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继萧乾、文洁若和金隄译本之后华语世界第三部全译本 附赠刘象愚先生五百多页的翻译札记《译“不可译”之天书——<尤利西斯>的翻译》
首选中译本,相比之前两个译本,兼顾易读性和准确性
海量备注,给译者满分。乔氏掉书袋恶趣味(主要是自己不会写......
粗略翻了下,译不可译之天书很有趣,三版对比,读的津津有味。
重读,终于明白让布卢姆成为斯蒂芬的父亲并非完全出于乔伊斯的戏谑,神话必须在大街上与当下现实相遇才能重获生命,斯蒂芬和布卢姆的结合就是莎士比亚,就像一个人必须走遍现实才成为自我本身
译文整体上是准确的,考辩富于学术性。通过附录里的翻译对照,可以见出译文的讲究,但译文的文学性不及前两个译本,特别是在语词的节奏、声音和色泽上稍逊一筹。个别处归化得过度了,汉语方言的使用不怎么地道,反而违和。当然译文在音义、语调、方言上如何对等确实是难题。这是两种文明在不同历史序列里的深渊造就的,很难跨越。但不同意过度归化处理。部分注释混淆了作为小说的乔伊斯、都柏林,和作为现实的乔伊斯、都柏林。
读完最后一个字爆哭了5秒钟,想到4年前就开始断断续续读,收集了所有的版本和译本,读了出版史(最危险的书)和各种批评文集(艾尔曼,坎贝尔,戴从容),甚至读了荷马、但丁、古希腊戏剧和哲学,还特地读了一套普鲁斯特作为预热,仿佛这5年来所有的阅读谱系都是为了今天的这一刻。没法客观评价,乔伊斯确实太伟大。
继续采用这套文集前几本的仿皮面,手感很好;不是轻型环保纸。虽然也收了萧、文和金的两种译本,但没有能力和资格比较优劣,只能纯粹从中文的角度说,刘先生的文字读着没有生硬、滞涩的翻译腔。查阅注释也非常方便。
刘象愚老师大功德,三个译本里注释最夯实、也是个人觉得归化和异化做到平衡一版。十一章:译者吃力不讨好的章节。十三章:软甜俗气的文体戏仿,简直是能在菲兹杰拉德那些填补家用的短篇小说里读到的风格,我的guilty pleasure。十五章:仿佛之前所有人物事件放进了搅拌机,声光影的迷狂冲刺;因为出现了布卢姆或者斯蒂芬了解之外的事件,所以纳博科夫否认这一章为角色混沌的意识展现(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伴读材料)。“意识流的技巧当然具有简洁的优点。这是由大脑草草记下的一系列简短的信息。然而对于读者来说它确实比普通的描写要求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共鸣”。这是怎样的共鸣,怎样广博的意识——不仅仅是斯蒂芬和布卢姆两个角色被赋予的创作的意识,我想的是乔伊斯自己的意识,large, contain multitudes
首先如果只是想读,我完全不推荐,没必要受这个罪;如果你是为了写作,我很推荐,乔伊斯的伟大之处是他开拓了现代文学尝试的无限可能,看每一章你多少都会受到点启发,我建议你读上译版本的,通顺一些,但是第十四章金隄老师的翻译更好,当然你如果有能力读原文就读原文吧。不要急,慢慢读,这本书就像是百科全书。马尔克斯想尝试用霍乱这本书写尽人间爱情,我没有认为他做到了;但如果说用一本书写尽书写的无限可能,我认为乔伊斯他做到了。
《尤利西斯》之所以被称为“天书‘,一个原因是作品使用了三十多种外语,插进一些古语、作者杜撰的词,同样书中涉及音乐、医学、经济、法律、语言等穿插其中。进入这本意识流穿梭的故事中,起初一定是痛苦的。之前,若是了解古希腊历史和奥德修斯游记、天教会历史和名称词以及拉丁语一些掌握,包括爱尔兰和都柏林的人文历史这些阅历都能帮助持续走下去。上个世纪末我国两位作者以及亲友奋战一千五百多天,翻译成第一个汉文版,萧乾和文洁若💑
这个版本的真心好,刘象愚老先生,这会是一个流传百年的译本的!
