,短则5年,长则25年,用特稿式的生动写作呈现了他们的经历。她又用扎实而严谨的文献研究铺陈出拉美的千年历史大背景,使我们看见这3位矿工、士兵和神父的生活轨迹如何与数百年前的祖先遥相呼应,拉美人民的命运如何与“银、剑、石”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
【名人/媒体推荐】
玛丽·阿拉纳的拉美史新著《银、剑、石》意义深远,令人惊叹。建议任何想了解这个半球和我们当前危机的人都去读一读这本书。
茱莉娅·阿尔瓦雷斯Julia Alvarez
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美国国家荣誉艺术奖章获得者,《蝴蝶飞舞时》作者
正如阿拉纳本人所言,《银、剑、石》并非一部直截了当的拉丁美洲史。同样,它也不是一部新闻纪实作品。确切而言,它是个混血儿,将学术性的历史分析与深度报道和政治评论结合在一起……有理有据、掷地有声的表达,值得广泛关注。
阿尔瓦罗·恩里克Álvaro Enrigue
墨西哥作家、普林斯顿拉美研究项目研究员,《突然死亡》作者
追寻一个大陆的灵魂是一项非凡壮举,玛丽·阿拉纳以精准的学术性、公允的道德立场和优雅的行文做到了这一点。任何想要了解——真正了解——拉丁美洲是什么以及从何而来的人,不妨从《银、剑、石》开始。
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Juan Gabriel Vásquez
哥伦比亚作家、《坠物之声》作者
基于细致入微的研究,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史诗般的叙事、优美的文笔和丰满的人物刻画……阿拉纳的优势在于她讲故事时的激情与力量,她对过去五百年里是什么塑造了拉丁美洲的阐释触达了真相……上佳之作。
《华盛顿邮报》
The Washington Post
通过对三重“烙印”的独到挖掘,阿拉纳将拉丁美洲的历史娓娓道来……在这部探索、联结与分析的杰作中,阿拉纳提供了一种扣人心弦、另辟蹊径的视角,重新看待一个被贪婪和暴政背叛的重要地区。
《书单》(星级书评)
Booklist (starred review)
银、剑、石的创作者
· · · · · ·
-
玛丽· 阿拉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美] 玛丽·阿拉纳(Marie Arana)
出生于秘鲁利马,现居美国华盛顿。她是作家、编辑、记者和文学评论家,也是美国国会图书馆高级顾问和美国国家图书节文学总监。
阿拉纳的职业生涯始于图书出版业,曾任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副总裁,后连续十多年担任《华盛顿邮报》文学栏目“图书世界”主编,目前是该报的自由撰稿人,也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西班牙《国家报》、哥伦比亚《时代报》和秘鲁《商业报》等多家媒体撰文。她同时从事虚构和非虚构写作,是一名优秀而成熟的写作者。
她的代表作《玻利瓦尔:美洲解放者》(Bolívar: American Liberator)荣获2014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她撰写的回忆录《美洲女孩》(American Chica)描述了她本人横跨北美和南美两种文化的童年,入围200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终选名单。阿拉纳另著有小说《玻璃纸...
