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Penguin Classics
出版年: 2001-09-27
页数: 256
定价: GBP 8.99
装帧: Paperback
丛书: Penguin Modern Classics
ISBN: 9780141184388
内容简介 · · · · · ·
Autobiographical work by George Orwell, published in 1933. Orwell's first published book, it contains essays in which actual events are recounted in a fictionalized form. The book recounts that to atone for the guilt he feels about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disenfranchised and downtrodden peoples of the world exist, Orwell decides to live and work as one of them. Dressed a...
Autobiographical work by George Orwell, published in 1933. Orwell's first published book, it contains essays in which actual events are recounted in a fictionalized form. The book recounts that to atone for the guilt he feels about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disenfranchised and downtrodden peoples of the world exist, Orwell decides to live and work as one of them. Dressed as a beggar, he takes whatever employment might be available to a poverty-stricken outcast of Europe. In Paris he lives in a slum and works as a dishwasher. The essay "How the Poor Die" describes conditions at a charity hospital there. In London's East End, he dresses and lives like his neighbors, who are paupers and the poorest of working-class laborers. Dressed as a tramp, he travels throughout England with hoboes and migrant laborers.
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Penguin Modern Classics)的创作者
· · · · · ·
-
乔治·奥威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奥威尔(OrwellGeorge,1903,印度孟加拉蒙蒂哈里~1950-01-21,伦敦)英国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以小说《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年》著名。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他的第一部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署名乔冶-奥威尔(此姓源于东英吉利亚美丽的奥威尔河)。
奥威尔出生在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小文职官员,母亲为法国血统,是在缅甸的一个营业不佳的柚木商人的女儿。奥威尔在贫穷、而又自视高人一等的生活环境中长大。1922年担任印度皇家警察的助理地区警监。由于认识到英帝国的统治违反缅甸人民的意愿感到内疚,于1927年离开缅甸,次年1月1日辞职。后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小说《缅甸岁月(1934)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种族与阶级的差别使他无法与缅甸人生活在一起,他回英后为了赎罪,穿上褴褛的衣服到伦敦东部和巴黎的贫民窟同工人...
奥威尔(OrwellGeorge,1903,印度孟加拉蒙蒂哈里~1950-01-21,伦敦)英国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以小说《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年》著名。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他的第一部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署名乔冶-奥威尔(此姓源于东英吉利亚美丽的奥威尔河)。
奥威尔出生在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小文职官员,母亲为法国血统,是在缅甸的一个营业不佳的柚木商人的女儿。奥威尔在贫穷、而又自视高人一等的生活环境中长大。1922年担任印度皇家警察的助理地区警监。由于认识到英帝国的统治违反缅甸人民的意愿感到内疚,于1927年离开缅甸,次年1月1日辞职。后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小说《缅甸岁月(1934)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种族与阶级的差别使他无法与缅甸人生活在一起,他回英后为了赎罪,穿上褴褛的衣服到伦敦东部和巴黎的贫民窟同工人、乞丐和洗碟工生活在一起,与英国流浪汉一起流浪,与贫民去肯特的日野里收摘蛇麻草。根据这些经验,他写了《巴黎伦敦落魄记》(1933)。对帝国主义的反感不仅使奥威尔放弃资产阶级的生活,而且使他重新确定自己的政治态度。从缅甸回国后,他立即宣称自己是无政府主义者;但到30年代,他开始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者。他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是《通向威根码头之路》(1937),在书的结尾处尖锐地批评了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
1936年去西班牙报道内战,并留下来参加共和军方面的民兵,后升任少尉。在特鲁埃尔咽喉受了重伤,后因反对共产党镇压政治反对派的作法,1937年5月逃离西班牙。次年写了《向加泰罗尼亚致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先后在英国广播公司印度部和工党左翼《论坛报》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与文艺评论作家。1944年写成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1945年出版后获得名声和优厚的收入。最后一部讽刺小说《一九八四》(1949)的发表,使他更为出名,其中描写了一个过分集权的社会如何歪曲真相和不断地改写历史。他因肺病于1950年1月死于伦敦一家医院。
