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之魂的书评 (25)

卷积传媒 2021-11-15 08:18:59

吴军博士重磅新作,30年从业经验凝成《计算之魂》

真的不是故意要赶“双十一”。做书的人,第一要紧的是心要静。一本书,从一个想法变成几百页的作品,每个字要对得起读者,一旦印了出去很难再改,要负责的。 但是既然碰上了这个日子,也是缘份,也不必刻意回避。过去快两年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读吴军博士的文字,成百上千次的...  (展开)
Wuyouz 2022-01-16 18:05:15

攀登高级码农阶梯的路上你需要一位好向导

拿到吴军老师的新书《计算之魂》着实吃了一惊。 各位IT业内人士对吴军一定是如雷贯耳。即使是业外人士,由于他的多本科普作品:《浪潮之巅》《数学之美》等都有出圈的影响力,大概率也不陌生。这本新作延续了他作品的命名方式和装帧风格。但内容更加专业和有深度,竟然可以作为...  (展开)
Behemoth 2022-01-24 02:45:57

还在沉迷刷 LeetCode ? 也许你更需要的是计算思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计算机行业如激流中的弄潮儿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们想要在这样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行业中一试身手。然而“算法”这一门计算机专业必修课却如大山一般横亘在人们面前,令人望而却步。算法问题就好像是升级版的智力游戏,令无数英雄折腰。不知读...  (展开)
haoo 2021-12-27 11:13:47

想要洞悉计算机科学的精髓?那就去把《计算之魂》读三遍吧!

最近,发现了一个现象,职场焦虑已经不局限在 35 岁左右的人群了,甚至连一些刚毕业两三年的职场“新人”已经开始焦虑会迅速被 00 后们拍在沙滩上。 尤其是在技术迭代飞快的计算机领域,计算机工程师们在 996 之余,还得抽空学习新技术,不然很快就会被更有精力和拼劲的后浪拍...  (展开)
TamerRay 2023-08-13 12:10:28

就算是科普书,也不能有这么多错误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由于时间原因我只简单读了书前面的一部分,就已经发现这么多错了,这书错误是不是太多了?而且很多还是低级的知识性错误。 P34: 另外, 如果一个算法的复杂度由一高一低的两部分 f(N) 和 g(N) 组成, 即 f(N)+g(N), 后面数量级低的那部分可以直接省略, 也就是说 O(f(N)+g(N))=O(f...  (展开)
LaTex 2022-04-13 21:31:18

这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的批注部分

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通读此书,简单做了部分思考题;有些想法想分享一下下; 作者曾经这样评价自己这本书:花了很多年写完,定位并非枕边书或者地铁上读一读那种(虽然我在地铁9号线上读了不少哈哈),而是需要静下心来读懂的; 从书名来看,野心确实不小,至少是想囊括计算机思维精髓,讲真...  (展开)
云破月来 2022-01-15 22:44:53

一本计算机科学的心经

与吴军老师结缘在得到专栏中,后来一直跟随着吴军老师的专栏学习,逐渐被吴军老师渊博的知识、人文情怀和学习精神影响。 从《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大学之路》《见识》《态度》到《全球科技通史》和《阅读与写作讲义》一路追随,这些年陆续读完了吴军老师几乎所有的著作,...  (展开)
彼岸流星 2021-12-18 01:05:22

《计算之魂》:计算机“升级打怪”读本,关键小白也能看得懂

人常说隔行如隔山,但吴军博士却颠覆了这个说法,他是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拥有多项殊荣:著名学者,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经就职于Google任资深研究员,在“鹅”厂担任过副总裁。 但对于只是计算机小白的我来...  (展开)
云破月来 2022-01-16 19:27:31

一本计算机科学的心经

与吴军老师结缘在得到专栏中,后来一直跟随着吴军老师的专栏学习,逐渐被吴军老师渊博的知识、人文情怀和学习精神影响。 从《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大学之路》《见识》《态度》到《全球科技通史》和《阅读与写作讲义》一路追随,这些年陆续读完了吴军老师几乎所有的著作,...  (展开)
alty 2021-12-30 07:27:16

计算之魂——谈历史看未来的人生算法

《计算之魂——谈历史看未来的人生算法》 拿到来自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吴军老师的新书《计算之魂》匆匆读完,感觉是一本贯穿古今,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的好书。本书带着读者从计算机的发展史开始,讲解了对计算机科学理论实践的精髓,结合对于计算机工程师的分级,和几个具有代...  (展开)
zjg23 2024-03-12 07:11:21