一书倾尽一生之识,我是否懂了百分之一都不自知……
体量太大 距离太远 读过一遍却好像没读过
0319,京东
@上海译文
跟着上海译文的#阅读铁人三项挑战#读完的。 如果把它当做小说,阅读体验很痛苦,很难去跟随一条故事线,虽然情节很多,但是它是过多的、杂乱的、无序的,所以不能在这本书中去寻求连贯的情节。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我把它当做一个设有众多复杂机关的迷宫,本来乔伊斯也没想让我们全都读懂并成功走出这个迷宫吧(这个狡猾的老混蛋(不是。 迷宫,走出来花费时间是很正常的,要搞清这些复杂机关也是费脑筋的,不过这过程也像打副本升级一样,会掉落很多大礼包,一个一个吃掉礼包的过程对我来说很有趣。
本书最早于1922年由西尔维娅·比奇在巴黎开的以“莎士比亚股份有限公司”为名的书店出版。 此书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啃,不适合听书,仔细阅读下来,也不是很晦涩,主要归功于译者大量显微镜式的注解。 该书总体上是一个象征结构,其框架和叙事模式借自荷马史诗《奥德赛》;每章都或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显著特征。 书中两个最主要的虚拟人物,勃鲁姆和斯蒂芬两家的一些人物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乔伊斯家庭中人物的影子。 书里串联一天的故事时间线,从清早八点开始活动,持续至午夜凌晨两点休憩,确实是一本内容与形式上都十分奇特、十分复杂的文学作品,意识流技巧与传统叙事复杂纠缠的全新表述方式;大量的征引用典;借用电影、音乐等种种艺术手段;新闻、哲学、历史、宗教等种种文类与各种文学类型的复杂交织;随处可见的修辞格与语言文字游戏等
每天读一点,完全没什么可言的所谓“感悟”。跟着书中的每个人的脚步,幻想,纷乱的情欲,以及嘈杂的话语游历。人是撕裂开的,但人生母题不过是等待与回归——就这点而言,乔伊斯温柔地给予勃鲁姆,莫莉,还有斯蒂芬美好的盼望。他们都原谅彼此,希望还有下一次的机会。尤其是这对在凡俗中历经磨难(相较而言,看起来是多“普通”的苦)的夫妇,似乎在小说结束的下一秒,就能够逐渐好起来。这是一本颇具形式主义和文体革命的凡庸神话,终究是神话。如果说传统的人类被各种超凡和不可违抗不会怀疑的力量所魅,现代人之魅正是由欲望、怀疑、怠惰构成的自我。还好,即便虚荣充满了蛊惑,一个人,仍然有希望从另一个人身上,获得原谅和拯救。
读完了 但是我只能读出来宗教和民族主义这种表层主题 无法理解评论里普罗大众说的什么“良心的谴责” 我好笨 好难过 毕竟按照评论里的人说 乔伊斯的小说就是因为这些“深层次”的解读才成为一代经典的呢 哎 这样下去 脑袋空空的我 永远别想读懂《芬尼根的守灵夜》
> 尤利西斯
60 有用 judetheobscure 2021-06-01 14:51:28
继萧乾、文洁若和金隄译本之后华语世界第三部全译本 附赠刘象愚先生五百多页的翻译札记《译“不可译”之天书——<尤利西斯>的翻译》
58 有用 进入漫长白天 2021-07-08 15:31:35
首选中译本,相比之前两个译本,兼顾易读性和准确性
36 有用 :) 2021-07-13 08:01:04
海量备注,给译者满分。乔氏掉书袋恶趣味(主要是自己不会写......
