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全3册,以中华书局《全唐五代词》《全宋词》为底本,收录历来脍炙人口的唐宋词佳作一千八百余首,分上、中、下三册,收录名家、大家之作品精华,也不忽略单篇行世的作品,并大量收录《敦煌曲子词》及宋代无名氏作品多篇,为诗词爱好者展现唐宋词的概貌及集大成者。其选取之丰,视野之广,考证之严密,为诗词玩家难得一觅的案牍珍品。
作者简介 · · · · · ·
奥森书友会创办于2016年,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侧,为北京汇智博达图书有限公司旗下机构,迄今已举办公益读书活动逾千场,吸纳爱书人士数十万之众。奥森书友会的宗旨为沉下心做好书,以书交友,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充满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正版精品图书,至今已向社会输出千万册的精品好书。
目录 · · · · · ·
目录(节选)
上册
唐五代
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忆秦娥(箫声咽)
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
清平乐(禁闱清夜)
秋风清(秋风清)
王维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
相思(红豆生南国)
一片子(柳色青山映)
李隆基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
柳氏
章台柳(杨柳枝)
顾况
竹枝(帝子苍梧不复归)
渔父词(新妇矶边月明)
张志和
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
……
无名氏
金缕曲(劝君莫惜金缕衣)
武昌妓
杨柳枝(悲莫悲兮生别离)
韦庄
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浣溪沙(欲上秋千四体慵)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浣溪沙(绿树藏莺莺正啼)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谒金门(春漏促)
谒金门(空相忆)
谒金门(春雨足)
女冠子(四月十七)
女冠子(昨夜夜半)
思帝乡(春日游)
荷叶杯(绝代佳人难得)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河传(何处)
河传(春晚)
河传(锦浦)
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应天长(绿槐阴里黄莺语)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清平乐(野花芳草)
清平乐(莺啼残月)
司空图
酒泉子(买得杏花)
李晔
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
巫山一段云(蝶舞梨园雪)
张泌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
浣溪沙(枕障燻炉隔绣帏)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柳枝(腻粉琼妆透碧纱)
胡蝶儿(胡蝶儿)
江城子(碧栏干外小中庭)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酒泉子(紫陌青门)
……
李璟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徐昌图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孟昶
洞仙歌(冰肌玉骨)
花蕊夫人
采桑子(初离蜀道心将碎)
李煜
渔父(阆苑有情千里雪)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喜迁莺(晓月坠)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长相思(云一緺)
一斛珠(晓妆初过)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捣练子令(深院静)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清平乐(别来春半)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望江南(多少恨)
望江南(多少泪)
望江梅(闲梦远)
望江梅(闲梦远)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菩萨蛮(人生愁恨何能免)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徐铉
柳枝词(老大逢春总恨春)
抛毬乐(歌舞送飞毬)
敦煌曲子词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瞒语)
望江南(天上月)
望江南(娘子面)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浣溪沙(浪打轻舡雨打篷)
浣溪沙(倦却诗书上钓舡)
浣溪沙(云掩茅亭书满床)
浣溪沙(山后开园种药葵)
天仙子(燕语啼时三月半)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菩萨蛮(清明节近千山绿)
菩萨蛮(香销罗幌堪魂断)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菩萨蛮(敦煌自古岀神将)
菩萨蛮(自从涉远为游客)
菩萨蛮(数年学剑攻书苦)
献忠心(臣远涉山水)
献忠心(蓦却多少云水)
谒金门(云水客)
定风波(攻书学剑能几何)
定风波(征后偻儸未是功)
南歌子(斜影朱帘立)
南歌子(自从君去后)
凤归云(征夫数载)
破阵子(年少征夫堪恨)
抛球乐(珠泪纷纷湿绮罗)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赞普子(本是蕃家将)
临江仙(岸阔临江帝宅赊)
长相思(哀客在江西)
山僧歌(闲日居山何似好)
杨柳枝(春来春去春复春)
捣练子(孟姜女)
捣练子(孟姜女)
捣衣声(良人去)
南歌子(悔嫁风流婿)
渔歌子(洞房深)
内家娇(丝碧罗冠)
御制林锺商内家娇(两眼如刀)
无名氏
后庭宴(千里故乡)
扑蝴蝶(烟条雨叶)
醉公子(门外猧儿吠)
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贺圣朝(白露点)
竹枝(盘塘江口是奴家)
柘枝词(将军奉命即须行)
宋
王禹偁
点绛唇(雨恨云愁)
寇准
踏莎行(春色将阑)
阳关引(塞草烟光阔)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玉楼春(锦箨参差朱槛曲)
潘阆
酒泉子(长忆钱塘)
酒泉子(长忆西湖)
……
中册
……
下册
……
更多精彩内容见《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全3册
· · · · · · (收起)
上册
唐五代
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忆秦娥(箫声咽)
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
