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弗雷德·R.迈尔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原住民高雅艺术的创造
原作名: Painting Culture:The Making of an Aboriginal High Art
译者: 卢文超 / 窦笑智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64
定价: 78
装帧: 平装
丛书: 凤凰文库·艺术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44788915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原住民高雅艺术的创造
原作名: Painting Culture:The Making of an Aboriginal High Art
译者: 卢文超 / 窦笑智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64
定价: 78
装帧: 平装
丛书: 凤凰文库·艺术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4478891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内引进外文新书与外文原版(2022-01) (拾捡书籍的小孩)
- 2022年 译林新书 (译林出版社)
- 澳大利亚与大洋洲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书单|2022年 1.2.3.4季度新出版的书 (如峻峰)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2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绘画文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malingcat 2022-03-21 20:22:31
本书观察澳大利亚土著的一项艺术运动,用漫长的12年记录土著作品如何成为高雅艺术。理论框架非常时髦,一是“物的跨文化生产”,二是“艺术人类学”——估计目前玩弄理论的博士生们会双眼放光。但是我觉得,“西方”的介入痕迹太重了,理论的戏法也太明显了,他们看到的都是他们想看到的。本书出版于2002年,二十年了,似乎应该进一步反思了。
3 有用 殷顽民 2022-02-13 11:49:32
本书考察澳大利亚西部沙漠土著文化的两个转型:一是传统载体的艺术创作向丙烯画和高雅艺术的转变,二是文化仪式向商业的转变。除前三章有所解读土著艺术的文化意涵外,其余篇幅都用在考察其与自身社群、堪培拉、全球艺术市场以及消费者、观看者和人类学家个体的互动,由此探索了土著艺术与身份表达、政治诉求、高雅艺术定义与文化殖民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涉及面非常广阔,对关心这类问题的读者颇有借鉴意义。 之前曾思考「七... 本书考察澳大利亚西部沙漠土著文化的两个转型:一是传统载体的艺术创作向丙烯画和高雅艺术的转变,二是文化仪式向商业的转变。除前三章有所解读土著艺术的文化意涵外,其余篇幅都用在考察其与自身社群、堪培拉、全球艺术市场以及消费者、观看者和人类学家个体的互动,由此探索了土著艺术与身份表达、政治诉求、高雅艺术定义与文化殖民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涉及面非常广阔,对关心这类问题的读者颇有借鉴意义。 之前曾思考「七普」中占全国人口8.89%的少数民族是今日网络上的失语者,他们的语言、文化、艺术在数量不小的简中网络文化资讯中远没有获得与人口比例相称的份额。读毕本书可知,本国的少数民族艺术整体尚处旅游产品阶段,距离全面跻身高雅艺术和国际艺术市场还很遥远。至于艺术文化发展带来的政治议程,在此地此时更不现实,令人遗憾 (展开)
0 有用 基瑞尔 2022-03-24 22:35:53
作者耗时十二年的研究,借由丙烯绘画来启程另种思路的艺术解读与传播追溯。即使并非专业相关,也得以重召曾经在博物馆、在文化传播类课程选修和“蹭”艺术学院讲座的记忆。当中谈到的通过艺术中介从中的作用与影响、澳大利亚政府(土著艺术委员会)在传播与扶植过程中所起到的正向作用,还有身份盗用的个例到种族关系的延伸都面面俱到;也帮助理解一种艺术的推广与被更大范围认知当中所需经历的过程和当中的矛盾。丙烯绘画最初看来... 作者耗时十二年的研究,借由丙烯绘画来启程另种思路的艺术解读与传播追溯。即使并非专业相关,也得以重召曾经在博物馆、在文化传播类课程选修和“蹭”艺术学院讲座的记忆。当中谈到的通过艺术中介从中的作用与影响、澳大利亚政府(土著艺术委员会)在传播与扶植过程中所起到的正向作用,还有身份盗用的个例到种族关系的延伸都面面俱到;也帮助理解一种艺术的推广与被更大范围认知当中所需经历的过程和当中的矛盾。丙烯绘画最初看来或许是进行民族志的“钥匙”,却实则指向更丰富、更充满议题的讨论中;而原书出版后,社会动荡、持续进行的土著议题或许也能从这里的讨论中获得解释。【2022 #41】【艺术与社会 #2】 (展开)
0 有用 月亮脸 2024-11-21 22:55:19 北京
把人类学家从文化翻译的权威中解放出来。文化的交流不仅连接着土著社群和西方市场,也连接着不同的学科传统和“土著丙烯画”。它们从一开始就并不是纯粹的艺术或政治表达而是多方意图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判定丙烯画为失败的本真性或失败的西方艺术没有太大意义,不如去考察它们再现了怎样的话语和觉察。在描述复杂的过程时,尽量做到不让任何一方的能动性消失,不简单地把任何一方的声音视作敌对或短见,挺不容易的。
0 有用 临去秋波那一转 2024-03-26 22:06:52 云南
土著丙烯画进入更大流通领域而成为高雅艺术的过程,关注了场域斗争中多重话语的断裂和交流。(最终把整个过程作为民族志记录探讨的人类学家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