[美] 玛丽·阿拉纳(Marie Arana)
出生于秘鲁利马,现居美国华盛顿。她是作家、编辑、记者和文学评论家,也是美国国会图书馆高级顾问和美国国家图书节文学总监。
阿拉纳的职业生涯始于图书出版业,曾任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副总裁,后连续十多年担任《华盛顿邮报》文学栏目“图书世界”主编,目前是该报的自由撰稿人,也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西班牙《国家报》、哥伦比亚《时代报》和秘鲁《商业报》等多家媒体撰文。她同时从事虚构和非虚构写作,是一名优秀而成熟的写作者。
她的代表作《玻利瓦尔:美洲解放者》(Bolívar: American Liberator)荣获2014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她撰写的回忆录《美洲女孩》(American Chica)描述了她本人横跨北美和南美两种文化的童年,入围200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终选名单。阿拉纳另著有小说《玻璃纸》(Cellophane)和《利马之夜》(Lima Nights),还曾参与电影《女孩崛起》(Girl Rising)的编剧工作。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银
第二章:山神之脉
第三章:金属饥渴
第四章:白衣王之踪
第五章:盲目的野心
第二部分:剑
第六章:嗜血之欲
第七章:塑就拉丁美洲心态的革命
第八章:强人崛起,恶龙出现
第九章:慢烧的野火
第三部分:石
第十章:昔日之神
第十一章:此石胜彼石
第十二章:上帝之家
后记:本性如此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拉丁美洲遭到征服,成为我们今天所知的大陆之前,资源、暴力和宗教早已是这里的重要力量。 前哥伦布时代,这里的人民就经常遭到肆意掠夺、残酷虐待,还被强迫接受外来信仰。但是,哥伦布坚称他发现的是亚洲,说这块土地富饶多金,人民温和驯顺,易于奴役欺骗。这是关于美洲的众多谎言中的第一条。其实,他发现的不是亚洲,这里并非遍地黄金,人民也不温顺易骗。原住民最终的确沦为了奴隶,男人去做苦工,女人成为性奴,但是他们的新主人从未真正明白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真正理解美洲原住民,没有人想到他们最终会声索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他们被送进矿井, 赶到田里;他们的生命力被榨干,文化被消灭。用来压制他们的暴力给他们造成了伤口,用来安抚他们的信仰变成了疗伤的药膏。最后,他们被收服、被混血、被洗脑,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这些南锥体国家则是被全部消灭。而谎言仍在继续。 就算是才华横溢的奥威尔,也不可能想象出一个比拉丁美洲更超现实、更令人精神错乱的世界。欧洲为拉丁美洲编造了无数的神话,也从拉丁美洲获取了最大的利益。它确立了这样的观念:拉美的文化并不重要,欧洲人比拉美人高级,天生要统治他们,给他们带来进步。后来,北美进一步扩大了这个观念。拉丁美洲人对所有这些照单全收。 詹姆斯·鲍德温曾写到,美洲历史比我们对它的任何叙述都更漫长、更丰富、更多样、更美丽,也更可怕。此言绝对适用于美国以南的美洲。过去的记叙使我们习惯于用入侵者的眼光,从征服者的角度看历史。一位研究前哥伦布时期文化的著名历史学家说过,我们以为拉丁美洲的历史始于西班牙征服者,是西班牙的故事。拉丁美洲其余的故事则散布在历史的迷雾中,被扫到历史的边缘无人问津。我们通常认为,拉丁美洲这片土地是哥伦布与泰诺人的故事,是科尔特斯与阿兹特克人的故事,是皮萨罗与印加人的故事,是卡韦萨·德·巴卡与瓜拉尼人的故事,是西班牙与它的殖民地的故事,是本土独裁者与被他们杀害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后记:本性如此 -
正如蒂娜・罗森堡( Tina Rosenberg)在她1991年出版的令人心碎的《该隐的孩子》( Children of Cain)一书中所写: 数量不是问题的全部。拉丁美洲的暴力如此严重,部分因为它大多是政治暴カ,是经过精心策划、由社会中有组织的群体针对其他群体成员实施的暴力。暴力被用作传达信息的工具。犯下暴力的是负责保护公民的机构。很多人都认为暴力有理。它与美国那种漫无目的、偶然随意的个人暴力不同,比那更邪恶。 这样的暴力至今犹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强人崛起,恶龙出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银、剑、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银、剑、石"的人也喜欢 · · · · · ·
银、剑、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 条 )
> 更多书评 48篇
论坛 · · · · · ·
支离破碎的写法,名不符实 | 来自剑按一次 | 2025-02-18 08:18:33 | |
翻译如何? | 来自烟的泪 | 2024-12-24 17:37:06 | |
