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如何转移 短评

热门 最新
  • 71 不知道了 2022-09-11 20:57:39 北京

    不赞同“三清喵”的说法,这人应该是知识面集中在中古范畴。清代道教已在高层政治中完全不具备影响力了,对于上层信仰也无影响,这点与中古截然不同。在清代的政治文化中,其主要的挑战与调适始终是来自儒学内部,所谓藏传佛教也只是清帝统合蒙藏的一种权术,而毫无疑问清帝真正的忧患始终在汉地。如果连这点都认识不到的话,就请那位不要读清史的书了,没必要,毕竟清代离中古甚远,本亦无参考必要。再更一下,针对某人让我去读的研究,杨启樵书仅备通俗读物之用,一是阙漏甚多,二是多为沿袭史料缺乏辨析,三是年代久远已无参考价值。因此非本领域的某人请不要在鄙人专业领域徒增笑柄。至于某人说提及中古部分,书中数页而已,恐怕无妨。另外,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打一星的是不是有病?清朝都不能研究了?而且作者也没拥护清朝,你破哪门子的防?

  • 9 frozenmoon 2022-11-08 17:48:02 北京

    其中写到:“儒家本来就有两种职能,一种近于知天文,识旱潦的术士,另一种则近于灌输道德训条的教师。”所谓天命,无非是为自己建立合法性与合理性,刨除其他,对在天命转移过程中的知识分子角色更感兴趣。所谓方士化儒生,就是从批判者身份变成了恭维者的身份,这种“知识分子遇到权力”的议题非常有趣。

  • 16 danyboy 2022-11-13 02:06:21 北京

    本书是杨老师对新清史的回应。我对清代了解很少,因此抱着学习的态度。首先,只是从印象感觉来说,清代始终给我一种近代乃至当代之感,而不是古代或是一分为二的古代和近代。很微妙。打个比方,清代之于今,犹如元代之于明,设想自己是永乐之民。第二,一直觉得新清史有些隔的地方,有些被刻意凸显的“异”,其实无法掩盖吾土吾民的“同”,依然是微妙的,大概只有此地此人能感知吧。第三,回到本书的结构,杨老师是希望突出大一统的意义,从而有别于过去几十年“天下”等概念吧。

  • 19 bookbug 2022-11-18 09:55:44 北京

    道理是清楚的,观点是鲜明的,而且逻辑上也并不复杂,但阅读的感受却是被作者复杂化了,不知是否刻意而为。其实不论是三统还是五德,正统论还是大一统,甚至我们后来的先锋队和先进生产力代表,都是一种强调其阶级统治之正确性的理论基础,表面上是政权既定之根本,实际上是个寻根逐本的过程。本书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讲述历朝历代在定鼎后寻根过程之细末以及与之有关的诸多旁支。单以近世而论,宋明因偏安强调夷夏与正统,元清以疆域看重尊王与一统,都是避实就虚和扬长避短,无可厚非,但彼时历代名臣的道德文字读起来就颇为有趣了,主题先行的遵命文章不胜枚举。作者在最末对晚清的讲述,特别是最早开眼看世界的那批以西方理论和视角混搭传统道统思想的论述。颇可玩味。至于最后得出自治和无为在中国基层只能昙花一现无法长期存活的结论,不敢苟同。

  • 16 菲利普 2022-11-09 04:08:27 陕西

    基本上说清了这个问题,但大多内容只是在已有研究上略加发挥。另外写的太不节制,旁支的内容太多,每章的内容散漫,复述别人太多,前后重复的车轱辘话太多。删去一半篇幅,可能会更好。

  • 7 韧勉 2022-11-12 23:53:18 北京

    杨念群老师希望大众可以通过阅读这本新作从而明白,所谓“自治”“无为”的生活状态大都只能在帝王确认对国家政治安稳无法构成威胁的前提下,才能短暂地存活一段时间,却根本形成不了一种“常态”的生存模式。易言之,所谓“无为”“自治”只不过是帝王偶尔恩赐默许的结果,他们并非真正愿意纵容地方社会和民间组织拥有自主发展的空间。这也是费孝通解读“无为政治”背后的深意之所在。一些具有相当前卫意识的政治改革鼓吹者,也时常受到这一传统意识的制约和羁绊。他们似乎确信,任何“政治参与”并非为某个党派、阶层或个人获取特殊利益,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央王朝的统治能力。

  • 1 浮一大白 2022-11-20 15:39:49 北京

    五分给框架吧。材料是三分半。

  • 4 1N 2022-11-25 22:04:01 广东

    “大一统”之意,涉空间(疆域一统),时间(五德终始),德性(文化一统)。本书的最大突破在研究格局上:“大一统”不仅是意蒂牢结层面的历史书写和话语建构,同时也是一套复杂治理技术和统治经验的政治实践。以往研究多关注前者,少涵盖后者。关于前者,清帝为超越严分华夷的理学“正统论”,采取两个“重回”策略,即重回汉代“正统论”,将空间疆域作为“大一统”首义;重回《春秋》“尊王”意,打破夷夏界限。关于后者,清廷维系正统具有多元性和灵活性,体现在内外治理模式创新的“双重格局”:在对外边疆治理上,有效吸纳以藏传佛教为代表的政教关系“统治资源”;在对内基层治理上,则接续儒家注重循吏教化的传统,以“学者型官僚”教养经世,促“乡甲”合流。气势颇大,然牵扯枝蔓,略显杂乱,删去三分之一或更简洁清爽。

