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首歌的书评 (9)

脉望 2022-05-31 21:35:26

千千闋歌 續

果然。在這部講宋詞的書裡。宇文所安仍然不斷懷疑已知的東西。或者說是從以為的已知中去探尋未必如此的證據。雖然大多數的推測也不會有必然的結果。然而似乎就是這時時出現的一疑一問之間。宇文所安成為了宇文所安。 比如。他發現五代至北宋初期之際真正問世的個人詞集很少。只...  (展开)
脉望 2022-05-30 21:47:08

千千闋歌

宇文所安的一本論著或說講稿新近又被譯為中文出版。三聯書店二〇二二年一月刊行。精裝本拿在手裡特別有份量。書名叫《只是一首歌》。正好就是英文版書名《Just A song 》的對譯。實則說一首也好。千首萬首又何嘗不可。 封面設計直接用了《韓熙載夜宴圖》的一幕。雖然不算太有巧...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2-07 10:56:10

【转】高斌丨文学物质性与词学研究——读宇文所安《小词:中国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早期的词》

摘要: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教授关于词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小词:中国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早期的词》,英文版已于年初面世。该书以新的研究视角将文学物质性应用于词学研究之中,为词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作者立足于五代,北宋时期词作的表演性特征,从词集的...  (展开)
Tofski 2022-06-20 17:40:43

柳永和那些勾栏瓦肆的歌姬一起构成了北宋时代一个浪漫,有别于主流的时空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重大的意义是,文学的疆域被拓展了。宇文所安的这本《只是一首歌:中国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词》,如果用比对,那么写的就是词如何从勾栏瓦肆中被妓女所唱到成为重要的文学作品的过程。这里面重要的两个人物,即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柳永和苏轼。 柳永的...  (展开)
柳剑诏 2023-10-05 21:55:50

听《花妖》歌词有所感

《只是一首歌——中国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词》(宇文所安著)读后感 刀郎《花妖》中的歌词,“君住在钱塘东,妾在临安北。君去时褐衣红,小奴家腰上黄。寻差了罗盘经,错投在泉亭。奴辗转到杭城。君又生余杭。”第一遍听时觉得旋律好听,有所体会,但不能准确把握,查完资料后,...  (展开)
我是一个菠萝 2022-11-18 13:55:18

是歌唱形式的变化造成了从诗向词的转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强调的是音乐、表演形式对文体演化的影响。可能更多的人,是“看诗看词”,即便是“念诗”也相当于一种“大声的默读”,而不会去考虑在几百年的时间中,音乐与表演形式,怎样把一首七言诗唱着唱着就唱成了句子长短不齐的“词”。这个视角,是非常有趣的。歌在歌者的群体流...  (展开)
然而不已 2022-03-24 13:16:22

无病呻吟是时代的特色,今日也如此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无病呻吟是时代的特色,今日也如此。 词分流派,如今娱乐至死下的歌词,大多莫不如此,有响应的人群存在,就有它在的原因。 好的词,好的歌,可以跨越世代流传,也只是一部分人对词本身的共鸣而已。 花间派犹如今日的文艺清新一代,是憧憬美好的一代,至于生活,是可以不用去管...  (展开)
徐肃 2022-03-03 21:03:35

本欲填一词作为书评,奈何不会。

看至一半,思绪万千,千头万绪,落笔无言。唐末五代,至宋两分。词为诗余,渐为正宗。乐章柳永,史本无踪。淫词艳曲,嫁祸文忠。南朝王谢,宋余二晏,尤喜叔原。不取功名,辞章华丽,不见苏轼,羞辱蔡京。 看了一半,似无甚资格写书评。但又想把书评写的早写,以占先机。读了19...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张志雄 2022-08-22 09:35:18

苏轼的出现,带给词坛的冲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仍然记得30多年前阅读宇文所安的《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可之后读他的其他著作,却再也没有那种情怀了,这本书也不例外。 看作者如何论苏轼: 问题是,苏轼的文学风格太鲜明。他在自己所开创的词的新写法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其日后发展的可能性在苏轼出手...  (展开)

订阅只是一首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