请问一下大家,读这本书如何做到冷静客观? | 来自天蓝蓝 | 2 回应 | 2023-07-16 21:05:4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Simon & Schuster (2019)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時報 (2021)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W&N (202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W&N (201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世界历史】 (爱玛·包法利)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书海无涯 (佾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银、剑、石的评论:
feed: rss 2.0
16 有用 猫熊不要黑眼圈 2021-05-09 23:44:51
军事占领、政经控制、宗教垄断——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西班牙的原罪。西班牙人被摩尔人蹂躏多年,历经千辛万苦收复失地,却重蹈屠龙覆辙,将拉美原住民屠戮殆尽。斑斑血泪、滔天罪行,尽在字里行间。让人不禁想问,这世间哪有什么光明正义?有的只是弱肉强食,黑暗森林。拉美革命推翻暴政,解放神学呼唤公义。左派革命不成功,一方面是美国干预,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暴政和压迫让革命走向你死我活的极端,如野火般将一切焚烧殆尽... 军事占领、政经控制、宗教垄断——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西班牙的原罪。西班牙人被摩尔人蹂躏多年,历经千辛万苦收复失地,却重蹈屠龙覆辙,将拉美原住民屠戮殆尽。斑斑血泪、滔天罪行,尽在字里行间。让人不禁想问,这世间哪有什么光明正义?有的只是弱肉强食,黑暗森林。拉美革命推翻暴政,解放神学呼唤公义。左派革命不成功,一方面是美国干预,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暴政和压迫让革命走向你死我活的极端,如野火般将一切焚烧殆尽,而没有群众基础的革命是走不远的。如果天主教当年支持解放神学,如今自然会在拉美枝繁叶茂,但它是国王的同盟军,是征服者的道德压舱石,不改变这种利益取向、转向普世价值,那么它在拉美的节节败退是历史的必然。种族主义、阶级社会和系统性压迫是历史埋下的因,贫困与暴力是现世的果。这伤口几时愈合?只有时间知道。 (展开)
7 有用 殊不方秽土转生 2024-03-02 13:50:14 广东
作为历史读物来说,太浮光掠影了,作为非虚构,个体化的内容又太少了。煞费心思搞出这么三体结构,但其实各说各的,并无真正的联动。对于想要初步了解拉美历史的读者来说,可;但不能有太高的期望。
40 有用 Tlacatecolotl 2021-08-18 11:33:00
翻译十分流畅,只提一处意见:341页Huei Teocalli应译为“主神庙”、“大神庙”,也即Templo Mayor。Huei在纳瓦特语中表示大、主要,如蒙特祖玛自称Huei Tlatoani(大话事人)。此书由诸段落集合而成,但也有内在联系,可读性强,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诸多有关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涉及其充满苦难的发展进程。值得阅读,最后部分能多讨论下本土信仰就更好了。以及短评里还有觉得作者是极... 翻译十分流畅,只提一处意见:341页Huei Teocalli应译为“主神庙”、“大神庙”,也即Templo Mayor。Huei在纳瓦特语中表示大、主要,如蒙特祖玛自称Huei Tlatoani(大话事人)。此书由诸段落集合而成,但也有内在联系,可读性强,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诸多有关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涉及其充满苦难的发展进程。值得阅读,最后部分能多讨论下本土信仰就更好了。以及短评里还有觉得作者是极左的,您是得多右啊,克里奥尔人是吧? (展开)
2 有用 野次馬 2022-06-15 13:52:50
Tierra maldita. 读完后似乎终于在多年后与2666的第四部分达成了和解。和由暴行镌刻而就的历史相比,就连虚构文本中连篇累牍的犯罪报告都披上了温情的面纱。
7 有用 喜子 2024-12-05 21:54:27 江苏
既要又要,结果就是既没有没的文学史学杂交混血儿,爹不亲娘不爱。甚至觉得这是所谓的非虚构写作的结构性矛盾,非虚构限制了文思遨游的边疆,失去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力,但又不是学术研究,失之在信息密度。 具体落在这本书上,书名真的太唬人了,一眼就吸引了我,一个字给一星。但银、剑、石三个字已经是全书精华所在了,顶多再给每个字加一段解释,一个总分总的八百字初中生作文就够了。 后面的部分以三个人物的故事串联... 既要又要,结果就是既没有没的文学史学杂交混血儿,爹不亲娘不爱。甚至觉得这是所谓的非虚构写作的结构性矛盾,非虚构限制了文思遨游的边疆,失去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力,但又不是学术研究,失之在信息密度。 具体落在这本书上,书名真的太唬人了,一眼就吸引了我,一个字给一星。但银、剑、石三个字已经是全书精华所在了,顶多再给每个字加一段解释,一个总分总的八百字初中生作文就够了。 后面的部分以三个人物的故事串联,但叙事线索混乱,妄图弥合历史传记和文学小说的结果就是,既没有历史人物传记的叙事条理,又没有文学小说的叙事张力,在书中出现了各个时间段的各类史料,浮光掠影、随机排布,完全没有论证作用,远看排山倒海,近看叠床架屋,再看阅读障碍就要出来了。 以上刻薄之语,姑妄言之,别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