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两位中科院动植物专家带着他们3岁的女儿在春节假期前往热情似火的海南岛,三人乘兴而去,满载而归,火山口探秘、寻找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水椰、合力发掘植物新种、雨中深入红树林……16天的植物观察之旅让大人和孩子在自然中尽情享受了宝贵的亲子时光,更收获成长,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作为“家庭博物之旅”理念的倡导者,肖翠和林秦文不吝在书中分享自己长期以来实践所得之经验,敞开心扉和中国家长共同探讨家庭博物之旅在中国的可行性。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刘华杰认为“《海岛花开》为家庭旅行、自然研学提供了很好范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孟久儿则认为“在自然研学、博物旅行日渐走俏的当下,本书的出版对如何深入开展有意义的家庭博物旅行具有探索和推广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
肖翠,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简称NSII)主任助理,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在读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著有《北京自然笔记》《雄安草木行》《海岛花开——家庭博物之旅 海南篇》。擅长以摄影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主张在自然中育儿并与孩子一起成长。以亲身实践推行家庭博物旅行的理念。
林秦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引种驯化、野外考察工作,对中国南北各地植物考察20年,个人植物图库超过50万张,包含9000多个物种。编写《中国主要栽培植物名录》《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忍冬科》《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北京册》等专著8本。
目录 · · · · · ·
探秘火山口 / 011
邂逅金牛岭 / 025
离开海口去博鳌 / 037
海子角找水椰 / 051
奔跑在博鳌的田野中 / 065
跟我一起唱歌的铜鼓岭 / 077
我认识了可可树 / 091
七仙岭,我没爬上去 / 109
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新种 / 117
大小洞天的别样乐趣 / 131
东寨港的红树林 / 145
儋州热带植物园 / 161
精彩在路上 / 175
走进五指山 / 189
吊罗山的蚂蟥亲我了 / 201
探秘南湾猴岛,归 / 215
探索中国家庭博物旅行的可能性 / 221
写给父母:勇敢走出去,亲近植物,遇见美好 / 225
孩子,你慢慢走 / 230
家庭博物之旅,家长最关心的10个问题 / 232
后记 / 23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肖翠、林秦文夫妇的《海岛花开》立即让我想起19世纪英国人霍顿(William Houghton,1828—1895)的一部名著《博物学家和孩子们的海边漫步》(Sea-side Walks of a Naturalist with His Children)和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的《惊奇感》(The Sense of Wonder)。 博物学在中国开始复兴,博物活动和相关书刊在中华大地上也红火起来,虽然在许多方面仍不及维多利亚时代(没有妄自菲薄的意思,现在我们也有一些优势,比如有了因特网和数码相机等,做起博物很方便)。等了一百多年,等来了霍顿作品的中文版。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年已出版此书中译本,书名翻译为《博物学家和孩子们的海边漫步》。英文单词的单复数及书中的图片和文字交代了另外一些信息:博物学家是1人,孩子是3人,而且前面有修饰语“His(他的)”,漫步是12次。妻子没有直接参与,但献词却是写给她的。这本书还有一部姊妹篇—《博物学家和孩子们的乡村漫步》(包含10次漫步)。1872年两本书出了合集《一名博物学家与其孩子的漫步》。再补充一句,霍顿跟同时期的伍德(John George Wood,1827—1889)一样,既是牧师又是博物学家,著述颇丰。霍顿还写过《不列颠淡水鱼》《古代博物志掇英》《不列颠昆虫概览:昆虫学研究入门手册》《大不列颠商业海鱼博物志》等。当然,比起达尔文和华莱士,霍顿和伍德还算“小人物”,但这些小人物的图书在当时非常畅销,他们的作品培育了维多利亚时代一批又一批博物实践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推出了卡森《惊奇感》的中译本,书名意译为《万物皆奇迹》。此书也是卡森五部著名作品中最后一部译成中文的,讲述了海洋博物学家、作家、著名环保人士卡森自己带着外甥罗杰在海岸玩耍、感受万物的故事。卡森说:“我俩忘情地对着海大笑,这婴孩... (查看原文) -
