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爱欲 短评

热门 最新
  • 445 不大路 2021-07-13 23:10:22

    既要禁欲闭关潜心学术,也要恋爱放荡探索世界啊,一体两面,完整人生。

  • 55 阿巫门 2024-01-28 06:25:09 北京

    一整本书都装不下黑塞的厌女症。最重要的是,关于“精神”与“爱欲”的解读未免太肤浅太老旧,“精神”是禁欲,“爱欲”是睡女人,读到最后都没有升华。 歌尔德蒙作为主角直到死都如此浅薄,又自恋又浅薄又做作,堪称《男人自恋圣经》(见评论区)《全世界女人都爱我》《我就是救世主》。 并且已经受够了你们沉迷于恋母情结写作,一边写得不到的母亲(圣洁),一边写随便就能睡的女人(污秽)。「恋母情结」几乎成了那个时代精神分析的书写工具。 故事结构太套路,无非就是「懵懂无知-偷尝禁果-流浪-睡女人-亲历苦难-思想升华」。几乎和《悉达多》一模一样的故事结构,同时代可以找出不下五本同类型书。 因为没有一丁点超出我的阅读体验范围,而觉得浪费了六个小时。远不及尤瑟纳尔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 411 安吉 2021-08-20 11:33:15

    第一次读黑塞的书,只觉相见恨晚。搜罗搜罗准备入全套,系统性的阅读。每个人都只有这一生可过,这一生也只能用一种方式过完,无论是要走什么样的路,结果如何,都会惦记旁的路是否也有意义,自己脚下的又正确与否。万物皆有裂痕,不存在极端完美。轰轰烈烈,平平淡淡。精神至上,世俗沉沦。高尚更接近真理,或是庸常才是根本。一事两面,一面万千,如若不是人的贪心,想留下超越自身的长久之物,又何来的艺术、思想、哲学…人以简单肉身对抗无常,试图于浩瀚之中解读真理,构建彼岸,又湮灭在此岸。有人以物理逻辑探索实体,有人以智慧辨识不朽,同样珍贵且值得追求。理解和完成自己的命运,跨过匮乏,享受最终的丰盛。在一无所知时,就尽力去感受吧,人间种种,皆是启示与馈赠。找到它,经历它,成为它。终有一处写满了我的名字。

  • 207 蘇芳lalala 2021-07-12 21:55:02

    是要改名多少次啊

  • 10 蘅杉(幸运版) 2024-04-02 12:08:01 河南

    非常的男性视角,女角色毫无主体性,只是陪衬和背景板,看不下去。

  • 8 我见青山 2024-04-29 17:31:11 安徽

    虽然能从中看到和《悉达多》一样黑塞寻求“圆满”的思想,但是这本书未免太厌女,歌尔德蒙自身舍不掉“欲望”又把女性描写的浪荡、浅薄、没有灵魂,好像这样方能显出歌尔德蒙清醒的“沉沦欲望”似的,好像他和那些在作者笔下“肤浅”的女性有何不同似的。但如果说这是1930年的男作者笔下的男人和女性,那我觉得也可以用2015年陈粒的《易燃易爆炸》在某种意义上对此作出回应:想我冷艳还想我轻佻又下贱、爱我纯粹还爱我赤裸不靡颓。

  • 14 我家有棵树 2022-05-20 07:51:29

    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境遇下读黑塞,过早的话,会觉得佶屈聱牙、故弄玄虚,而我庆幸在我低谷的时间里、自我认知混乱的时间里,读到了这本书,汲取到了力量。