19 有用 提灯看浮云 2021-07-01 21:43:23
粗略翻了下,译不可译之天书很有趣,三版对比,读的津津有味。
21 有用 drunkdoggy 2021-08-21 22:29:17
重读,终于明白让布卢姆成为斯蒂芬的父亲并非完全出于乔伊斯的戏谑,神话必须在大街上与当下现实相遇才能重获生命,斯蒂芬和布卢姆的结合就是莎士比亚,就像一个人必须走遍现实才成为自我本身
9 有用 胡桑 2022-12-21 22:37:03 上海
译文整体上是准确的,考辩富于学术性。通过附录里的翻译对照,可以见出译文的讲究,但译文的文学性不及前两个译本,特别是在语词的节奏、声音和色泽上稍逊一筹。个别处归化得过度了,汉语方言的使用不怎么地道,反而违和。当然译文在音义、语调、方言上如何对等确实是难题。这是两种文明在不同历史序列里的深渊造就的,很难跨越。但不同意过度归化处理。部分注释混淆了作为小说的乔伊斯、都柏林,和作为现实的乔伊斯、都柏林。
4 有用 喝吾胡 2024-06-26 14:50:37 北京
读完最后一个字爆哭了5秒钟,想到4年前就开始断断续续读,收集了所有的版本和译本,读了出版史(最危险的书)和各种批评文集(艾尔曼,坎贝尔,戴从容),甚至读了荷马、但丁、古希腊戏剧和哲学,还特地读了一套普鲁斯特作为预热,仿佛这5年来所有的阅读谱系都是为了今天的这一刻。没法客观评价,乔伊斯确实太伟大。
9 有用 都柏林的斯蒂芬 2021-07-02 19:49:19
继续采用这套文集前几本的仿皮面,手感很好;不是轻型环保纸。虽然也收了萧、文和金的两种译本,但没有能力和资格比较优劣,只能纯粹从中文的角度说,刘先生的文字读着没有生硬、滞涩的翻译腔。查阅注释也非常方便。
2 有用 Aloysius.🌈 2023-12-28 13:55:00 上海
刘象愚老师大功德,三个译本里注释最夯实、也是个人觉得归化和异化做到平衡一版。十一章:译者吃力不讨好的章节。十三章:软甜俗气的文体戏仿,简直是能在菲兹杰拉德那些填补家用的短篇小说里读到的风格,我的guilty pleasure。十五章:仿佛之前所有人物事件放进了搅拌机,声光影的迷狂冲刺;因为出现了布卢姆或者斯蒂芬了解之外的事件,所以纳博科夫否认这一章为角色混沌的意识展现(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伴读材料)。“意识流的技巧当然具有简洁的优点。这是由大脑草草记下的一系列简短的信息。然而对于读者来说它确实比普通的描写要求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共鸣”。这是怎样的共鸣,怎样广博的意识——不仅仅是斯蒂芬和布卢姆两个角色被赋予的创作的意识,我想的是乔伊斯自己的意识,large, contain multitudes
4 有用 黄sir 2022-10-27 22:21:37 山东
首先如果只是想读,我完全不推荐,没必要受这个罪;如果你是为了写作,我很推荐,乔伊斯的伟大之处是他开拓了现代文学尝试的无限可能,看每一章你多少都会受到点启发,我建议你读上译版本的,通顺一些,但是第十四章金隄老师的翻译更好,当然你如果有能力读原文就读原文吧。不要急,慢慢读,这本书就像是百科全书。马尔克斯想尝试用霍乱这本书写尽人间爱情,我没有认为他做到了;但如果说用一本书写尽书写的无限可能,我认为乔伊斯他做到了。
3 有用 超燃 2021-08-05 20:45:56
《尤利西斯》之所以被称为“天书‘,一个原因是作品使用了三十多种外语,插进一些古语、作者杜撰的词,同样书中涉及音乐、医学、经济、法律、语言等穿插其中。进入这本意识流穿梭的故事中,起初一定是痛苦的。之前,若是了解古希腊历史和奥德修斯游记、天教会历史和名称词以及拉丁语一些掌握,包括爱尔兰和都柏林的人文历史这些阅历都能帮助持续走下去。上个世纪末我国两位作者以及亲友奋战一千五百多天,翻译成第一个汉文版,萧乾和文洁若💑
2 有用 daedalus 2023-09-04 01:18:43 广东
这个版本的真心好,刘象愚老先生,这会是一个流传百年的译本的!
