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简朴有力,小问题不足挂齿。我们需要更多的女性群体研究
近来感觉,有的时候搞历史研究,选题就好像是在竞技体育的打分项目中选择某一级别难度的动作,之后则是靠着材料和论述去完成这套动作,而总分数的上限在选择动作难度的时候就几乎确定了。本书算是中规中矩,放在中古史研究的场域中,应该也算是一个不失为精彩、而且能够形成「闭环」的研究啦。
非常规整的研究,并且我对拉表格梳理史料的作者抱有无限好感。如果不是读了这本书,我不会知道,唐朝时期女道士曾是如此庞大的女性群体,并且具有相当程度的主体自由和公共影响力,这无非证明了历史上有太多出色的女性和她们的贡献,都被埋没在由男性主导的历史记载中。最让我感到震撼又愤怒的是有关鱼玄机的部分,从未有确凿史实证明她曾经卖身,然而在如今流传的文字记录中,她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恐怕却是“名妓”。后世学者将唐代女道士诗人身份重新定义为“娼妓”这一行为,分明呈现出女性是如何在男性叙事中被逐渐歪曲和误解的。通过把女性情欲异常化来诋毁她,不仅仅是伦理要求,更可能是对她不符合父权标准的其他社会身份的贬低和摧毁。事实上,只要从道德意义上对一个女人进行贬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抹杀她的成就与才华。希望这样的研究更多一些。
补标 去年送朋友的生日礼物 买了两本 给自己也留了一本 如今想 没啥印象了 人物串起来 没有涉及更多 真的成了个体生命 但局限史料 点到而止 看的不是很舒服
本书我打100分。中国第一代独立高知女性/宗教领袖群体,可惜仅潇洒了一个唐朝。可见好的体制对女性发展多么重要。
中国古代女性史料本就不多,女道士的资料更是零散、稀少。如此之下,作者还能够从不同层面对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进行展述,并勾勒出整体状况,实属不易。导论和结论不错,资料搜集、使用以及学术史的关照要秒杀国内做道教史的绝大部分学者。小小的遗憾是,附录部分如果能在正文展开就更好了。另外,对文中一直提到的女道士形象问题很感兴趣,如果能够加一章女道士的正名与污名,会更加喜欢。
解读鱼玄机诗妙绝。
与一般的道教史研究不同,本书采用了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索了唐代女道士群体崛起的历史背景,研究女道士的性别身份如何在与社会组织和文化现象的关系中实际建立起来,分析了贵族女性和平民女性入道的原因及他们取得的宗教成就、文学艺术成就,指出唐代的女道观和女道士制度,为唐代女性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女性自治空间和与公众互动的平台。
有点像文献综述,原创性不强。运用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唐代女道士群体加以建构,注重宗教实践、宗教理论、家庭角色、社会或政治活动、文学艺术等面向,可做知识普及或资料备忘。
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特别是细密的资料考订与充分的学术对话,值得推荐。对我而言,启迪常在细节考察。譬如22页强调唐代七阶法位往往简化至三阶法位,121页判定内丹理论最终形成于宋初,266页指出《王氏神仙传》弘扬父系神圣而《集仙传》宣传母系神圣。贾氏反复申明宋人误认司马承祯为《坐忘论》作者(121页)、误信鱼玄机是可耻的娼妓(234页),更应引起宋史学者的反思:北宋中叶的儒学复兴,究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哪些巨大灾难?其积极意义,老生常谈矣;其消极影响,大多讳莫如深。或许原书系英文之故,作者的学术综述非常重视海外学者,遣词造句亦近似汉学论著。道教学术之中心,理当重回中国;道教学术之脉络,宜乎重视国人。
