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明清思想、学术、文化 (Runtome)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明末清初 (Runtome)
- 港台 (真空-无人地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8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明清儒學轉型探析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八砖学士 2019-06-24 16:21:49
粗翻。95年博论,修改后00年出版,09年增入两篇文章再版。作者65年,港中文哲学博士,新儒家系统,“哲学思想史”研究进路。题目取得太大,其实仅限于从心性义理之学的角度谈明清学术转型,至少也应该加个副标题。整个的路数取法于余英时“内在理路”说,但完全是另外一个理路,对余说的批判比较到位,指出了从明末的尊经到乾嘉的考证中间差了一大步。他自己总结的理路是从道德形上学到达情遂欲的哲学,转型背景是明末王学... 粗翻。95年博论,修改后00年出版,09年增入两篇文章再版。作者65年,港中文哲学博士,新儒家系统,“哲学思想史”研究进路。题目取得太大,其实仅限于从心性义理之学的角度谈明清学术转型,至少也应该加个副标题。整个的路数取法于余英时“内在理路”说,但完全是另外一个理路,对余说的批判比较到位,指出了从明末的尊经到乾嘉的考证中间差了一大步。他自己总结的理路是从道德形上学到达情遂欲的哲学,转型背景是明末王学的荡越和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并将此哲学与经世和考据之学联系起来,有一定的解释力。新儒家的书虽然照例看不下去,但清初学术转变的确与宋学息息相关,理应注意。 (展开)
2 有用 忘憂 2014-03-02 05:37:23
第七章 明清儒學的轉型。為了論文而速讀,如果哪天想了解這個領域,或許會重讀一次。PS:鄭先生為人亦頗有趣味。
0 有用 人間待審核 2022-03-10 17:23:12
進入哲學系後再讀牟宗三一脈的作品,更見得他們左手康德,右手自然主義謬誤論證,兩副手段一路評論。觀點很清晰,不過這樣的理論框架也不得不說限制了他們的視野。
0 有用 唐皮约特。 2024-08-25 09:49:30 江苏
戴东原
0 有用 木落 2019-07-14 15:51:29
初读四星,读完三星。特点很突出,但有太多不负责任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