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没前几本好看
又知道了很多不好吃但很健康的食物,哈哈
作为水果史话的姐妹,同样精彩。花了一天时间看完,内容娓娓道来,讲解了蔬菜的变迁历史。结合诗经里的描述,讲了古人吃的菜。想不到现在吃的蔬菜,有那么多是进口货。国人的实用主义之下,葵曾经是百菜之首,如今让位于大白菜。外来的辣椒,在神州大地开枝散叶。遗憾的是在这穷乡僻壤之地,不少蔬菜没有见过,更没有尝过。
没写生姜有些尴尬,不是野菜吗?值得看看
介绍比较简单,随便翻翻吧
2022 No.35 毫无食欲而硬逼自己吃饭的日子里,书看完了,嗓子还没好[苦涩] 我要去吃一个“狼桃” (恶狠狠)。
52 按朝代把国人食用的蔬菜的来龙去脉讲得明明白白,像我这样菽粟不分的人看完后恨不得每页都记笔记,植物知识、植物历史、饮食上的小tips信笔拈来,特别佩服作者知识储备之深,不愧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科学顾问。书本的装帧之精美也让人啧啧,手绘插图张张都值得印张明信片,书的纸张也有砖红、白、绿,以配合书的内容,看这样的薄薄的小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同套另有一本《水果史话》,下次服用。
在一个书店看了几页就决定买下。这本书的知识很新鲜,看多了人的历史,蔬菜的历史就更显不同。感觉作者挺博学的,文字也不枯燥。全书通过中国朝代历史作为线索穿插起来,细细品来又有点弱相关,不过整体还是挺有意思的。在读的过程中,需要对着百度一次次的查生字,查图片,扩展的很多见识。写完看其他简评说“差了点什么”,感觉是的,差了对这些菜的实物,滋味,还有其他特征的切实体会。
认识了好多蔬菜!历史和科学搭着国人最爱的美食话题,读起来很流畅,还不时咽唾沫。稍有些遗憾的是,蔬菜图示用的工笔画呈现,美则美矣,要是能同时附上实景照片就好了,更方便科普辨认。
很恰当的一款工作时间插空阅读,有收获知识和启发选题
太好的一本科普书籍和工具书籍。
的确可以算是另外一本《水果史话》的补注,最核心的思路就是以实用为核心导向(可谓成于蔬菜,败于水果)。战乱时期反而是蔬菜的发展黄金时期这点的确难以考虑到,更甚至从老朱家的崽儿专门研究野菜充饥的实操来看(朱家那窝的爱好真是五花八门),之前网上的段子一天三顿供应三两豆芽菜的标准显然还是低了。烹饪方式的改变始于唐宋和直到明清我朝食用油都相对匮乏的对比,不得不让人思考用什么油炒的问题(以上可以说是本书在写作上的不足,都已经用“专题”了,还是深入不足),毕竟如果是烤的话,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于食物本身的油脂及水分来完成。PS:书中提到的不少蔬菜迄今为止还没见过……嗯……
和水果篇的问题一样,有些篇章刚进入就结束了,会让人觉得“哎?这就完了?”
一本不错的科普书
简单直白,作为一个门外汉,亦可以流畅阅读。
很有趣!