清平乐(禁闱清夜)
秋风清(秋风清)
王维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
相思(红豆生南国)
一片子(柳色青山映)
李隆基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
柳氏
章台柳(杨柳枝)
顾况
竹枝(帝子苍梧不复归)
渔父词(新妇矶边月明)
张志和
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
……
无名氏
金缕曲(劝君莫惜金缕衣)
武昌妓
杨柳枝(悲莫悲兮生别离)
韦庄
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浣溪沙(欲上秋千四体慵)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浣溪沙(绿树藏莺莺正啼)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谒金门(春漏促)
谒金门(空相忆)
谒金门(春雨足)
女冠子(四月十七)
女冠子(昨夜夜半)
思帝乡(春日游)
荷叶杯(绝代佳人难得)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河传(何处)
河传(春晚)
河传(锦浦)
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应天长(绿槐阴里黄莺语)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清平乐(野花芳草)
清平乐(莺啼残月)
司空图
酒泉子(买得杏花)
李晔
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
巫山一段云(蝶舞梨园雪)
张泌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
浣溪沙(枕障燻炉隔绣帏)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柳枝(腻粉琼妆透碧纱)
胡蝶儿(胡蝶儿)
江城子(碧栏干外小中庭)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酒泉子(紫陌青门)
……
李璟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徐昌图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孟昶
洞仙歌(冰肌玉骨)
花蕊夫人
采桑子(初离蜀道心将碎)
李煜
渔父(阆苑有情千里雪)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喜迁莺(晓月坠)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长相思(云一緺)
一斛珠(晓妆初过)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捣练子令(深院静)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清平乐(别来春半)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望江南(多少恨)
望江南(多少泪)
望江梅(闲梦远)
望江梅(闲梦远)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菩萨蛮(人生愁恨何能免)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徐铉
柳枝词(老大逢春总恨春)
抛毬乐(歌舞送飞毬)
敦煌曲子词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瞒语)
望江南(天上月)
望江南(娘子面)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浣溪沙(浪打轻舡雨打篷)
浣溪沙(倦却诗书上钓舡)
浣溪沙(云掩茅亭书满床)
浣溪沙(山后开园种药葵)
天仙子(燕语啼时三月半)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菩萨蛮(清明节近千山绿)
菩萨蛮(香销罗幌堪魂断)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菩萨蛮(敦煌自古岀神将)
菩萨蛮(自从涉远为游客)
菩萨蛮(数年学剑攻书苦)
献忠心(臣远涉山水)
献忠心(蓦却多少云水)
谒金门(云水客)
定风波(攻书学剑能几何)
定风波(征后偻儸未是功)
南歌子(斜影朱帘立)
南歌子(自从君去后)
凤归云(征夫数载)
破阵子(年少征夫堪恨)
抛球乐(珠泪纷纷湿绮罗)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赞普子(本是蕃家将)
临江仙(岸阔临江帝宅赊)
长相思(哀客在江西)
山僧歌(闲日居山何似好)
杨柳枝(春来春去春复春)
捣练子(孟姜女)
捣练子(孟姜女)
捣衣声(良人去)
南歌子(悔嫁风流婿)
渔歌子(洞房深)
内家娇(丝碧罗冠)
御制林锺商内家娇(两眼如刀)
无名氏
后庭宴(千里故乡)
扑蝴蝶(烟条雨叶)
醉公子(门外猧儿吠)
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贺圣朝(白露点)
竹枝(盘塘江口是奴家)
柘枝词(将军奉命即须行)
宋
王禹偁
点绛唇(雨恨云愁)
寇准
踏莎行(春色将阑)
阳关引(塞草烟光阔)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玉楼春(锦箨参差朱槛曲)
潘阆
酒泉子(长忆钱塘)
酒泉子(长忆西湖)
……
中册
……
下册
……
更多精彩内容见《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全3册
· · · · · · (收起)
喜欢读"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全三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全三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全三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五百年沧海桑田,千八百美词佳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诗言志,词言情。 「词」作为源自民间,轻松且富有娱乐性、可以歌唱的音乐文学;它的句式有长有短,随着曲调韵律的起伏转变,演绎着作者情感的升华,充满优雅的审美情调!据考证,「词」源自隋朝(也有始于南朝梁代的说法)、成于唐代,并在宋代迎来它的巅峰时代。在发展过程中... (展开)
《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媳妇儿翻了一遍,说这是传家经典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歌源流几千年,至今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词脱胎于诗,被称为诗余,有着诗的意境和韵味,又不失于自由奔放,词句相对于诗而言,没那么规整,在长短句交错中犹如音乐一样奔放自如,而且词都是可以唱的,和着音乐的节拍,唱与听都别有一番风味。 因为孩子慢慢...
