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竹光漾月 2023-04-03 19:46:25 河南

    勒高夫定义的中世纪知识分子范围很窄,是随着城市发展而诞生的一个社会阶层。当勒高夫谈论到十四世纪以后知识分子逐渐被人文主义者代替的时候,一些对人文主义者的刻板印象(相对于黑暗时代学术上的全面进步)貌似不得不稍作改观——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recul,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离开了城市、讲堂,来到君主和贵族的宅邸做自己的文艺梦。相对于做“依据自然的政治的动物”,他们选择了过沉思和享乐的生活。中世纪时身边簇拥着一众学生和听众、坐在喧嚣与灰尘中的大学知识分子和文艺复兴时期无拘无束地坐在自己豪华宽敞的宅邸中的人文主义学者,前者真的就代表着一种更加野蛮退步的群体吗?

  • 8 迟权 2022-02-19 16:47:26

    我认为勒高夫把握住了知识分子群体演变的一条重要线索,即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形象建构。作为诞生于城市经济的群体,他们一开始将“劳动者”作为自己的身份认同,并通过认同经院哲学的理性观念对这种认同加以强化,外在表现即阿贝拉尔与修道院系统(假想敌)的紧张关系。但是当教权普遍衰落时,他们的假想敌变成了上升中的城市劳动者,他们通过自身的贵族化依附于王权,维护知识贵族的自尊。他们面对的经院哲学与反智主义的矛盾、教权与王权的抉择、城市走向乡村,不断提醒我们更关注一个群体的主观认同,探寻这种认同的弹性与边界,而非简单地诉诸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简单进化脉络。也只有在这点上,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王权与民族国家是西方近代化的终局。

  • 3 Aisob 2022-03-27 21:35:0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7 Léon 2022-03-23 10:47:53

    是在读涂尔干的《教育思想的演进》的时候知道的这本书,相比之下,后者要晦涩得多。中世纪知识分子向人文主义者的转变,本质上是劳动分工的城市经济下的手工匠人向有钱有闲的贵族阶级的转变。而两种身份都深得我心。

  • 0 沙织 2022-02-17 23:13:54

    自己了解一下手抄本的制作背景

  • 5 阿拉斯加的雪 2022-02-16 23:00:11

    从歌利亚德式的流浪求学者,到行会知识分子,再到经院哲学家与贵族人文主义者。勒高夫用短短两百页描绘出了中世纪知识分子的全景。 ps:最后的参考文献竟然占了书的三分之一!

  • 0 Ixtab 2022-02-15 13:01:50

    好好好好 翻译也好

  • 1 也有雨 2022-02-23 19:22:56

    很无知,读得太早了,只能发挥这本书最浅的作用,对中世欧洲多了几分模糊的印象。

  • 2 UknowWho 2022-01-28 21:31:54

    说一句很俗的评价,真是干货满满,什么叫信手拈来从心所欲我算是见到活的了——虽然勒高夫是死的了——参考书目有生之年能看个1/10我估计做梦都能笑醒了。

  • 3 clemenceau 2022-01-22 22:02:09

    翻译质量比以前的版本有大幅度提高,还增加了大量注释,推荐;这本小册子是一种启发式开端,中世纪知识分子的形成是由于城市文化经济的自然发展,然后在中世纪行会模式下壮大,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综合性,这与华夏模式一开始就不同

  • 1 holly2007 2021-11-11 13:33:02

    具备僧团性质的大学。

  • 1 Flanuer 2022-01-02 16:55:17

    别被页数迷惑了,其实就是本小册子,作者精炼的论述凝练了近百页参考文献,勾勒了从中世纪知识分子到人文主义者的演变。但作为对知识分子的论述,较少对思想的把握,12世纪的理性主义与后来如何不同,为何神秘主义能与之并行(人们在犹豫什么),经院哲学怎么继承了它,又错失其精神…都需要更深入地挖掘。

  • 1 大甜甜~~ 2022-01-14 11:10:08

    第一次读勒高夫,能读懂的部分大约只有一半,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还非常有限。勒高夫似乎点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外在的知识体系要怎样才能促进内在的知识跃升。大学当然有,从博洛尼亚大学时代开始,其实很多大学都已经成为了知识的集散地,但是,教权的垄断和经院哲学的发达,其实也使得大学是一种非常保守主义的东西。如果没有日后种种复杂的变化,大学不会变为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这种大学。勒高夫还谈到知识分子究竟怎么理解自身的问题。现代知识是和城市紧密挂钩的,而知识分子都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城里人”,其中以显著标志就是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劳动”。确实,现代大学的显著特征不是“闲暇”,而是“忙碌”,一切对大学的美好想象,恐怕都是比较晚起的产物吧?总而言之,读不懂的地方比读懂了的地方多。

  • 0 拯救与罚赎. 2021-11-02 22:32:19

    女朋友送的 比上世纪那个译本好太多。

  • 3 死透气了 2021-10-15 09:47:11

    极其浓缩,高山仰止。

  • 2 大大大大凡凡 2021-11-04 08:25:29

    真是。。原来又是个普及读物

  • 0 Gingerbreadman 2021-11-16 23:59:43

    經院哲學就這樣把位置讓給了神聖的無知。

  • 0 十四卷 2022-01-09 10:39:55

    戛然而止,不过瘾哇!

  • 1 Mono&Maniac 2022-01-19 16:23:53

    断断续续看完。 一句话概括:中世纪的这一批人,如果他们不被称作教士的话,那么他们是知识分子。 谁会不喜欢年鉴学派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