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辉图书历年出版全目录 (三辉君)
- 自备 (内地) (良生。)
- Sapere aude!|“陌生人的需要”主题书单 (三辉君)
- 蓝书 (丝绒陨)
- 封面设计 by 少少 (shousho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2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蒙尘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海舟 2021-12-10 22:48:24
夏老师寄来他的新书,《蒙尘记》。以为是一种意象,却真的写到了灰尘,如此细致入微,像是用显微镜和放大镜,重新发现“附近”的世界,有一种日常生活的“陌生感”。观察生活,并记录下来,是很容易却极难坚持的事,很多人因为琐碎而放弃,夏老师写了下来,写出了自己的风格,于无声处见世间。那些微小的事物,我们也许熟视无睹,此刻,去再次发现它们吧,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视角。
0 有用 psychopath 2023-03-18 17:36:27 广东
日常生活的优美流淌,不时闪烁着对城市符号的思考。
0 有用 蜜莉 2022-01-06 02:21:19
…像乐高颗粒一样互相拼接、嵌合、扩张,推动城市不断向天空和地下延伸其规模。
1 有用 censored dump 2024-07-07 15:39:50 上海
还是很好,夏佑至的写作在当下显得比较偏门,既不突出观念,也不靠技术致胜,看起来就像在取景的摄影师,或者翻垃圾的小动物,这里闻闻,那里探探,笔墨流连在菜场的格局和味道,灰尘或花枝的形态,不同材质的雨棚发出什么声音,以及马可的生理反应套餐,诸如此类平淡的琐记背后,显然还是有一套人类学的眼光,比如农民别墅与古希腊城邦,无主公共空间的公园化,以及末篇提纲挈领的“乐高城市”(可称之为功能性外挂的危机),不过... 还是很好,夏佑至的写作在当下显得比较偏门,既不突出观念,也不靠技术致胜,看起来就像在取景的摄影师,或者翻垃圾的小动物,这里闻闻,那里探探,笔墨流连在菜场的格局和味道,灰尘或花枝的形态,不同材质的雨棚发出什么声音,以及马可的生理反应套餐,诸如此类平淡的琐记背后,显然还是有一套人类学的眼光,比如农民别墅与古希腊城邦,无主公共空间的公园化,以及末篇提纲挈领的“乐高城市”(可称之为功能性外挂的危机),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种灵光乍现的笔触,比如说那些日子像滚进床底的旧毛线球,沾满灰尘毛发,比如在宜家停车场轰隆隆的笑声。如果说比《上街》差,可能还不是因为成家带娃带来的settle down引力,而是经过这十多年的魔都化,上海也变得越来越抽象和无趣了。PS,看到严搏非又想到这是一本非常季风调性的书。 (展开)
2 有用 momo 2021-09-06 19:08:42
很少夸当代中国作者,但很想夸夏老师。他的文字透露出天赋,细腻温情,不落俗,写的是日常却给人以新的省思,他的文字有生活感。期待他的更多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