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预备购书 (豆友229474412)
- 我收藏的史料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献 (好好看看)
- 【想读分类】史料 文献整理 (谢糸色)
- 种草 (归江北)
- 历史 (雾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帝陵图说(外三种)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朱颐钊 2023-12-16 20:45:18 北京
2017年拿到書號,2023年10月出版。梁份是年輕一代遺民中最具行動力的一位。〈帝陵圖說〉於易代心曲外,亦為對清初昌平諸陵實況之珍貴記載,如獻陵圖中祾恩殿即繪為單簷。而於泰陵,則記地宮積水,是以繼嗣不廣。於永陵,則知康熙時士庶已有呼朋引伴上塚踏青之習俗。於定陵,則附七大恨原文。以及質人援引當時禮臣極言定陵風水之害,今日觀之,則於「國家有禍」之外,更添一份悲情。另亦可知今日昌平之諸多地名,已早見於... 2017年拿到書號,2023年10月出版。梁份是年輕一代遺民中最具行動力的一位。〈帝陵圖說〉於易代心曲外,亦為對清初昌平諸陵實況之珍貴記載,如獻陵圖中祾恩殿即繪為單簷。而於泰陵,則記地宮積水,是以繼嗣不廣。於永陵,則知康熙時士庶已有呼朋引伴上塚踏青之習俗。於定陵,則附七大恨原文。以及質人援引當時禮臣極言定陵風水之害,今日觀之,則於「國家有禍」之外,更添一份悲情。另亦可知今日昌平之諸多地名,已早見於永樂時。不過對與陵寢建制無關之史事,如帝后卒年葬年,則多有謬誤。第三篇〈西陵日記〉,作者於光緒六年奉旨赴西陵辦事,乃於道經良鄉弘恩寺時對朱三太子大發感慨。第四篇〈前明十三陵始末圖說〉則說至民國時,茂陵祭器猶有存者,不知是否乃明代原物。第99頁「景、泰」之句讀有誤。 (展开)
0 有用 白彦衡 2024-01-11 21:49:09 北京
既然是遗民,避讳字未改也算是可以原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