新意不错,但整体上比较四面出击,不甚深入,应还是存世史料限制;对历史、女性、道教、唐诗、乃至中医都进行了研究,属于前沿专著但更像是论文集;第一章的综论最佳,道教研究部分可观,唐诗部分则似升级版安意如
奔着解读鱼玄机买的,虽然只是其中一章但还是破除了我对鱼玄机很多固有认知,作者极力从女性觉醒的角度解读鱼玄机的诗,很有意义。第四章和第五章稍显枯燥,其余每章都引人入胜,很有见地。作者很有抱负,奋力抗衡传统男性学者对女道士群体的污名化,作为第一部专门关注唐代女道士的著作,读来非常感动,能感受到作者在男性主宰文坛传承中努力倾听前辈女性的纯粹声音,拨开男性主笔的历史书写迷雾去探寻她们的真实人生,在理学对女性越发苛求的主流道德观念里为她们洗刷一层又一层恶意的造谣。是的,我们女性需要更多女研究者的女性研究。
历史上的女性团体不是被遮蔽就是被污名化,愈发显得相关研究弥足珍贵。领域内的研究者如此之少,读之前就料到一定会引用伊沛霞和高彦颐,结合大量新出土的墓志铭,为唐代女冠群体正名。女冠们舍弃家庭生活换来了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的自由,广泛参与道观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其成就不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还扩展至书法、文学、医学、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在广阔的社会范围发挥才华,是生机勃勃的活力之源。
忘了在哪看的推荐,读下来感觉还不错,风格像论文,但不啰嗦
有趣,好读,每一篇结语都很好。其实有个问题:既然是“性别史”,在讨论女性本身之外,也应当继续进一步追问性别关系(男-女)。讨论单一性别而不追问这些问题,将之称为/归为“妇女史”更好。当然,这本已经算是中文学界相当好的妇女史专著了,理论、文献、视角都恰到好处(虽然作者的背景更偏向海外且原著是英文……)。不过仔细读确实也能发现“性别”是一条暗线。
淺顯易讀,缺點大概是過於淺顯。女性抒發情慾(無論隱晦與否)向來被作浪蕩婦人看待,唐女冠在宋之後被解讀為娼妓,但置於唐時或非如此。《瑤池集》部分有一些莫名聯想,《鶯鶯傳》中的崔鶯鶯很唐,能夠掌控己身愛慾(更像一個施愛者),所作所為與敢愛敢恨的女冠沒什麼分別;《西廂記》中的鶯鶯則完全看不出是唐人,變成客體與投射物,也因改主動為被動,鶯鶯與諸女冠的評價截然相反。唐與唐前的女人形象歷經流變只剩下兩種,1贞女2蕩婦,非此即彼。又《集仙錄》試圖塑造完美無缺的女冠形象,而女冠得到稱頌的前提是禁絕作為人的慾望。無論譭譽,都很悲哀,原是一日不如一日……
材料不错
看到书名的时候感觉这个题目还算比较小,读完反而感觉这个题目好像太大了,整体写得太松散,哪个点都没深入,从立意到展开到结论都感觉比较浅层,乃至给人一种材料搜集也不太够的感觉。一方面感觉材料有限,另一方面现有材料的使用也有些问题,很多时候就是铺陈,考据和论述都欠缺,前面群像的时候还好,后面就变成诗歌赏析、内修和医典解读了。最主要的是,作者的目的仿佛仅是想为历史上的女性正名、强调她们有主动性、有才华、有成就,所以每一章的起手和落脚都止于此。其实想给3星,考虑到“填补空白”,加一些辛苦分吧。
可能由于材料所限,论述深度上有所欠缺。但读起来非常的通顺流畅,选的材料也都恰到好处。尤其喜欢最后论女诗人的两章。
好喜欢鱼玄机😍
> 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
14 有用 吾丧我 2022-01-29 16:13:45
简朴有力,小问题不足挂齿。我们需要更多的女性群体研究
11 有用 朱颐钊 2022-02-14 12:06:49
近来感觉,有的时候搞历史研究,选题就好像是在竞技体育的打分项目中选择某一级别难度的动作,之后则是靠着材料和论述去完成这套动作,而总分数的上限在选择动作难度的时候就几乎确定了。本书算是中规中矩,放在中古史研究的场域中,应该也算是一个不失为精彩、而且能够形成「闭环」的研究啦。
4 有用 盐少女 2025-02-17 23:12:10 北京