1 有用 多余人-尹 2021-08-20 18:51:03
一书倾尽一生之识,我是否懂了百分之一都不自知……
0 有用 没猫|病 2022-03-30 09:59:40
体量太大 距离太远 读过一遍却好像没读过
0 有用 霜降 2022-03-19 22:12:42
0319,京东
0 有用 我往何处去 2022-02-21 12:36:43
@上海译文
2 有用 ur.esther 2022-02-26 14:19:37
跟着上海译文的#阅读铁人三项挑战#读完的。 如果把它当做小说,阅读体验很痛苦,很难去跟随一条故事线,虽然情节很多,但是它是过多的、杂乱的、无序的,所以不能在这本书中去寻求连贯的情节。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我把它当做一个设有众多复杂机关的迷宫,本来乔伊斯也没想让我们全都读懂并成功走出这个迷宫吧(这个狡猾的老混蛋(不是。 迷宫,走出来花费时间是很正常的,要搞清这些复杂机关也是费脑筋的,不过这过程也像打副本升级一样,会掉落很多大礼包,一个一个吃掉礼包的过程对我来说很有趣。
0 有用 卧听南窗雨 2022-02-19 23:26:23
本书最早于1922年由西尔维娅·比奇在巴黎开的以“莎士比亚股份有限公司”为名的书店出版。 此书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啃,不适合听书,仔细阅读下来,也不是很晦涩,主要归功于译者大量显微镜式的注解。 该书总体上是一个象征结构,其框架和叙事模式借自荷马史诗《奥德赛》;每章都或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显著特征。 书中两个最主要的虚拟人物,勃鲁姆和斯蒂芬两家的一些人物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乔伊斯家庭中人物的影子。 书里串联一天的故事时间线,从清早八点开始活动,持续至午夜凌晨两点休憩,确实是一本内容与形式上都十分奇特、十分复杂的文学作品,意识流技巧与传统叙事复杂纠缠的全新表述方式;大量的征引用典;借用电影、音乐等种种艺术手段;新闻、哲学、历史、宗教等种种文类与各种文学类型的复杂交织;随处可见的修辞格与语言文字游戏等
2 有用 soloye 2022-02-18 19:20:57
每天读一点,完全没什么可言的所谓“感悟”。跟着书中的每个人的脚步,幻想,纷乱的情欲,以及嘈杂的话语游历。人是撕裂开的,但人生母题不过是等待与回归——就这点而言,乔伊斯温柔地给予勃鲁姆,莫莉,还有斯蒂芬美好的盼望。他们都原谅彼此,希望还有下一次的机会。尤其是这对在凡俗中历经磨难(相较而言,看起来是多“普通”的苦)的夫妇,似乎在小说结束的下一秒,就能够逐渐好起来。这是一本颇具形式主义和文体革命的凡庸神话,终究是神话。如果说传统的人类被各种超凡和不可违抗不会怀疑的力量所魅,现代人之魅正是由欲望、怀疑、怠惰构成的自我。还好,即便虚荣充满了蛊惑,一个人,仍然有希望从另一个人身上,获得原谅和拯救。
1 有用 漩涡清酒日落 2021-12-19 22:08:28
读完了 但是我只能读出来宗教和民族主义这种表层主题 无法理解评论里普罗大众说的什么“良心的谴责” 我好笨 好难过 毕竟按照评论里的人说 乔伊斯的小说就是因为这些“深层次”的解读才成为一代经典的呢 哎 这样下去 脑袋空空的我 永远别想读懂《芬尼根的守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