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知道钱文忠先生解读的《三字经》将要出书,是在08年11月先生录制完“百家讲坛”节目的时候。成书的过程很是艰辛,一边是先生本人像对待自己孩子般的精心雕琢,一边是
出版社上上下下的推敲打磨反复修改。09年2月下旬,这本凝聚太多太多人心血汗水的图书,终于揭开它最后一层面纱。
有趣的故事书
扯掉动辄启蒙、大谈救世的高帽,《三字经》薄薄千言小书,之所以能成就数十万字的图书,其实更在于它的有趣:看似暴虐的商纣王也拓展了古代中国的疆域,为中国的统一作出巨大贡献,而被认为是治水英雄的大禹却在新婚第4天即奔赴灾区,一走便是13年。这也造就了其子夏启一段没有父爱的童年;而先生对于古代帝王的解读亦别开生面,他眼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光绪和珍妃,怄气、吃醋、回娘家……亲切的就像隔壁结婚多年的夫妻,而他笔下的历史巨人,也因为被还原最真实的历史面貌,开始有了“人气“。
有用的工具...
知道钱文忠先生解读的《三字经》将要出书,是在08年11月先生录制完“百家讲坛”节目的时候。成书的过程很是艰辛,一边是先生本人像对待自己孩子般的精心雕琢,一边是
出版社上上下下的推敲打磨反复修改。09年2月下旬,这本凝聚太多太多人心血汗水的图书,终于揭开它最后一层面纱。
有趣的故事书
扯掉动辄启蒙、大谈救世的高帽,《三字经》薄薄千言小书,之所以能成就数十万字的图书,其实更在于它的有趣:看似暴虐的商纣王也拓展了古代中国的疆域,为中国的统一作出巨大贡献,而被认为是治水英雄的大禹却在新婚第4天即奔赴灾区,一走便是13年。这也造就了其子夏启一段没有父爱的童年;而先生对于古代帝王的解读亦别开生面,他眼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光绪和珍妃,怄气、吃醋、回娘家……亲切的就像隔壁结婚多年的夫妻,而他笔下的历史巨人,也因为被还原最真实的历史面貌,开始有了“人气“。
有用的工具书
除去像一本民间故事集般的有趣之外,编写《解读<三字经>》的大量工作,仍旧是保证对于原文本的准确阐释,在书中你能明白如何学习才会更有效,你更能看到古人为读书究竟下过何种苦功,而更让人惊讶的是,通读先生这本书,还像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长廊中的奇幻旅行,自上而下,行云流水般酣畅。按先生自己的话讲,“这是一本‘百科全书’,也是一本囊括太多传统、精髓的‘书中书’。“相信在繁华都市生活的背后,你愿意在一个人的夜晚,点灯静静阅读,去那遥远年代,畅游一番。
有型的教养书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孝悌作为《三字经》的开篇,也是先生解读的关键所在,其实先生本人对于传统的恪守是远远大于对其的挑战,这种怀抱着敬意的解读也变得小心翼翼:因为无论出版社还是先生本人都清楚的知道,对于有孩子的大多数父母,真的会将书中尊敬长辈、兄弟互让等等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那么何不在现在,就翻开读它一读呢?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的创作者
· · · · · ·
-
钱文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1980年代中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绘画与表演》(合译);编集各类文集及古籍校理十余种,发表各类文章一百余篇。
目录 · · · · · ·
致谢
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
第二讲 昔孟母,择邻处
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
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
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
第六讲 日春夏,日秋冬
第七讲 日仁义,礼智信
第八讲 父子恩,夫妇从
第九讲 论语者,二十篇
第十讲 孟子者,七篇止
第十一讲 孝经通,四书熟
第十二讲 有典谟,有训诰
第十三讲 大小戴,注礼记
第十四讲 诗既亡,春秋作
第十五讲 经既明,方读子
第十六讲 五子者,有苟扬
第十七讲 五子者,有苟扬
第十八讲 经子通,读诸史
第十九讲 唐有虞,号二帝
第二十讲 夏有禹,商有汤
第二十一讲 汤伐夏,国号商
· · · · · · (收起)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试读 · · · · ·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初: 初生,刚开始有生命。 苟:假如。 性: 天性。 教:训导、教诲。 本: 本来、原来。 迁:转变、变化。 性: 性情。 道:此处指方法。 习: 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 贵:注重、重视。 特性。 专:专一。 一本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一..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后来的学者,即便是以考订辨疑为时尚的清朝学者,大致因为类似的缘故,也没有照例将《三字经》及其作者过一遍严密的考据筛子。关于《三字经》的作者间题,当代最重要的注解者之一顾静(金良年)先生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的《三字经》的“前言”里,作了非常稳妥的交代。《三字经》甫一问世,其作者已经无法确指了。明朝中后期,就有人明确地说“世所传《三字经》”,是“不知谁氏所作”的。于是,王应麟、粤中逸老、区适子都曾经被请来顶过《三字经》作者之名。可惜的是,此类说法都不明所本。到了民国,或许是因为“科学”之风弥漫了史学界,就有“高手”出来,将《三字经》的成书看成是一个过程。说到底,无非是将可能的作者来个一勺烩:由王应麟撰,经区适子改订,并由明朝黎贞续成。如此而已。现在,还有很多人倾向于认为《三字经》的作者是宋朝大学者王应麟。当代另一位传播《三字经》的功臣刘宏毅博士在他的《〈三字经〉讲记》里就是持与此相近的态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三字经》 -
鲁迅先生就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有一个老师教孩子读《论语》,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学生一下子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我”?学生问什么意思。这个老比较横:“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这个学生很小心地问:“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老师怎么会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但原文是什么呢?“郁郁乎文哉”。这位老师是个白字先生,“郁郁”他不知道怎么看成“都都”了,“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师居然就把“郁郁乎文哉”读成了“都都平丈我”。这样的老师,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讲 昔孟母,择邻处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儿童启蒙书,不要错过这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字经》虽然流传至今,尤其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几乎人人会背。但是遗憾的是,已经没有多少人去重视它了。 这是从宋代一直传到现在的一部经典启蒙读物,到现在大约一千年左右的时间,依然还有强大的生命力,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朗朗上口”的原因。 ... (展开)>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 来自桃仙森 | 2020-02-27 22:30:27 | |
值得一看 | 来自审美疲劳 | 2009-05-12 20:12:2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三联书店 (2013)7.1分 30人读过
-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200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百家讲坛系列书籍 (一匹脱肛野马)
- 成长 职场 (无忧)
- 关家的书(一) (Julia 关老师)
- 2014年我读了什么书 (费列罗)
- 学人文丛——钱文忠 (白露@思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红叶@提不起劲 2011-06-03 21:32:15
看到如此高的分数我真觉得我是异类。
0 有用 阅微草堂 2012-01-15 09:34:45
三字经读完以后,真的感觉很不错,后面的历史记忆,很有意义。我真是觉得三字经就是什么呢?中国历史+儒家文化,还行吧,就是个学痞
0 有用 托马斯杨 2013-01-06 12:32:52
钱文忠确实是肚子里有料。引用了大量古籍资料,食之有味。
0 有用 需柒 2013-04-17 18:09:39
三观不正,请找三字经
0 有用 警车声耳边风 2015-08-30 12:47:57
小学时挺迷百家讲坛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