非常规整的研究,并且我对拉表格梳理史料的作者抱有无限好感。如果不是读了这本书,我不会知道,唐朝时期女道士曾是如此庞大的女性群体,并且具有相当程度的主体自由和公共影响力,这无非证明了历史上有太多出色的女性和她们的贡献,都被埋没在由男性主导的历史记载中。最让我感到震撼又愤怒的是有关鱼玄机的部分,从未有确凿史实证明她曾经卖身,然而在如今流传的文字记录中,她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恐怕却是“名妓”。后世学者将唐代女道士诗人身份重新定义为“娼妓”这一行为,分明呈现出女性是如何在男性叙事中被逐渐歪曲和误解的。通过把女性情欲异常化来诋毁她,不仅仅是伦理要求,更可能是对她不符合父权标准的其他社会身份的贬低和摧毁。事实上,只要从道德意义上对一个女人进行贬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抹杀她的成就与才华。希望这样的研究更多一些。
1 有用 锅包肉(番茄) 2024-01-10 08:48:00 内蒙古
补标 去年送朋友的生日礼物 买了两本 给自己也留了一本 如今想 没啥印象了 人物串起来 没有涉及更多 真的成了个体生命 但局限史料 点到而止 看的不是很舒服
1 有用 LH 2022-06-13 01:24:06
本书我打100分。中国第一代独立高知女性/宗教领袖群体,可惜仅潇洒了一个唐朝。可见好的体制对女性发展多么重要。
5 有用 细雨流光 2022-02-22 16:31:17
中国古代女性史料本就不多,女道士的资料更是零散、稀少。如此之下,作者还能够从不同层面对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进行展述,并勾勒出整体状况,实属不易。导论和结论不错,资料搜集、使用以及学术史的关照要秒杀国内做道教史的绝大部分学者。小小的遗憾是,附录部分如果能在正文展开就更好了。另外,对文中一直提到的女道士形象问题很感兴趣,如果能够加一章女道士的正名与污名,会更加喜欢。
7 有用 逸轩博雅 2022-03-31 20:51:49
解读鱼玄机诗妙绝。
4 有用 衣鱼子 2022-03-28 17:17:31
与一般的道教史研究不同,本书采用了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索了唐代女道士群体崛起的历史背景,研究女道士的性别身份如何在与社会组织和文化现象的关系中实际建立起来,分析了贵族女性和平民女性入道的原因及他们取得的宗教成就、文学艺术成就,指出唐代的女道观和女道士制度,为唐代女性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女性自治空间和与公众互动的平台。
0 有用 方塘 2022-02-07 17:52:09
有点像文献综述,原创性不强。运用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唐代女道士群体加以建构,注重宗教实践、宗教理论、家庭角色、社会或政治活动、文学艺术等面向,可做知识普及或资料备忘。
12 有用 三清喵 2022-01-02 15:17:09
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特别是细密的资料考订与充分的学术对话,值得推荐。对我而言,启迪常在细节考察。譬如22页强调唐代七阶法位往往简化至三阶法位,121页判定内丹理论最终形成于宋初,266页指出《王氏神仙传》弘扬父系神圣而《集仙传》宣传母系神圣。贾氏反复申明宋人误认司马承祯为《坐忘论》作者(121页)、误信鱼玄机是可耻的娼妓(234页),更应引起宋史学者的反思:北宋中叶的儒学复兴,究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哪些巨大灾难?其积极意义,老生常谈矣;其消极影响,大多讳莫如深。或许原书系英文之故,作者的学术综述非常重视海外学者,遣词造句亦近似汉学论著。道教学术之中心,理当重回中国;道教学术之脉络,宜乎重视国人。
3 有用 隐清 2022-01-05 17:50:45
