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4 沈衍由 2021-07-15 20:32:40

    庸鄙永远无法理解什么叫伟大,永远不明白何谓之洞见,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去对话。当人们遇见这样的人,他们给他泼脏水,或者嘲笑他的思考过分理想而单纯。 看雅斯贝尔斯的这本书,看开头就想流泪,这才是坚持教育的人所渴求的答案,他抚平了我内心的冲突,为我之前的困惑和矛盾给予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难怪乎我会为了苏格拉底之死而悲恸不已,雅斯贝尔斯说苏格拉底不知何为神明,谈的却是神明之事,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他生活的根本事实,这简直就是在说当下的自己啊,就像我永远不愿意放弃对话,哪怕是一个人对着空气声嘶力竭地表演!

  • 36 楼水近 2021-08-12 12:19:21

    富有洞见的散装断言。

  • 65 Atlas Galt 2021-06-11 19:46:47

    道理我都懂,内卷、鸡娃、工具人的概念早就有了呀,只是真正要实施起来太难,诚挚的信任和理性的交流谁不想有?现实却是师生都对教育制度深恶痛绝却无能为力。

  • 28 嗯是个小可爱 2021-06-14 09:20:15

    这本书治疗失眠有奇效😅最后两章没仔细看,但是我知道,都是一些过于理想化的想法,个人认为这些想法在德国也是不容易实现滴

  • 5 仰望 2021-07-09 16:49:38

    什么是教育,超级经典的一本书,原来只是雅斯贝尔斯著作中的一些选集,怪不得看里面的一些论述时感觉少了些什么东西。改善人类生存境况的条件并非政治行为,而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这个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这本书里面有些章节的内容现阶段还读不明白,还需要再抽时间来读哎!

  • 12 蝉蝉蝉 2021-08-27 22:56:30

    在《学术与政治》之后

  • 10 蝴蝶飞噜 2021-10-03 14:46:09

    通俗易懂,尤其适合大一新生看,自我培养,自我教育,不要把学习限定在权威下,解放思想、多进行开放的交流。

  • 2 after 2024-02-21 22:56:03 山东

    前面七星,大学以后四星。后半部分对于大学的描述感觉理论性过强而且结论过于专断。对于人文主义和科学的对立也有些牵强,似乎把人限定在了必须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忽略了个体独立存在的其他意义,对于大众的蔑视似乎本身就是精英主义的一种高傲。多数人注定永远无法拥有自我意识,但是这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和多元性的体现。个人浅薄的理解大学应该让一部分人拥有雅思贝尔斯所述的极高的精神世界追求,并且应用到管理这个世界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当中,而大多数人只需要在自己的认知领域或者科学领域简简单单的有所建树就足够了。

  • 12 帮我买一颗柚子 2021-10-05 12:28:29

    值得来回多次看,这段文字更是值得永远思考:大学的宗旨是在理性王国的领地内,提供一切必要的工具和可能性,引导每个人开辟全新的知识疆土,引导学生无论在在做什么决定时都能反躬自省,引导他们注意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使之在其求学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唤醒和提升,成为清晰的自觉。大学要求学生具有一种坚定不移的求知意识。既然求学过程与个人的主动性是并行的,大学就应该最大程度地培养个人的独立性。在大学的领地内,除了不可穷尽的真理以外,没有任何权威;而对于真理,一方面,任何人都可以追求,但另一方面,谁也不能说自己掌握了最终的真理。

  • 7 mucen 2021-09-06 16:03:29

    雅斯贝尔斯以哲学家的身份考察教育,捍卫本真的、原初的教育,也十分推崇苏格拉底式教育。教育是唤醒灵魂的工作,重在陶冶,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才是科学认知。反思经验科学的局限性,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培养训练有素的职业人。教育革新的关键、教育的未来在于教师,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探索真理、怀疑一切,与学生进行精神交往,允许学生尊重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反对徒有其表的老师、敬爱德高望重而不滥用权威的老师。全书虽聚焦教育,但依托的是对时代精神病症的诊断,并对教育提出了富有洞见的建议。大多数主张依然可以成为我们当今人文教育的遵循,但也有过时之处,比如大学教育早就不再是精英教育了,过度追求自由独立的教育也许仅适合培养精神贵族,但并不完全适合普通人的素养提升。

  • 4 王小胆 2021-05-20 18:16:24

    读过之后,豁然开朗

  • 1 久実 2024-04-12 09:54:47 美国

    受益匪淺啊…一本真誠的教育哲思

  • 1 书山之虫 2024-03-26 15:39:56 浙江

    很不错的一本富含教育相关的洞见,一本小书,字体和行间距都很友好,每一章的标题下面都有一个简短地摘要,特别喜欢这样的书。虽然有洞见,但我只能说要实现这些洞见,任重道远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毕竟学生团体和教师团体是如此庞大。当然,这本书偏理论型,内容不多但难免会让人觉得枯燥。个人还是比较建议教师们静下心来读一读的,哪怕极为部分的吸收进去了,我觉得也是一个挺好的结果。

  • 3 2021-08-17 21:19:24

    改善社会的先决条件是每个人接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使他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探索道德。一个正直的人,同时也一定会是正直的公民。

  • 2 温度DAISY 2021-10-24 23:36:34

    以哲学之角度论教育中各大命题,中间有几章尚未读懂,需重复阅读。 21.11.17第二遍阅读,第十三章(作为过程的陶冶)难以理解。

  • 3 Yeenei 2022-04-04 19:35:49

    2021.12-22.4.4 「哲学思考。它使人找到了自我,改变了人的内心世界,并唤醒了原初的自我意识。而科学的意义正是来自这原初的自我。」「“唯有在思想领域、在理性的自由中发生了某种变化,行动才可能带来救赎。如今一切具体的计划都源于人类的获救或沉沦这一命题。”当人与世界的一切由知识建立起来的内容关系分崩离析之际,当人被赋予其存在意义的一切世界秩序所遗弃之时,雅思贝尔斯指出,改善人类生存境况的条件并非政治行为,而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而“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其次才是科学获知的过程”,其内涵在于唤醒人的本质。正是作为可能性的人之“生存”,才是世界与历史进程的本原。」

  • 0 River 2022-04-03 22:48:39

    前两章是重点,其余部分随便翻了翻。

  • 4 这个假了 2022-03-28 15:20:38

    由于是编撰作品,所以在整体性上稍显琐碎。作者对于理想教育模式的描绘是令人向往的,以至于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割裂感,即:现行的某国教育模式到底有什么用?如果答案是加速个体的社会工具化,那么所有的教育改革最终都会沦为一场现代化悲剧。同时还会产生一种愿景:有没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在愈发僵化的高校教育模式中添入一些原初的教育理念?

  • 0 梵石 2022-03-23 21:35:46

    教育的终极成就是什么?也许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自动传承的精神传统,在此传统中,幼崽们不断成为坚定求真、科学探索、自由自主、心灵强健的个体。而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人”的回归。

  • 3 Mordenkainen 2022-02-15 15:21:28

    任务性阅读,不过蛮有收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