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労死 その仕事、命より大切ですか》的原文摘录

  • “小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工作?” 美智子女士随口问了一句,立刻得到了小马的回答。 “我长大以后想当博士,成为博士以后,要发明《哆啦A梦》里出现的那种时光机。” 孩子气的可爱梦想,让美智子女士自然地放松了脸颊微笑起来。但是小马接下来说的话,却让她心如刀割。“我要乘着时光机,回到父亲死前的那一天。然后跟他说,‘不能去上班呀’。” (查看原文)
    wintermoon 1赞 2024-04-28 13:26:2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抛下幼子离世的市政府职员
  • 话虽如此,久则先生为何会不得不进行长时间劳动或义务加班呢?律师团的笠置裕亮先生分析指出:“可能是因为‘每小时人均销售额'这一指标会影响门店的业绩。”雕慰“每小时人均销售额”指的是人力成本和销售额的比率。比如,销售额相同的时候人力成本减半,则指标可以翻倍。笠置律师解释道:“每小时人均销售额是衡量门店业绩的标准之一。换句话说,人力成本压缩得越小,总部的评价就越高。久则先生身为主管非常清楚这点,肯定明白是没法申请加班费的。” 我不知道久则先生是否收到过店长或领导层面的指示,要求他义务加班。根据律师团从遗属那里得到的信息,久则先生是一位模范员工,为人勤勉,受到上司和下属的高度评价。硬要说的话,久则先生自己主动义务加班也不是没有可能。摩 不过,即使义务加班属于久则先生的主动行为,我们也不能将其错误地归结为“自己喜欢才工作”这种自我责任理论,毕竟“想在职场做贡献”的想法也合乎情理。公司才应该为此负责,他们不应该放任不管员工的义务加班。我想出勤场所基本固定的超市应该比较容易管理员工的劳动时间吧。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3-06-15 20:32:47
    —— 引自章节:第五章 超市员工义务加班后迎来过劳死
  • 太想成为正式员工了 我想强调一点,航太先生刚开始在绿色展饰公司工作的时候,还只是一名临时工。2014年3月时他才被录用为正式员工,前文用考勤卡记录展示了那么劳苦的工作时间,其中有5个月他的身份都不是正式员工。 那么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航太先生连正式员工都不是,却要忍受辛苦的夜班呢?答案很明显,“现在努力就有机会成为正式员工”。航太先生带着这样的想法一直努力干活。重童资人回因面德容逾,非工氏忍动相帕苦年天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渡边家是母亲淳子女士、航太先生和比他大4岁的哥哥三个人一起生活,家境绝对说不上富裕。航太先生读高中的时候哥哥就找到工作自立了,而淳子女士依靠当护工的收入勉强养活自己和航太先生。因此,航太先生高中毕业后,一边打零工一边上大学。他本想高中毕业后直接工作,但那个年代成为公司的正式职员很不容易。为了将来支持母亲,航太先生决定提高学历,以入职条件更好的公司。他借到了每月5万日元的奖学金,报名参加了自家附近私立大学的夜间课程,白天没有课的时候就在便利店或餐饮店打工补贴家用。勤工俭学并非易事,航太先生辛苦了6年才毕业。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3-06-15 21:14:23
    —— 引自章节:第六章 24岁新进员工的“过劳事故死亡”
  • 然而,他毕业后求职期间,很遗憾地没有接到任何一家公司的橄榄枝。航太先生一边继续打工,一边往返于公共职业介绍所,终于他发现了绿色展饰的招聘启事。 航太先生在跟淳子女士一起考量了工作要求后,去参加了面试。他回家后说:“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以正式员工录用我,不过可以暂时作为临时工去上班。” 母子俩都很乐观地看待这个结果,淳子女士说:“这意味着努力工作就可以升为正式员工,那样我们一家的收入也能翻倍了。”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3-06-15 21:14:23
    —— 引自章节:第六章 24岁新进员工的“过劳事故死亡”
  • 前文已经提到过,临时工的生活相当悲惨,以每天干活赚钱为目的的人绝对会叫苦连天。可是,航太先生把这份工作当作成为正式员工的重要机会,他不可能轻易放弃。他不可能一直靠淳子女士来养活自己,何况还要操心偿还超过250万日元的奖学金。冬天辛苦的时候努力工作,能否就可以加人公司的正式员工队伍?还是说这段时间再勤奋也没用呢?航太先生一定每天都心事重重,精神上肯定也非常疲惫。如果认为这些疲劳的叠加酿成了事故,也并非不合理。 诉讼记录显示,绿色展饰于2014年3月向航太先生发出正式的聘用通知,聘用理由是其勤奋的工作表现受到公司内部广泛称赞。如果是这样的话,绿色展饰是在考量了航太先生作为临时工的表现后,才决定录用他为正式员工的。要是航太先生得不到公司的认可,那就不得不立马找下一份工作,他可不能笃定地在转不了正式员工的地方打工。我认为这样的录用过程对于公司来说占尽优势,大家觉得不是吗?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3-06-15 21:14:23
    —— 引自章节:第六章 24岁新进员工的“过劳事故死亡”