专栏文章合集,消遣小书
在图书馆一个多小时读完,暂且不论是否拾牙惠,全书对于“史话”的理解也是有限的,和中信出版确实百搭。
抖音上的一方天地推荐的,看了快一半了,阅读体验还不错。
图片有点少,很多描述需要靠想象,有条件的话,还是可视化的内容直观一点。总体还可以~
> 中国食物:蔬菜史话
2 有用 风沙星辰 2022-05-31 23:21:28
没前几本好看
0 有用 aprilivy 2022-06-04 18:04:53
又知道了很多不好吃但很健康的食物,哈哈
0 有用 心飞翔 2022-09-30 07:23:08 陕西
作为水果史话的姐妹,同样精彩。花了一天时间看完,内容娓娓道来,讲解了蔬菜的变迁历史。结合诗经里的描述,讲了古人吃的菜。想不到现在吃的蔬菜,有那么多是进口货。国人的实用主义之下,葵曾经是百菜之首,如今让位于大白菜。外来的辣椒,在神州大地开枝散叶。遗憾的是在这穷乡僻壤之地,不少蔬菜没有见过,更没有尝过。
1 有用 SK_XT 2022-09-30 02:35:05 广东
没写生姜有些尴尬,不是野菜吗?值得看看
0 有用 Onlyseg 2022-12-14 16:58:02 上海
介绍比较简单,随便翻翻吧
0 有用 芊芊菲 2022-12-17 10:49:10 北京
2022 No.35 毫无食欲而硬逼自己吃饭的日子里,书看完了,嗓子还没好[苦涩] 我要去吃一个“狼桃” (恶狠狠)。
1 有用 jsia 2022-05-06 20:27:37
52 按朝代把国人食用的蔬菜的来龙去脉讲得明明白白,像我这样菽粟不分的人看完后恨不得每页都记笔记,植物知识、植物历史、饮食上的小tips信笔拈来,特别佩服作者知识储备之深,不愧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科学顾问。书本的装帧之精美也让人啧啧,手绘插图张张都值得印张明信片,书的纸张也有砖红、白、绿,以配合书的内容,看这样的薄薄的小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同套另有一本《水果史话》,下次服用。
0 有用 意修 2024-03-04 23:01:34 福建
在一个书店看了几页就决定买下。这本书的知识很新鲜,看多了人的历史,蔬菜的历史就更显不同。感觉作者挺博学的,文字也不枯燥。全书通过中国朝代历史作为线索穿插起来,细细品来又有点弱相关,不过整体还是挺有意思的。在读的过程中,需要对着百度一次次的查生字,查图片,扩展的很多见识。写完看其他简评说“差了点什么”,感觉是的,差了对这些菜的实物,滋味,还有其他特征的切实体会。
0 有用 牛奶泼了 2024-02-02 22:17:16 福建
认识了好多蔬菜!历史和科学搭着国人最爱的美食话题,读起来很流畅,还不时咽唾沫。稍有些遗憾的是,蔬菜图示用的工笔画呈现,美则美矣,要是能同时附上实景照片就好了,更方便科普辨认。
0 有用 瑜声余韵 2023-08-27 15:40:36 北京
很恰当的一款工作时间插空阅读,有收获知识和启发选题
0 有用 rD 2023-09-21 11:12:03 福建
太好的一本科普书籍和工具书籍。
0 有用 Sakura 2023-10-08 23:42:03 四川
的确可以算是另外一本《水果史话》的补注,最核心的思路就是以实用为核心导向(可谓成于蔬菜,败于水果)。战乱时期反而是蔬菜的发展黄金时期这点的确难以考虑到,更甚至从老朱家的崽儿专门研究野菜充饥的实操来看(朱家那窝的爱好真是五花八门),之前网上的段子一天三顿供应三两豆芽菜的标准显然还是低了。烹饪方式的改变始于唐宋和直到明清我朝食用油都相对匮乏的对比,不得不让人思考用什么油炒的问题(以上可以说是本书在写作上的不足,都已经用“专题”了,还是深入不足),毕竟如果是烤的话,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于食物本身的油脂及水分来完成。PS:书中提到的不少蔬菜迄今为止还没见过……嗯……
0 有用 希米格 2022-08-20 16:20:23 河北
和水果篇的问题一样,有些篇章刚进入就结束了,会让人觉得“哎?这就完了?”
0 有用 kokdemo 2022-09-13 17:13:37 北京
一本不错的科普书
0 有用 火柴盒子 2022-08-02 22:28:21
简单直白,作为一个门外汉,亦可以流畅阅读。
0 有用 后均律君读弦 2022-07-23 19:39:17
很有趣!
0 有用 小马哥 2022-06-11 16:18:26
专栏文章合集,消遣小书
0 有用 板樟鉴 2022-06-11 13:48:11
在图书馆一个多小时读完,暂且不论是否拾牙惠,全书对于“史话”的理解也是有限的,和中信出版确实百搭。
1 有用 没有人 2022-05-02 20:34:33
抖音上的一方天地推荐的,看了快一半了,阅读体验还不错。
1 有用 初めてのチュー 2022-07-11 23:05:11
图片有点少,很多描述需要靠想象,有条件的话,还是可视化的内容直观一点。总体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