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トーマス・S・マラニー
出版社: 中央公論新社
副标题: 漢字と技術の近代史
原作名: The Chinese Typewriter: A History
译者: 比護遥
出版年: 2021-5-20
页数: 392
定价: 4950円
装帧: 単行本
ISBN: 9784120054372
出版社: 中央公論新社
副标题: 漢字と技術の近代史
原作名: The Chinese Typewriter: A History
译者: 比護遥
出版年: 2021-5-20
页数: 392
定价: 4950円
装帧: 単行本
ISBN: 9784120054372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語タイプライターを作ろうとした人びとの知的・技術的葛藤と格闘を、西洋、中国、日本を舞台にダイナミックに辿る圧巻の文化史。製品開発やその宣伝を跡づける興味深い図版多数収載。
チャイニーズ・タイプライター的创作者
· · · · · ·
-
墨磊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トーマス・S・マラニー
スタンフォード大学歴史学部教授。専攻は中国史。ジョン・ホプキンス大学で修士号、コロンビア大学で博士号を取得。著書に、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Nation: Ethnic Classification in Moder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などがある。
比護遥
1996年、愛知県生まれ。日本学術振興会特別研究員(DC1)・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専攻はメディア史。東京大学教養学部卒。共訳書にレオ・T・S・チン『反日――植民地後の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感情の政治』(人文書院、近刊)がある。
目录 · · · · · ·
謝辞
序論そこにアルファベットはない
第1章近代との不適合
第2章中国語のパズル化
第3章ラディカル・マシン
第4章キーのないタイプライターをどう呼ぶか?
第5章漢字圏の支配
第6章QWERTYは死せり!QWERTY万歳!
第7章タイピングの反乱
結論中国語コンピューターの歴史と入力の時代へ
訳者解説
注
索引
· · · · · · (收起)
序論そこにアルファベットはない
第1章近代との不適合
第2章中国語のパズル化
第3章ラディカル・マシン
第4章キーのないタイプライターをどう呼ぶか?
第5章漢字圏の支配
第6章QWERTYは死せり!QWERTY万歳!
第7章タイピングの反乱
結論中国語コンピューターの歴史と入力の時代へ
訳者解説
注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 Indeed, if this book can be said to have one primary argument, it is that we must venture into the technological abyss to recover something of great importance that took shape here while the world was not paying attention -- 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captured through conventional, celebratory, impact-focused histories of technologies. This expedition, however, requires us to dispense with the easy iconoclasm of the character abolitionists, and equally so with any implicit desire for all histories of technology to be histories of triumph. Our story will be composed of what can only be called a long cascade of short-lived experiments, prototypes, and failures, where even the most successful devices lived only brief lives before disappearing into obscurity. [...] Counterintuitively, howeve...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页 -
作为一种根植于语言且以语言为中介的技术类型,中文的电报、打字机和计算机问题超出了有关“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的传统叙事,这种叙事长期以来都主导着我们关于如何将西方的工业、军事及其他设备和操作方式传播到非西方地区的理解。相对而言,打字、电报、速记法和计算机等技术语言学系统实现这一过程的条件要更加苛刻,因为这些系统都是直接在字母文字的基础上构思和发明出来的,所以中文打字机或中文电码即便想发挥最基础的功能,都需要相关发明者、制造者和操作者将中文和这些技术本身进行前所未有的分析和重构——不仅是对中文,也要对打字机、电报机、计算机等技术进行仔细审视。也就是说,想要让汉字的一切保持不变,就必须改变关于汉字,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引言 :中文里没有字母 / 1
> 全部原文摘录
チャイニーズ・タイプライタ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3 条 )


《中文打字机》翻译刍议
本书译者之前译的《天气预报》充满各种缺乏基本常识和逻辑的错误,例如全书大部分地方都把气压单位的“英寸”汞柱译成“毫米”、华氏度译成摄氏度、经度译成长度(longitude)、英尺译成双脚(foot)、挥臂译成波动(wave)、让一支舰队去包围苏格兰、用人力驱动螺旋桨船、在圣诞前夜...
(展开)

稀松平常背后的波澜壮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97 年,英国女王的最强特工 007 还是皮尔斯·布鲁斯南。他和杨紫琼主演的《007 之明日帝国》中,有一块能输入中文的键盘。 显然这是对中文计算机的想象。和那个时代的电影里的生造汉字、语序错乱的句子、发音乱糟糟的中文一样,都是异国想象的一部分。 不过最少,这块键盘还... (展开)

《华尔街日报》:《一种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机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文地址: 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7/0919/2232618.shtml 参考消息网 9月19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1日发表题为《一种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机器》的文章称,《中文打字机:历史》作为一本书的书名似乎令人难以置信,这看起来是个极度枯燥无味的可笑书名。 长... (展开)
披荆斩棘的中文打字机,道阻且长的汉字突围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百年之前,汉字一度走到了去留的关头,眼见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可能面临断代的风险,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如同黑夜中的一缕光。中文打字机为何会和汉字的去留相关?中文打字机诞生的意义有多大?中文打字机开发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艰难时刻?本书将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史娓娓道来,让... (展开)
从“习以为常”到“大有玄机”——一场有趣的解构之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尼采曾说:一件事的荒谬,不能成为驳斥它存在的论据。相反,这恰恰是它存在的条件。 此时此刻,我正快速地在键盘上自然而然地输入中文。很难想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我国的文字竟然在千年后反而遭遇到了近乎同领域技术上的困境。不仅如此,这场技术突破战的专家们居然在相当长的... (展开)
“方块字”的死中求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想要一切保持不变,就必须改变一切。(038页) 作为成长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新人类”,QWERTY键盘可谓习以为常之物,而使用这样的键盘,并通过汉语拼音或五笔输入法在电脑上打出同样习以为常的方块汉字,则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之事。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世上从没有什么“天经... (展开)
键盘上的汉字“突围史”
长评刊于南方都市报 2023.1.8 。贴在豆瓣主页,发现只能自己看到,这里只好发摘要笔记了。 - 墨磊宁追溯了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文打字机发明、衍化的一段历史,揭示了技术语言学背后的政*治文化根源,以及两种异质文明的冲撞与这种冲撞所引发的关于现代性的思考。 - 这是一...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9.0分 2454人读过
-
The MIT Press (2017)8.7分 133人读过
-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23)暂无评分 6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チャイニーズ・タイプライター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サメ 2021-11-13 22:31:30
等第二本,日文版插图比英文版少,英文版电子书网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