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物学的书评 (17)

麒麟 2021-12-05 18:05:25

《社会生物学》——人只是DNA的器皿

有一个据说是德国人的笑话。说“你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把孩子扔掉,把胎盘养大了?”这句话挺损的,但是按照萨缪尔巴特勒的名言:“鸡,只是一颗鸡蛋制造另一颗鸡蛋的途径”。现代版的解释说“有机体,只不过是DNA制造更多DNA的途径”。 这句玩笑,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吧,从这个...  (展开)
无斋公子 2021-11-18 00:43:28

蚂蚁王威尔逊:人与动物并无本质不同,人类社会始终遵循丛林法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很多人类学家一直试图证明,人类比动物更加先进、更有道德。但自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后,人类赖以伪装真面目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便被赤裸裸地撕掉了。 当然,人类肯定不会像动物那样极端,相对于动物来说,人类的确有更多的、超越基因的“群体选择”迹象...  (展开)
默扉 2022-01-17 00:26:09

利他也是利己?如何看待社会生物学中的基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自1975年的首次出版之后,被誉为“21世纪的达尔文”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爱德华·O. 威尔逊凭借其著作《社会生物学》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而这本书也成为了社会生物学领域的开山之作。 “社会生物学”顾名思义,兼具了社会学与生物学这双重学科中的知识和内容,威尔逊在社会生...  (展开)
后浪 2021-10-21 14:01:04

《社会生物学》序言:至20世纪末的社会生物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部再版的《社会生物学》(首版1975)的问世,让社会生物学成了一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学科,但构思源于我在自己的早期著作《昆虫的社会》(The Insect Societies,1971)中想到的:将昆虫学和群体生物学结合起来。回过头看,我发现最初的做法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在20世纪50年代...  (展开)
ly的读享生活 2021-11-19 11:01:14

20世纪蕞伟大生物学家的蕞杰出作品

不算正式书评,转发我的小红书笔记: . 1977年11月,爱德华·O·威尔逊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两个月后,在一次演讲即将开始之际,有人冲上台,把一罐冰水倒在他的头上。 这起事件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肇因就是《社会生物学》引起的纷争。 . 威尔逊的学术领域是社会x昆虫,...  (展开)
星尘 2022-04-03 14:02:22

人类的社会进化为何如此独特?又因何领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爱德华·O. 威尔逊教授的《社会生物学》于1975年首次初版,同名学科也因此建立了起来,这本书成为了相关领域的奠基之作。 在本书的开头,威尔逊就给出了社会生物学的定义,“是系统地研究所有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包括集群无脊椎动物,社会昆虫,非人类哺乳动物以及人类四...  (展开)
自有我在 2021-11-05 15:38:35

《社会生物学》:生物是否有社会性?让这本大部头专著告诉你答案

在前达尔文时代,人类是地球上最独特的——亚当夏娃的后代,神的创造。但当达尔文把人类从这种高高在上的地位上拉下来之后,人类就被迫降到了和其他所有自然界中生物同等的地位。 人类只是生物,更进一步是动物界的一种。而人类和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类有着明显的社会性...  (展开)
周止右 2021-11-17 09:54:41

重新审视人类与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加缪说过的“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这句话,朱利安·巴恩斯借小说人物之口说:这句话之后应该加上“除了伦理,政治,审美,现实性还有其他一切。”而在我翻开新版的《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后,发现作者爱德华·威尔逊在开篇就开始针对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不免觉得惊...  (展开)
燕飞花 2021-12-31 09:11:23

爱德华•O•威尔逊一生著述,建造了一座跨越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捧着砖块一样的《社会生物学》,听到作者被称为“现代社会的达尔文”的爱德华•O•威尔逊近期逝世的消息,心中难免有点难过。 还记得小时候在乡村时,小伙伴们都会找一个玻璃瓶子装上土,挖上一窝蚂蚁养在瓶子里,总能每天投食,细细观察它们建立的洞穴,当时对蚂蚁的种种...  (展开)
童亨书斋 2022-02-19 09:27:56

一本绝佳的写作素材——《社会生物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副标题写着“个体、群体和社会的行为原理与联系”。作为一个网文萌新,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可以当做素材来用。 没想到翻开书籍,里面讲的是大篇幅的蚂蚁,猿猴,鸟类是如何进行社会活动的,只在最后的一小部分讲了人类的观察日记。 这让我不禁有些失望,但...  (展开)
聂梓吟 2021-11-14 23:37:34

生物的社会性和人类的生物性

看过一部讲述黄石公园野生狼群生活方式和领地之争的纪录片,名为《狼之谷》,片中除了项圈编号为21的公狼和黑狼302的故事格外吸引人之外,狼群的社会构架和生存法则也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众所周知,狼以族群的形式生活和捕猎,狼群正常情况下至少有领袖公狼和母狼各一头,...  (展开)
咸芭盐 2022-11-02 18:00:31

NOTE

chapter1 生物产生出来的是基因,生物不过是基因的载体 chapter15 在有性生殖中,仅有一半的基因是完全一样的,换句话说这个生物的投资浪费了一半。为什么配子不以无性生殖发育成个体取代有性生殖,防止浪费呢?→追求多样性,以适应环境。 chapter·26 萨林斯:“即使不是贯穿...  (展开)
khala 2022-08-24 08:05:17

时髦的经典

比较少评价经典。学科在不断发展,过去的前沿成为现在的常识甚至谬误,单从获取知识的角度上看昔不如今。然而,经典中书的组织结构,对作者本人祈盼与展望的印证,特别对新学科发轫的追本溯源,都给人带来知识以外的启发,这样看回去读读经典也不错。本书成书于1974年,不过近...  (展开)
Jimmy47 2022-01-08 21:31:15

社会生物学

得到听书: 首先,讲了社会生物学这门学科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社会生物学是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对一切社会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是用现代科学在生命领域的全部知识去探讨社会行为——这个生命现象最错综复杂的现象。社会生物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用我们今...  (展开)
伲凹 2021-11-20 23:49:11

皇皇巨著,草草读罢,聊表几语

说起爱德华·O. 威尔逊,绝对逃不脱一种动物——蚂蚁——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改变了他的研究领域——蚂蚁的行为——并应用他的科学观点和经验来阐明人类环境,包括人类起源、互动与人性。与此同时他还成为了率先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先驱。 早期的职业生涯中,威尔逊在新...  (展开)
曾经巫山难为云 2021-11-03 23:18:29

放下学问 畅读故事 认识动物

用一周时间啃完了美国学者爱德华·O.威尔逊的皇皇巨著《社会生物学:个体、群体和社会的行为原理与联系》,但一时很难消化。感谢“后浪”让自己第一次涉猎除文史之外的自然科学知识,尽管懵懂,但可以进一步打开视野、增长学识,引发不同层次的思索,同时修正了自己观察世界的...  (展开)
贺兰天马 2021-11-19 18:07:56

开创生物学新纪元的巨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社会生物学,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从未听说过。而美国学者威尔逊则是这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创始人和大力提倡者。本书就是威尔逊研究生物学的多年积累而成的巨著,厚达近900页。不过图片和表格很多,读起来倒也不至于特别枯燥,更适合当一种消遣读物,特别是在排队、医...  (展开)

订阅社会生物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