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2033的书评 (26)

看完了第一本,想找个地铁坐坐
为了配合氛围沉浸式阅读,大半部分是在夜里饿着肚子手举手机用屏幕昏暗的光照着看的,每次看到阿尔乔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有东西吃了,就掏出备好的烧烤猪肉片一起吃;每次提到什么新的地铁站名,也同样举起昏暗的光顺着贴在墙上的莫斯科地铁图寻找;阿尔乔姆前进的过程中,一个...
(展开)

《阿尔乔姆与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地铁2033》是我到目前为止写过最长的一篇书评,诚然,这个故事太与众不同了,这几天的空闲时间,我一直都拿着一张莫斯科地铁网的地图,仔细回忆着书里我们的主角阿尔乔姆走过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地铁站、那些诡异的地铁故事与那些无比出彩的配角,想把这个体量非常惊人的故事... (展开)
即便我一去不复返,这末日之下,依旧回响强者之歌
我对于地铁的印象源于影视片段: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海,来到那如巨龙般的长型物体前,走进它的腹腔,在高速中自由地穿梭在如网般的巨型地下系统,同幽冥似的。但当我真正坐上地铁时才发现,原来地铁并不是完全只在地下穿行,在一些特殊的地貌中,还有部分是环绕在城市中,裸露于...
(展开)

翻书人杂谈——《地铁2033》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置碎碎念: = =距离上次写书评已经快一年了诶,感恩梦很近读书群的共读活动, 让懒癌选手再次拾起键盘。 为了更真切的感受阿尔乔姆的旅途,在阅读期间通关了由小说改编的游戏 《地铁2033(重制版)》 由于玩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后续写书评的问题就没有截图或录制,因此本文所用... (展开)
《地铁2033—35》:20年后那些丑陋而可怕的怪物就要跃出屏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年初的时候,由俄罗斯作家德米特里·格鲁霍夫斯基创作的《地铁小说三部曲》(《地铁2033,2034,2035》,还在出版流程中。好友问,有没有时间帮我们看看这套书呢?我想了一想。 假如读一本当地作家的作品也能算是去该国看了一眼,俄罗斯绝对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国家。2015年,真的... (展开)
莫斯科地铁的《镜花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以前看厄休拉·勒古恩的《地海传奇》系列,有个评论说,这个系列是写给女孩子看的成长小说。看完《地铁2033》,我觉得这本小说是写给男孩子看的。少年、青年,只要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惘,就都能从书中受益。 主人公阿尔乔姆身怀使命出生入死,带领我们穿越《镜花缘》一般的“... (展开)
莫斯科地铁,地球onlin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真的没想到这本书能看17小时多,地铁的世界观太过庞大,真的非常非常克系,如果想看硬科幻的话可能和预期有点不符。本书的宗教意味和哲学意味特别强,很多地方都让人开始思索,还记得晚上让我看了好几遍的一句话是: 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条能够穿越人生每个时刻的隧道,它空荡... (展开)
阿尔乔姆的福音,莫斯科的末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部完结!其实中途有些章节看的有些昏昏沉沉的。情节不连续。但这跟本书的大环境却契合了起来。三战后地表不适合人类居住,残存的人类躲进了地铁里面。人们在站与站之间各自隔绝,苟延残喘。阿尔乔姆在漫长的隧道独自前行,穿插着他亦真亦假的自白,平铺直叙地展现了末世的... (展开)
人类其实永远可以选择团结和共生
在八月二十四,日本正式大量排放核污水,断断续续看到九月九日,花了半个月时间。一开始是因为排放核污水,脑子里生发了很多在核辐射环境下人类生活的常态想象:是充满怪异的海洋生物?是再也看不见的蓝海?是核辐射以各种途径到达人的身体,人类的健康,再也保证不了?这些想...
(展开)

一场真实的末日求生之旅
两周的时间读完了《地铁2033》,仿佛经历了一场真实的末日求生之旅。公路片的模式放在幽暗逼仄的地铁之中让人耳目一新,各个站台不同的风土人情更是惟妙惟肖,核战争改变了环境,环境影响到政治,不同的政治又催生出站台的不同面貌,世界的横截面和纵深浓缩进了一个地铁之内,...
(展开)

2025.4.7([俄]德米特里•格鲁霍夫斯基)《地铁•2033》<小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我玩过游戏后买的。游戏的废土世界的怪物让我沉迷。这是我为数不多玩通关的恐怖游戏,也是很特殊的我从三打到一的游戏。虽然好像我经常干这种倒着玩的事。但是说起来我对游戏的剧情目前已经记忆不深了,我只是记得有一个莫名其妙的黑暗族和一个恐怖的图书馆管理员。是... (展开)
伏特加味的人类愚蠢标本陈列馆
前言 “审判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躲进莫斯科地铁写《地下室手记》,写出来的大概就是这德性:当核冬天来临时,人类唯一能保存完好的文化遗产是官僚主义、被害妄想症和互相甩锅 - 游戏党的温馨提醒 阿尔乔姆扮演者们,请暂时忘记在用子弹给变种怪做绝育手术的快乐时光:它们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