(展开)

人间好时节的唐宋词,数不尽的人生百态
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我们每一个人,打从娃娃开始,就深受中国传统的影响,开始有意或无意识的接触到中国唐诗宋词。 印象中,词的代表一直以宋朝最为突出,而诗一直被作为唐代的代表,所以在文学课本里,我们也经常见到的词,多是以宋朝词为主。当然,我们读书时代所接...
(展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始终认为,中华文化中最美丽的瑰宝无过于唐诗宋词了,元曲单看文字没有表演的配合实在有些枯燥乏味,再加上我其实并不是很能欣赏到戏曲的唱腔,而明清的小说虽然有趣,却着实太过啰嗦,唯有诗词,清新隽永,朗朗上口。 说诗词都是清新隽永倒也不是很准确,毕竟诗人的性格各异...
(展开)
>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汇智博达-畅销作品 (北京汇智博达图书音像有限公司)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全三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ucky Bubbles 2021-10-14 14:51:32
胎儿期,母亲读来可以颐养性情,给孩子胎里带的儒雅之气;幼儿期,可以听父母阅读的母语启蒙;学前期,在咿呀吟唱中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小学期,可以从诗词佳作中识文断字;中学期,学习诗词谋篇布局、开头结尾、遣词造句和情景交融的作文技巧;大学期及毕业工作之后,可以从中体悟人生道理和处世智慧;老年期,和千年前的古人一起回首回味人生,看时光老去。
0 有用 开心爸爸的日记 2021-10-11 14:09:42
这套《大美中文课之唐宋词千八百首》收录的词其实很多,有乐观的有悲欢的,有兴奋地也有低落的,有信心的也有失望的,几乎我们生活中的每种情绪,都能在古人的词中找到原型,找到适合我们表达的方式。 而这种表达更加优美,更加含蓄,更加能够说明我们当时的感情,更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
0 有用 xtlt002 2021-09-26 17:50:42
敦煌曲子词所营造的艺术空间,不仅是唐宋词的源泉,而且是唐宋词的第一个高峰。敦煌曲子词创作时间跨度较长,从七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体制完备的同时,格调清新刚健,如出水芙蓉一般。敦煌曲子词的创作者三教九流,几乎包囊当时的所有职业,有隐士、道士,也有文人、医师,有乐工、商贾,呈现高度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时代性。
0 有用 指上菁芜 2021-10-08 21:55:21
秋日是诗词的主题,时日跨越古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朗朗晴天,悠悠云翳,淡淡芳草里留下许多意象幽闲、辞藻芬芳的诗句。我们需要用一本完善、规范、细腻的诗歌总集来让我们跨越这个时代。在阅读诗词的时候,我们读到的不仅是词人心境的转达,更是当时感悟真切的表述。比如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千古佳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而在宋词的典型意象里,秋... 秋日是诗词的主题,时日跨越古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朗朗晴天,悠悠云翳,淡淡芳草里留下许多意象幽闲、辞藻芬芳的诗句。我们需要用一本完善、规范、细腻的诗歌总集来让我们跨越这个时代。在阅读诗词的时候,我们读到的不仅是词人心境的转达,更是当时感悟真切的表述。比如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千古佳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而在宋词的典型意象里,秋,并非单一词人的专利,更多的是诗词的忧愁与伤感的外露,看着眼前那一抹抹秋色,即使是太平宰相,一生过着优渥生活的晏殊,也难免慨叹: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