有精彩也有不精彩,只说下不精彩

买了很久的一本书,今天兴致勃勃的拿起来想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科学品味。首先被一个用来解决最大子数组和问题的被称为“正反两遍扫描”的方法差点劝退,坚持了一下,没过几页,又被“选择排序”的“如同水中的气泡一样,不断上升,直到冒出头”的这种描述给整的有点困惑,到底是...  (展开)
浮客 2023-02-09 17:43:37

泼了一盆冷水,点了一盏明灯

今天读完了吴军先生的这本新书《计算之魂》,实在是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对于算法的学习,大多数人都是在大量的做题,分析最优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出一些算法的「感觉」,从而能够在应对算法问题时,凭借直觉和经验给出解法。 而在本书中,作者则直接一针见血地指出算法背后的实...  (展开)
书虫 2022-11-28 15:43:09

计算之魂阅读随想

这是我第一本真正意义阅读的吴军老师的书,作为一个非计算机科班出身的读者拿到这本书阅读进度还是很慢的,很多地方刚开始阅读是有点看不懂的,因为本书讲解的正是我很少深入学习的算法相关内容,书中的一些算法案例和思考题是需要读者自己反复研究推理的,如果读者有计算机相...  (展开)
阿诺 2022-06-14 14:52:26

这本用十年写成的书,帮你摸到程序员的天花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引言 过去三十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阶段。这个过程对于程序员来说,也是一个黄金时代。因为具备CRUD的水平也能进入这个行业,如果赶上公司上市,一夜暴富也是常有的事,这是时代的红利。 未来三十年,中国互联网要从大到强,就必须在大规模用户的基础...  (展开)
丽莎 2021-12-24 23:55:19

数据眼看《计算之魂》

作为一个数据分析从业人员,我也算IT贴边儿从业者吧。所以我更多地是从总结思维、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出稳定性的角度去看这本书。 首先,开书后被“计算机科学10大主题”的思维导图吸引,尤其下载的电子版里还有交叉索引,已经贴在墙上当能力图谱用了。其中大部分的概念,在日常工...  (展开)
WoodyYip鲜森 2021-12-15 22:49:17

好书,硬书,值得精读的书

吴军老师的书依旧是那么高质量,这是一本“硬书”,还在努力学习中 下面是新书首发会的活动,积极参与起来!! 对计算机科学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一个计算机行业从业者能走多远。在本书中,作者将人文历史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分10个主题系统地讲解了计算机...  (展开)
异步图书 2021-12-10 18:29:21

吴军,一个凭头脑散发性感的计算机科学家!

《神探夏洛克》中有一句很有名的台词:“Brainy is the new sexy.” 头脑是性感的新潮流,用头脑散发智慧的吴军博士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展现。 他活跃于科学、投资、生活美学等各个领域,并且都颇有建树,是一名跨界达人。 科学家、投资家和作家等多重身份,让他有着科学家的追...  (展开)
司小幽 2024-03-12 08:47:51

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算力也无法计算的话? 会诞生什么样的价值呢? 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 『 计算机 』 或者通俗点称之为 『 电脑 』 逐渐映入人们的眼 帘 , 进而走进千家万户 。 顾名思义 , 『 计算机 』 也就是计算的机器 , 相较于世界的可知性 而言 , 问题的可计算性似乎就是 ...  (展开)
骑猪兜风 2023-08-20 19:54:27

经典计算机算法独特视角

讲述了经典计算机算法 1. 排序算法中的冒泡(相邻不断比较)和插入(扑克牌插入的例子),冯诺依曼的归并(递归),将自己带入当时的场景去从无到有推演,聪明的脑袋让人惊叹,再到后面改进的堆排序(in-place characteristic不需要额外空间)和快排(节省空间和执行效率提升)...  (展开)
豆友6448487800 2023-08-13 18:48:12

PART ON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高德纳奠定了计算机算法的基础,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要想写好一个计算机程序,一个好的算法需要经过不断的打磨,需要有深厚的数学功底,同时对计算的数学本质有清晰的认识。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将计算机系统分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硬件系统又由存储器,运算器,控...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5条)

订阅计算之魂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