  • 3 陆钓雪de飘飘 2022-11-30 00:47:10 云南

    清帝对藏传佛教的处置方式与对待内地儒家的态度有相似之处。有学者业已指出,清帝特别是康熙皇帝力图把原来分离的“政统”和“道统”集于一身。宋明儒家乃是“道统”继承人,与作为“政统”持有者的皇帝时相抗衡。到康熙帝开始逐渐把宋明士大夫拥有的“道统”权威收归皇权的支配之下,导致儒家彻底被整合进了皇家意识形态系统。清帝对藏传佛教权力的收编亦采取了相似的策略,在《敕封五世达赖喇嘛金册文》中,顺治帝把这层意思表达得很清楚,文曰:“朕闻兼善独善,开宗之义不同;世出世间,设教之途亦异。然而明心见性,淑世觉民,其归一也。”把密法传教比拟为明心见性,可见顺治帝思想受儒家感化浸染有多深,同时他对儒学“正统”思想的传袭也会相应移植到对喇嘛教的态度上。康熙帝也认为应该把崇佛之处视为与儒家讲学明道之地等同的神圣场所加以表彰

  • 3 alex 2022-11-30 11:21:05 上海

    7.2分实在是恶意打分了。8分不为过。提供了很多新鲜的视角。

  • 2 人造天堂 2022-12-02 00:23:29 重庆

    资料详实,但还是差口气,清室构建的野心要大得多。因为对清初如何“得”天命的理解隔阂,对清末如何失也就隔阂。如果打通,得失自然成一浑圆的整体,但是未通,本书最好分成两本。杨念群老师居然是杨度的曾孙,任公的曾外孙,这家世可以,术中还引用其祖的观点。

  • 8 死透气了 2022-09-30 17:50:00 湖北

    太专业的我谈不了,而且读的时候确实依稀感到有一些文献和史料上的问题,但仍然觉得是一本令人佩服的书。从观念写到实践,有许多启发思考的地方。

  • 30 三清喵 2022-09-07 19:19:43 上海

    或许由于作者主治清史的缘故,汉唐宋明部分始终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作者一方面认识到信仰与天命的关系(譬如Z传佛家、孙英刚先生论著),一方面坚信儒家是天命的支柱。至于中古时代与之颉颃的道家,居然直接付之阙如(这方面学界研究亦有不少,譬如灵宝二帝与姜生先生师徒)。更加吊诡的是,作者引用《庄子》(15页)《法言》(20页)等常见古籍,竟然还是转引。部分细节解读,还有误读原文的嫌疑。兹举一例,以为证据:70页谓“司马迁就曾评价说儒家与文史星历等职业地位相当,近乎卜祝之间”,其实原文并非儒家,而是司马迁的先人。按照目前的主流观点,司马谈父子主要信奉道家黄老。至于有信徒宣称清代高层与道家毫无关系,那么烦请参考杨启樵、王见川、尹志华等先生的论著。按照他信徒的逻辑,既然不做清前史,那么写干嘛,徒增笑料。

  • 11 姑苏有雪 2022-10-09 05:37:59 天津

    大一统观念的转变是明清学术思想转型导致的一连串结果之一,它本身并不是具有革新力量的核心观念,可惜作者每到义理关键处反而悬置不论,以为涉虚。

  • 4 长白天一 2022-10-31 12:17:24 福建

    正文各章之前发表时已读过,本次只是阅读了绪论和余论。在清代政治史如此萧条的背景下,本书以政治理论及其实践的视角宏观考察清代政治合法性&统治(不仅是治理)的实现方式,相较缺乏理论关怀的政治制度与事件等琐碎考证,其气场已高出很多。

  • 3 Hypnos 2022-11-07 00:38:10 北京

    杨老师最大的优势还是思路清晰,视阈宏大。

  • 2 朱颐钊 2022-11-06 15:23:51 北京

    谈清代政治思想的变迁史,《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的序篇。在具体材料的引用与点评上颇见功力,并且不乏精彩,不过撮合成篇以至于缀联为书,则有些失之于散漫了。

  • 3 von 2022-11-08 22:57:14 甘肃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界定“中国”不容易,大部分时间里只有“诸夏”与“蛮夷”对峙时,才能凸显“中国”的意义。把古代的族群边界意识(如宋人的“中国”意识)当做现代民族自觉意义上的国家观念,会有时空错位的感觉,本来宋人的中国意识就是异族被逼无奈下的选择,并非主动构建。而清朝的大一统观突破了“中国”与“夷狄”相对峙的理路,他们多强调自身是否拥有大的空间为正统,而偏安政权也被视为无正统。所以,清代频繁的文字狱也可视为王朝打击与自身“大一统”口径不一致的人群与言论。那么,今天我们要问 大一统 还有生命力吗?如果没有,为何它还被视为社会动员的最实用口号?如果有,它为何被近代以来的学者志士们批判?

  • 3 明朝霖 2022-10-18 21:36:54 江苏

    简要评价:格局大、史料丰富、论证充足。但是略散漫、略显堆砌、车轱辘话略多。

  • 1 木六 2022-12-06 23:44:54 广东

    洋洋洒洒枝蔓斑杂 核心论: 所谓清帝"改造"汉人王朝正统观 实是在"五德终始"与"在德攘夷"外 重提空间疆域上"合一"广大之重要 凸显"混一即正统"此一正当性. 手段上 不乏亲自越士大夫构建"尊王"为核心之独特帝王经学 3.5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