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置身事内的创作者
· · · · · ·
-
兰小欢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兰小欢,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副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战略与研究总监。主要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经济,在多个国际一流期刊发表文章,著有经济学科普读物《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编译《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
目录 · · · · · ·
上 篇 微观机制
第一章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第一节 政府治理的特点
第二节 外部性与规模经济
第三节 复杂信息
第四节 激励相容
第五节 招商引资
结语
扩展阅读
第二章 财税与政府行为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第二节 土地财政
第三节 纵向不平衡与横向不平衡
结语
扩展阅读
第三章 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第一节 城投公司与土地金融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
第三节 招商引资中的地方官员
结语
扩展阅读
第四章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第一节 京东方与政府投资
第二节 光伏发展与政府补贴
第三节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结语
扩展阅读
下 篇 宏观现象
第五章 城市化与不平衡
第一节 房价与居民债务
第二节 不平衡与要素市场改革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
结语
扩展阅读
第六章 债务与风险
第一节 债务与经济衰退
第二节 债台为何高筑:欧美的教训
第三节 中国的债务与风险
第四节 化解债务风险
结语
扩展阅读
第七章 国内国际失衡
第一节 低消费与产能过剩
第二节 中美贸易冲突
第三节 再平衡与国内大循环
结语
扩展阅读
第八章 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地区间竞争
第二节 政府的发展与转型
第三节 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
结语
扩展阅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置身事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置身事内"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八次危机 8.9
-
-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9.3
-
- 分析与思考 9.2
-
- 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 9.6
-
- 21世纪资本论 8.1
-
- 《21世纪资本论》到底发现了什么 8.1
-
-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9.1
-
- 城乡中国(修订版) 8.4
-
- 东晋门阀政治 9.5
-
- 邓小平时代 9.4
短评 · · · · · · ( 全部 36472 条 )
置身事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76 条 )
论坛 · · · · · ·
| 城投公司就是经济发展的怪胎啊 | 来自GeorgeWang | 7 回应 | 2025-11-02 00:48:06 |
| 请教下 | 来自半岛铁饭盒 | 2025-10-29 20:08:43 | |
| 哪里还能下到这本书的课件? | 来自巴拉巴拉 | 2025-08-31 10:56:22 | |
| 这要是不喷你,我真的白学了经济学。 | 来自林夕 | 2025-08-24 17:29:37 | |
| 结尾好 | 来自明 | 2025-08-09 20:34:57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Palgrave Macmillan (2024)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9.1分 476人读过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3)暂无评分 2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书单 | 千评9分书(一) (Sheryl)
- 书海无涯 (佾云)
- 交易律师成长指南 (rebix)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置身事内的评论:
feed: rss 2.0
80 有用 乔峰 2022-03-16 17:56:05
我觉得多读一点浅显有用的书,比瞎上网强。
501 有用 Praetoria 2021-08-08 13:46:13
较短篇幅内融通了近年的热点问题、文献观点和对策思路,每章结尾都有进阶推荐书目,适合无门槛通识性阅读,第三、四章收获大。
253 有用 伯樵·阿苏勒 2021-08-27 18:18:37
大开大阖处梳理得洗练清楚,含糊其辞处一般就是不太方便说了...其实最有价值的是注释和阅读推荐(虽然极为偶尔推荐了莫名其妙的,比如《D公传》和《为什么是欧洲》,但《十年轮回》《房债》这些是真的写得有意思;刘仲藜和项怀诚那篇回忆朱相一个个省去跑谈两税制的文章是10年前Beep在Buzz上推的,从头到尾读了三遍,确实极...有启发;《红色资本》可以想见简中版的删节力度,放在当下可能无法出版,但是最便捷了... 大开大阖处梳理得洗练清楚,含糊其辞处一般就是不太方便说了...其实最有价值的是注释和阅读推荐(虽然极为偶尔推荐了莫名其妙的,比如《D公传》和《为什么是欧洲》,但《十年轮回》《房债》这些是真的写得有意思;刘仲藜和项怀诚那篇回忆朱相一个个省去跑谈两税制的文章是10年前Beep在Buzz上推的,从头到尾读了三遍,确实极...有启发;《红色资本》可以想见简中版的删节力度,放在当下可能无法出版,但是最便捷了解朱相如何解决四大行呆坏账的书)~~不过有些地方过度看重case,case有时过度重视特定语境,抛开语境脉络其实很多探讨的意义会削弱,要在学界混嘛,还是要有点超乎特定语境的“成果”,案例当然有意义有魅力,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有时也等同于废话,其实能放之二海皆准就不错了~~ (展开)
184 有用 风~.宿命's 2022-03-03 13:23:33
不得不说,我对这本书期待很高,但是读到一半我突然发觉有点儿不对劲儿,它的作用并不是我以为的“针砭时弊”,而是有些“粉饰太平”。书中的一些经济学原理,以及土地、城市、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经济理论,阐述得还是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深层次的本质问题并没有触碰。如果先把一些错误的做法限定为“不可讨论”,一些本可以及时纠正和调整的制度安排限定为“只能如此”,那还有什么分析的空间?还有什么写书的必要?这样就会像... 不得不说,我对这本书期待很高,但是读到一半我突然发觉有点儿不对劲儿,它的作用并不是我以为的“针砭时弊”,而是有些“粉饰太平”。书中的一些经济学原理,以及土地、城市、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经济理论,阐述得还是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深层次的本质问题并没有触碰。如果先把一些错误的做法限定为“不可讨论”,一些本可以及时纠正和调整的制度安排限定为“只能如此”,那还有什么分析的空间?还有什么写书的必要?这样就会像现在一样,无声无息,除了掌声很难听到其他杂音。就我个人来讲,我不需要这种倡导体谅治理者不易的文章,因为掌声已经太多了,我们缺的是真诚的质疑。 (展开)
235 有用 罗成 2021-09-23 20:34:40
《置身事内》通俗,略浅。真的要了解中国经济,尤其是政府的角色,还是推荐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周飞舟《以利为利》还有徐高的《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兰小欢过分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作为,我更倾向于自下而上的自发秩序的作用,也更相信经济学包括中国的普适性大于特殊性。不过,综述、引述、拓展阅读都挺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