内容简介:
在这部描写贫困生活的著名作品中,奥威尔向人们展示了贫穷的真正含义。主人公的霉运从所住的旅馆被一个意大利人偷窃开始,当时口袋里只剩下47法郎,这显然已经非常不妙了,“即便不是赤贫,也处于赤贫的边缘了”。聪明的读者或许能够猜测出,这必定是一个讲述生活水准每况愈下的故事,可却不曾料想,甫一开篇就会这般凄惨,不免要心生疑惑:后面尚有厚厚的几百页,居然真的能再穷下去吗?究竟还要怎样地存活?不错,奥威尔便把这种生活硬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拼死拼活地打工、当衣服、乞讨、接受救济……实在没得吃,就索性躺着不动弹,于是生活已不成其为生活,仅仅是保全性命而已。能将这种遭遇写得如此触目惊心又不失真实,非亲身经历所不能,所以说,奥威尔不单是观察者,更是体验者。这等生活,仅是依照原样叙讲已能令人多有慨叹,再经由奥威尔客观、深沉的笔触,自是格外地感动人心。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Penguin Modern Classics)"的人也喜欢 · · · · · ·
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Penguin Modern Classic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6 条 )
一个正直而落魄的知识分子的底层体验——读《巴黎伦敦落魄记》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6 )
-
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集团 (2006)8.4分 537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8.8分 2882人读过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6)8.9分 83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8.5分 80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Penguin Classics (京奈)
- 精品之penguin modern classics (月亮)
- 书虫的原版收藏之乔治·奥威尔 (bookbug)
- 私人藏书架(之四) (五月微蓝)
- Essayists (沙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Penguin Modern Classics)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悬浮的毛绒馅饼 2022-02-09 00:53:37
坦诚。深刻。诙谐。打满10昏。白描,只需要白描,强大的作品不需要渲染,辣只会减低他的力量。不过,极度的困苦,配上搞笑的笔法,更显触目惊心。比同类作品Nickel and Dimed不鸡道高到喇里去了。
2 有用 小熊猫饲养员 2024-08-05 04:35:31 英国
在找工作的第一年,对贫穷的恐惧趋于真实。I feel like I am reaching the dogs.
4 有用 陈凭轩 2012-08-09 10:09:41
“Journalism is printing what someone else does not want printed: everything else is public relations.”常被认为语出奥威尔,至今没找到出处。但看了这本书,总觉得他是最可能说这话的。
0 有用 瞌睡兔 2012-08-24 09:54:14
谁说ipad读电子书不方便...
0 有用 异叶杨 2016-06-12 05:31:51
回巴黎的车上看得一路抹眼泪,心境直到第二天也没完全转圜过来。文风老实得不能再老实,可字字句句都敲进你心里。很久没有看外文书看这么投入了。
2 有用 小熊猫饲养员 2024-08-05 04:35:31 英国
在找工作的第一年,对贫穷的恐惧趋于真实。I feel like I am reaching the dogs.
0 有用 mipropiocentro 2024-07-17 01:49:47 加拿大
描绘生动有趣,思考不够深入。 [excerpt] … We have a vague feeling that it must be ‘honest’ work, because it is hard and disagreeable, and we have made a sort of fetish of manual work. We see a man cutting down a tre... 描绘生动有趣,思考不够深入。 [excerpt] … We have a vague feeling that it must be ‘honest’ work, because it is hard and disagreeable, and we have made a sort of fetish of manual work. We see a man cutting down a tree, … it does not occur to us that he may only be cutting down a beautiful tree to make room for a hideous statue. 这样的单独举例分析意义不大。如果在小说里体现出来比自己这么说会让人难忘。 (展开)
0 有用 枯丙仄 2024-07-06 23:12:26 江苏
(“我在巴黎刷盘子”+“我在伦敦流落街头”)尽管是写于一个世纪前,尽管那时奥威尔才二十五六岁,奥威尔在巴黎/伦敦的流浪记,比起中国现在都市里流行的“我在北京送外卖”,或是“我在上海开出租”等,更朴实而生动,无疑也更具洞见(尽管我觉得有些思考不免天真,而且毕竟这些经历也只是“权宜之计”,终究会回到他的生活轨道),他不靠榨取他人的故事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一种文学性地思考底层人物在面对贫穷与不公时... (“我在巴黎刷盘子”+“我在伦敦流落街头”)尽管是写于一个世纪前,尽管那时奥威尔才二十五六岁,奥威尔在巴黎/伦敦的流浪记,比起中国现在都市里流行的“我在北京送外卖”,或是“我在上海开出租”等,更朴实而生动,无疑也更具洞见(尽管我觉得有些思考不免天真,而且毕竟这些经历也只是“权宜之计”,终究会回到他的生活轨道),他不靠榨取他人的故事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一种文学性地思考底层人物在面对贫穷与不公时如何生活(精神或物质方面):饥饿何其真实,陷在现代社会中的洗碗工意义何在?工作的无意义,贫穷是一种社会的病,纵使穷困潦倒依旧有人仰望免费的星空… (展开)
0 有用 Overwater 2024-06-11 19:12:28 北京
蛮喜欢这种冷幽默。在法国行尸走肉般做plougeur那段perfectly described my daily life scenario.
0 有用 失控艺术家 2024-05-05 15:40:40 荷兰
年轻的写作者读了应该会觉得宽慰:就算是乔治奥威尔20多岁时的作品也是如此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