  • 对于那些说“想死”的患者,我们不可以武断地说“反正你就是嘴上说说,不会真的去死”。慢性病和交通事故乍一看似乎与自杀没有关系,但我在对遗属进行采访的时候,发现确实有很多去世的人死前生病了也不去医院,或是发生了交通事故。这种极度缺乏注意力或缺少对自身关心的状态,就类似于想要自取灭亡的心理状态吧。 家属绝对不可以忽视“自杀征兆”。都到这种地步了,不能再假装平安无事。应该要半强制地带患者去医疗机构就诊,或至少让他离开工作场所一段时间。 为防万一我特此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想说,本书中介绍的遗属们在处理方式上有所不足。大部分案例中,遗属在采访时都表示“没有办法阻止”。例如,有时当事人前几天还和家人一起哭着互相打气,几个小时后却已经身亡。有些死亡是家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阻止的。 家庭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因过劳死或心理疾病而导致死亡,既不是当事人自己的责任,也不是“家庭的责任”。政府、企业、职场各个层面都应该努力确保不再让生命因此而陨落。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3-06-15 22:38:59
    —— 引自章节:专栏五 预防因心理问题而自杀
  • 针对由心脑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心力衰竭致死的“过劳死”,一般把“发病前1个月内加班100小时,前2到6个月平均加班80个小时”视为所谓的“过劳死红线”。加班时间超过这条红线而累倒的人,普遍都被认定为工伤。举个例子,如果某人10月1日早上出现脑溢血,那么就要检查此人9月份的加班时间是否超过100个小时。即使9月和8月都只加班80个小时,但要是7月份加班时间达到120个小时的话,3个月平均加班时间即为80个小时,符合工伤认定的标准。工作时间绝对不可以超出“过劳死红线”。 之所以把“时间”作为基准线,是基于一个人能够确保的睡眠时长。医学研究证明,如果持续地无法保证每天4到6个小时的睡眠,人体的血压会上升,并对大脑和心脏产生负面影响。假设每天吃饭、通勤、处理私事大约需要5个小时,如需确保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那么一天的工作时间就要限制在13个小时以内。若工作期间可以休息1个小时,那么每天最多只能工作12个小时,而每天4个小时的加班会成为转折点。每月工作20天的话,4小时乘以20天就出现了“每月80小时加班”。如果加班时间超过这个数字,过劳死的风险就会增加。 然而,并不是说在过劳死红线以内,加班工作就是绝对安全的。 如果仔细阅读国家标准,可以看到,在加班时间大于每月45个小时的员工身上,与疾病的相关性就会渐渐高起来。也就是说“80个小时”无疑是一张红牌,但“45个小时”就已经是一张黄牌了。我们应该牢记在心,每天加班多于2个小时就有可能致命。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3-06-15 20:27:26
    —— 引自章节:专栏二 检查一下工作时间
  • “过劳死”一词最早从1980年代开始就广为流传。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但如今依然有很多人被繁重的工作夺去性命。 工作太辛苦的话可以休假,也可以辞职。刚开始工作身心状态良好的时候,你是可以看到这些选项的。然而,做出决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失去收入来源、不想让父母担心、没找到下一份工作,各种各样的理由会让你忍气吞声地干下去,于是过劳,视野越来越狭窄,不知不觉就窄到让人忘记了还有继续工作以外的选项。结果,没办法逃离现在的生活,会被“死了就舒坦了”这样的想法困住,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在你想着“哎呀,总能挺过去吧”的时候,不幸可能就在明天突然降临。 日本社会不喜欢逃避,嫌弃做事半途而废。我们从小时候起,就会不断听到大人说“坚持下去就有价值”“现在不能坚持,未来人生路上也会受尽挫折”之类的话。然而时至今日,我完全赞同“逃避”不论在学校还是公司,遇到痛苦的事就放弃吧。虽说忍耐下去可能会有所收获,但也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人生只有一次,放弃逃避、忍气吞声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查看原文)
    西尼可 2024-02-28 12:37:22
    —— 引自章节:前往纪伊国/温柔的爸爸/与个性不合的工作/申告书中坦白:非常
  • 聚会接近尾声的时候,弘子女士向大家致辞:“各位,我猜大家有时会觉得活着非常痛苦。要是早晨起来就有这种感受的话,希望你能尽量活到中午。如果可以成功撑到中午的话,就努力坚持到晚上。请大家带着这份心情,努力活下去。” (查看原文)
    wintermoon 2024-05-03 13:25:58
    —— 引自章节:第十章 互相支持的丧亲家庭
  • 社会上发生的许多职权霸凌事件都是很难挽救的。假如有人威胁说“我要杀了你”,或者动手打人、要用气枪打人…这样的事件一定会作为刑事案件受到严厉惩罚。可是,发生在岐阜县政府的事件不属于此类,而这恰恰是贤治先生事件的可怕之处。 不可以做出伤害对方人格的言行,这是连小孩子都懂的常识,一旦进人到“职场”环境,却又很容易被忽视,不是吗?“为了做好工作”“为了公司的业绩”,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是否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呢? (查看原文)
    wintermoon 2024-05-03 13:43:56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上司的训斥深深伤害县政公务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