  • 99 阿祭 2021-07-12 14:04:16

    “我们自身是短暂无常的,我们只是一些随机的可能” PS:配合Chelsea McGough服用更加

  • 4 上丁下 2024-03-05 18:57:59 上海

    这样的灵魂伴侣,这样美好的关系

  • 5 【还酹江月】 2024-03-03 11:16:47 四川

    不知道黑塞的思想有没有受到尼采的影响(如果有,那这本书就是《悲剧的诞生》的文学注释),还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有一种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又或者说是日神与酒神的对立),让我尤为震惊的是黑塞创作的潜意识中充满了对于意银与对女性的物化,仿佛你只要有才华,可以不用磨炼技艺就可以达到至高至纯的境界,各种萝莉、少妇、人妻、姐妹花双飞…也会对你投怀送抱,最令人作呕的是作者把女性生育痛苦的表情与X高潮的扭曲表情化作等号,男主简直就是一根行走的JB,而这一切都包装在自我认知的觉醒与用艺术表达自我的美丽外表之下,一切进行的那样悄无声息,再结合黑塞晚年纵欲Y乱的人生,这本书就是他的辩解录,在他看来,放纵是为了艺术…

  • 6 三文鱼饵 2021-12-19 12:36:31

    这就是他的整个人生了:似乎只是在不断地告别、逃跑、遗忘,最后两手空空,心中冰凉——那一晚她来到他的房间,饱含爱、恐怖和忧虑,她把他抱进怀里,打开他的胸腔,她的手穿过他的肋骨往里探,要把他的心解救出来——绝望地摇摆于快乐和残酷之间,游荡于生命爱欲和死亡感受之间,享受每一分感官之乐,并用每一分痛苦来偿还。 愿上帝与你同在。愿你平安归来。

  • 4 逃离的西西弗斯 2022-06-01 10:16:11

    其实就是老版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黑塞的文笔真美。译者也是。

  • 47 花信 2022-03-27 15:45:25

    很惊喜,怎么能写的这么好。“宁静当然是有的,但不会一直留在我们身上,它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斗争,日复一日地去争取。”

  • 27 隐小川 2022-04-03 09:24:43

    读完了,我靠,忍不住骂一句。写的太深入灵魂了,这就是男人,什么爱情。不就是肉欲。哥而德蒙意欲着感受吗?黑塞的书真是宗教感太浓厚了。

  • 3 Serene 2022-05-29 22:17:39

    书店看重封面买的,但是还挺难看的,不会再看……翻译也一般

  • 63 wanna 2021-09-11 09:59:46

    “如果没有母亲,你要如何死呢,纳尔齐斯?人没有母亲便无法去爱,没有母亲也无法去死啊。” 从最开始的无聊到一刻也停不下来,也就过去了50多页。 真的是很惊喜的一本书。去思考,去快活的爱,去自由的流浪,做自己内心想要追寻的一切,灵魂会得到安慰。 作者近乎完美的表达了一个少年的成长,更多的来说是一个人类对自由的追寻,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对精神和物质的思考。 主人公歌尔德蒙塑造的非常成功,人物的成长过程都有其缘由,而不是没有任何原因的转变。 人要如何追寻自己的内心呢?去感受自己所想要的,去尽情的爱,或许是这本书给我的答案。

  • 17 ysolo 2022-03-09 16:01:14

    绝绝子,每位男性都可轻易奉为圣经,现代渣男定义的古典滤镜版。要是换成女性视角,相对的写一本,就更有趣了。

  • 49 阿魁 2021-07-26 17:47:14

    好的文学总是读完后让人觉得这本书沉甸甸的,普通的文学则是读完后只有一种解脱感,明显这本书属于前者。很难赞同有人认为纳的方式是在逃避,每个人都有不同前进的道路以期达成神圣的使命,歌所承受的痛苦是激情与空虚,纳承受的痛苦是秩序与乏味。谁都在承受快乐与痛苦,一如每个人生活的意义,你想要并真切获取的,必定要牺牲另一部分,必定有偿还。我只求在人世间,保持好奇心也能保持平常心。

  • 1 啊还哦哦他的 2022-05-14 21:57:06

    两个理想的人物形象,他们肯定是不能在一起的,必须要分开,而歌尔德蒙也必须死,他像道林格雷历经至美和邪恶,最终要以死为完成。歌尔德蒙没有画出母亲的画像,他的一生是对此完整映照的作品。小说的所有节点都以抽象的美的逻辑生成,只是有的不那么令人信服偶尔无法沉浸。

  • 13 阮怀之(脱水版 2022-03-11 14:35:49

    还是那种状态,懂了但好像又没懂,应该是没懂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