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根本在于一代代先贤将文化、精神、品格浓缩在竹简,在纸张,在字里行间,一代代华夏子孙以典籍为媒,在经典中汲取向前的力量,薪火相传。
典籍不应束之高阁,因此《典籍里的中国》从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里面,选取“文化圣贤”“帝王将相”“巾帼佳人”“名士知己”四个维度,解读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让典籍不再晦涩难懂,让现代人爱上历史,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多读经典,于个人而言,可以拓展我们人生的长度和宽度;于民族而言,可以夯实我们的文化厚度,把中国人的精气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文人圣贤:思想艺术,文脉传承,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盛宴
中国文化,离不开诸子百家,离不开思想流派,是音律书画,是诗词歌赋,藏身于字里行间,植根在中华儿女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历代典籍对圣贤、思想、艺术的记载极为重视,...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根本在于一代代先贤将文化、精神、品格浓缩在竹简,在纸张,在字里行间,一代代华夏子孙以典籍为媒,在经典中汲取向前的力量,薪火相传。
典籍不应束之高阁,因此《典籍里的中国》从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里面,选取“文化圣贤”“帝王将相”“巾帼佳人”“名士知己”四个维度,解读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让典籍不再晦涩难懂,让现代人爱上历史,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多读经典,于个人而言,可以拓展我们人生的长度和宽度;于民族而言,可以夯实我们的文化厚度,把中国人的精气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文人圣贤:思想艺术,文脉传承,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盛宴
中国文化,离不开诸子百家,离不开思想流派,是音律书画,是诗词歌赋,藏身于字里行间,植根在中华儿女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历代典籍对圣贤、思想、艺术的记载极为重视,这些记载成为我们当今中国文化的基础,并将传承后世。
作者简介 · · · · · ·
有书,最具有影响力的终生教育领创者,致力于帮助人们持续、系统、高效地获取所需知识,让人人都能享受有书相伴,终身成长带来的美好生活。
拥有6000万用户,10万个书友群,遍布中国100个城市,共读书籍累计阅读次数超过1.5亿次,共读书籍累计阅读人数超过4500万。
旗下有书公众号签约大量优质作者,《名著》专刊累计发布400余篇原创文章,2000万人在线订阅,每一篇都斩获10万+阅读量,各大媒体平台相继转载,引领读史、学史之风。
目录 · · · · · ·
儒家:不曾断绝的百家之首—003
法家:目标是“法治天下”—011
墨家:崇尚简朴,博爱互助—018
阴阳家:不是算命的—028
纵横家:谋士培训机构—036
· · · · · · (更多)
儒家:不曾断绝的百家之首—003
法家:目标是“法治天下”—011
墨家:崇尚简朴,博爱互助—018
阴阳家:不是算命的—028
纵横家:谋士培训机构—036
第二章 思想名人
董仲舒:“独尊儒术”提出者—045
朱熹:“四书”出于此—053
王阳明:唯心主义“阳明学”—061
黄宗羲:君主专制的改革者—068
第三章唐宋八大家
韩愈:有文采,有勇气—077
柳宗元:春风得意后的孤独—085
欧阳修:千古伯乐—092
曾巩:带着全家入仕途—099
王安石:一场失败的变法—106
苏轼:独一无二的苏东坡—114
苏洵和苏辙:父与子—122
第四章 艺术名家
李延年:小人物的青云志路—131
王羲之:书圣爱大鹅—139
顾恺之:神一般的点睛之笔—146
欧阳询:隶书到楷书的跨越—154
米芾:癫狂书画家—162
赵孟:书画全能,却身份尴尬—170
汤显祖:东方莎士比亚—177
第五章 诗词背后
《离骚》:路曼曼其修远—187
《凤求凰》:一日不见,思之如狂—196
《归园田居》:复得返自然—205
“三吏三别”:人生无家别—213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220
《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229
《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37
《满江红》:臣子恨,何时灭—245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253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26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027】而到了现代社会,墨家思想的意义越发凸显,甚至出现了“现代新墨家”这样一个学术派别。 该派别认为,墨家思想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对于现今社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平等兼爱的天赋人权思想;民主选举的社会契约思想;非攻赞诛的共和革命思想;立法为公的依法治国思想;公开议政的言论自由思想;平民结社的政治实践思想;为国为民的任土侠义思想;民富国俭的强本节用思想;强调逻辑的科学理性思想;借鉴创新的实用主义思想。 如此看来,秦汉时代消亡的墨家思想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太超前了。好在历史不会辜负任何一丝光亮,终有一天云开月明,朗照乾坤。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墨家:崇尚简朴,博爱互助—018 -
【017】正因为后期的法家过于激进,司马迁才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日‘严而少恩’。”也许正是因为秦始皇和李斯基于法家思想的社会改革过于激进,秦朝只存在了十四年,就被人民推翻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法家:目标是“法治天下”—01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世家记 7.1
-
- 刘邦传 9.1
-
- 成语里的中国(上/下册) 9.2
-
-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 7.9
-
- 两晋150年 7.0
-
- 中国古都四千年 7.6
-
- 茶经译注 8.8
-
- 奢侈与邪恶 7.2
-
- 中国近代史 9.2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纸质实体书收藏1 (路陽Fr1Day)
- 图书 (禄淅忱)
- 书籍——古代文学 (高山微尘)
- 好书推荐 (花生小丫胖梅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冷暖自知 2024-04-03 19:15:10 湖北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厚重的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思想,帝王将相,圣贤名士,在传世经典中留下精彩的故事和传说,历史并不如烟,在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中,在圣贤名士的文治武功中,也在文人士大夫的锦绣文章中,更在那些普通人的日常细节中。
0 有用 芒果木瓜 2024-03-22 13:58:04 河北
适合孩子们
0 有用 拾柒爱读书 2024-04-13 12:30:15 江苏
确实很不错,看了就很喜欢
0 有用 恩沫 2024-01-01 13:21:14 内蒙古
科普风格,加深了记忆点。
0 有用 路十九 2022-10-06 12:34:48
作为个体都是优秀而璀璨的人物,作为群体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缺失的,思想、艺术、甚至他们自己就活成了追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