作为一个三年生两娃,又得上班,又得顾家,醒着的每分每秒大脑和身体都在高速运转的人,我迫切地需要趁着过年的七天假和积攒一年的年假,来一场释放身心的旅行。阳光、沙滩、大海、咖啡、音乐、几行文字、懒散而毫无目标的慢时光……这是我三年多没有经历又特别渴望的二人世界的旅行场景。 2018年,北京的冬,干冷。盼了很久的雪,最终也没等到。跟先生表达了我对旅行的憧憬,仅仅是一些感性的想法,并无明确的目的地。我知道他一定会选择一个既可以满足我的愿望,又能看植物的地方。果然,如我所料。就这样,海南岛成了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不过,与其说是去旅行,不如说是去工作。 先生是个沉默寡言内心却装了很多知识的“植物控”。家里家外的事情,我都喜欢跟他念叨,他总是在经意不经意间点拨我。他对植物分类的执着,对自然博物的热爱,对科幻的沉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睿智……我虽然很少当面表达对他的崇敬,但无条件地相信他。所以,当他把“海南岛拍植物”作为这次旅行的目标时,我并不惊讶,也没有排斥。也许,因为长期的压抑,我内心深处也只是想扛着相机去有绿色的地方,赴一场植物之约而已。海南岛的植物,成了我们共同的期许。 在两个孩子都年幼的情况下,我们最终没能实现二人世界的旅行目标。经过一番权衡,将小女儿悠悠留在家里给爸妈照管,带着大女儿可可跟我们一起去看植物。3岁3个月的可可,已经跟着我们自驾游过陕西、福建、湖北、河北、江西、江苏……平时周末也去过北京及河北的很多山里,带着她出游对我们来说还算容易。3岁,正是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三人世界,好,那就把它当作一次家庭博物旅行的尝试吧。对可可而言,两个自然老师专属于她一个人。这半个月的自然之旅,父女之间,母女之间,会在旅行中擦出怎样的火花?我充满期待。 出发之前,读了几本关于海南深度游、海南生态游的专著。要么比较专业,要么是大众型的旅游地点推荐手册。在自然教育、生态旅游、植物科普、...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遇见自然,遇见更好的你我 / 001
喜欢读"海岛花开"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 8.8
-
- 给孩子的人类文明史(全12册) 9.0
-
- 无处不在的鱼 7.6
-
- 和孩子聊聊生命里最重要的事 8.1
-
- 这样说话,同学都爱跟你玩 8.7
-
- 陪父母老去 8.7
-
-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 8.3
-
- 儿童与环境毒素 8.7
-
- 与孩子一起成长 9.1
海岛花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走,带孩子去寻找大自然中的美好与神奇

对“在大自然中育儿”的一些学习和思考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booklist 2022 (mibo lost)
- 书单|教育 (今天吃蛋挞了吗)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2 (普照)
- 书单|博物学 (Pale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海岛花开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巴托82 2024-01-07 21:21:50 海南
讲了很多海南的植物,但不是我想要看的;行文有点流水账。
1 有用 金柏秋华 2022-08-30 18:42:01 辽宁
经常接触大自然的孩子,身体素质好,心理更健康,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有提高。孩子需要在自然中成长!
0 有用 读一点书长见识 2022-08-23 15:36:03 江苏
临渊木鱼,不如退而结网。看着这本《海岛花开》,羡慕嫉妒的同时,也不妨走出家门,走进附近的公园,来与植物进行一次最美好的邂逅。如果有机会,那就去海南岛吧,如去海南岛,那么就带着这本书吧,如果有孩子,那也一起带着吧。有这本书陪伴的海南岛之旅一定是美好的,如果能够把旅行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分享出来,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1 有用 年高 2022-08-16 09:27:28
对于我这样有一点植物知识的海南人,本书读起来还挺轻松愉快,里面的植物和路线都很熟悉,很像一次回顾。但有一说一,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配一个植物学家爸爸或者妈妈,所以普通家庭想要这样开展一场海南博物之旅恐怕是有难度的,更何况大部分的时间里,林博士都在拍植物,采标本了,妻女是配合的,这一点绝大多数家庭就做不到。本书也不是个植物图鉴,也不是一本旅游导览,它应该属于肖翠和林秦文的一次家庭旅行/爸爸拍植物采标本... 对于我这样有一点植物知识的海南人,本书读起来还挺轻松愉快,里面的植物和路线都很熟悉,很像一次回顾。但有一说一,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配一个植物学家爸爸或者妈妈,所以普通家庭想要这样开展一场海南博物之旅恐怕是有难度的,更何况大部分的时间里,林博士都在拍植物,采标本了,妻女是配合的,这一点绝大多数家庭就做不到。本书也不是个植物图鉴,也不是一本旅游导览,它应该属于肖翠和林秦文的一次家庭旅行/爸爸拍植物采标本的记录,家庭私人影像记录,很珍贵。 (展开)
0 有用 凉凉的 2024-07-05 18:59:54 浙江
公费育儿,加秀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