新意不错,但整体上比较四面出击,不甚深入,应还是存世史料限制;对历史、女性、道教、唐诗、乃至中医都进行了研究,属于前沿专著但更像是论文集;第一章的综论最佳,道教研究部分可观,唐诗部分则似升级版安意如
2 有用 玫瑰天雪地 2022-05-23 23:04:10
奔着解读鱼玄机买的,虽然只是其中一章但还是破除了我对鱼玄机很多固有认知,作者极力从女性觉醒的角度解读鱼玄机的诗,很有意义。第四章和第五章稍显枯燥,其余每章都引人入胜,很有见地。作者很有抱负,奋力抗衡传统男性学者对女道士群体的污名化,作为第一部专门关注唐代女道士的著作,读来非常感动,能感受到作者在男性主宰文坛传承中努力倾听前辈女性的纯粹声音,拨开男性主笔的历史书写迷雾去探寻她们的真实人生,在理学对女性越发苛求的主流道德观念里为她们洗刷一层又一层恶意的造谣。是的,我们女性需要更多女研究者的女性研究。
0 有用 丛林宜歌 2022-05-14 18:30:36
历史上的女性团体不是被遮蔽就是被污名化,愈发显得相关研究弥足珍贵。领域内的研究者如此之少,读之前就料到一定会引用伊沛霞和高彦颐,结合大量新出土的墓志铭,为唐代女冠群体正名。女冠们舍弃家庭生活换来了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的自由,广泛参与道观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其成就不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还扩展至书法、文学、医学、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在广阔的社会范围发挥才华,是生机勃勃的活力之源。
0 有用 鸭梨山大土豆 2022-11-09 21:11:55 湖北
忘了在哪看的推荐,读下来感觉还不错,风格像论文,但不啰嗦
0 有用 分明点点深 2022-04-21 23:35:40
有趣,好读,每一篇结语都很好。其实有个问题:既然是“性别史”,在讨论女性本身之外,也应当继续进一步追问性别关系(男-女)。讨论单一性别而不追问这些问题,将之称为/归为“妇女史”更好。当然,这本已经算是中文学界相当好的妇女史专著了,理论、文献、视角都恰到好处(虽然作者的背景更偏向海外且原著是英文……)。不过仔细读确实也能发现“性别”是一条暗线。
1 有用 灰貓 2022-11-03 20:49:42 陕西
淺顯易讀,缺點大概是過於淺顯。女性抒發情慾(無論隱晦與否)向來被作浪蕩婦人看待,唐女冠在宋之後被解讀為娼妓,但置於唐時或非如此。《瑤池集》部分有一些莫名聯想,《鶯鶯傳》中的崔鶯鶯很唐,能夠掌控己身愛慾(更像一個施愛者),所作所為與敢愛敢恨的女冠沒什麼分別;《西廂記》中的鶯鶯則完全看不出是唐人,變成客體與投射物,也因改主動為被動,鶯鶯與諸女冠的評價截然相反。唐與唐前的女人形象歷經流變只剩下兩種,1贞女2蕩婦,非此即彼。又《集仙錄》試圖塑造完美無缺的女冠形象,而女冠得到稱頌的前提是禁絕作為人的慾望。無論譭譽,都很悲哀,原是一日不如一日……
0 有用 清徽 2022-10-13 23:59:31 辽宁
材料不错
1 有用 小细 2022-10-16 09:40:52 北京
看到书名的时候感觉这个题目还算比较小,读完反而感觉这个题目好像太大了,整体写得太松散,哪个点都没深入,从立意到展开到结论都感觉比较浅层,乃至给人一种材料搜集也不太够的感觉。一方面感觉材料有限,另一方面现有材料的使用也有些问题,很多时候就是铺陈,考据和论述都欠缺,前面群像的时候还好,后面就变成诗歌赏析、内修和医典解读了。最主要的是,作者的目的仿佛仅是想为历史上的女性正名、强调她们有主动性、有才华、有成就,所以每一章的起手和落脚都止于此。其实想给3星,考虑到“填补空白”,加一些辛苦分吧。
0 有用 拣尽寒枝 2022-10-10 10:48:06 美国
可能由于材料所限,论述深度上有所欠缺。但读起来非常的通顺流畅,选的材料也都恰到好处。尤其喜欢最后论女诗人的两章。
0 有用 画楼无凭 2022-04-23 15:06:29
好喜欢鱼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