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设计美学》是当代学术棱镜丛书中的一本,它是由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哲学系教授简·福希著作。这是一种专业的学术著作,是对于设计这一专业领域进行的美学、哲学反思。它涉及到了设计学、美学、哲学,以及相关的学科交叉内容,理解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作者借用康德哲学作为这本书反思的基础,当然也让我们阅读这本书并不容易。
如何用康德的三大批判来锚定设计在文艺系谱中所处的位置,如何将斋藤百合子所列举的日式“小确幸”跟严肃的学术讨论区分开来,如何面对一般人过于随性的评价体系,尤其,总有人试图对“真正的艺术品”下定义,同时又抛出一句“这样的艺术根本是瞎胡闹”,抑或是更狂妄的鉴赏者所言,“我没办法欣赏的艺术一定不是好的艺术”“没有任何人可以干预独立意志的行使权所支配的判断”。很显然,“主体客体化”以及“客体主体化”都炖成了一锅抽象词汇的大杂烩,这一类人几乎对自己智力的局限毫不在乎,而主观认知和客观标准之间的中间态被武断地抛弃,论辩的观念分层直接导致了沟通鸿沟的不可逾越。也因此,哲学的思辨性在书中俯拾即是,对“自由美”与“依存美”的讨论更像是作者在享受一种条分缕析的智力活动。若是这种级别的智力活动可以照进现实就好了。
很努力把设计美学划入哲学美学理论框架内的书。受众是哲学研究者而非设计研究者、文化研究者。我看到康德就脑子不太够用了。。。
是很规范的哲学的写法,但很无聊,主要是本人不赞同作者对于设计美学的理解,过于专业化,已经违背了设计的初衷
为什么没能早点遇到这本书!
这是一部分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设计这个行当,知道了在审美哲学中,设计美学也是尤其比较大分量的重要性。
好看 很多设计师都很有艺术性 大概就是这么熏陶的吧
金钱是最好的补品,是治疗贫穷这种病的良药,因为穷,才会被人看不起;因为穷,才会遭遇亲人的背叛。只要成功,人们自然就会高看你一眼,说过的话都能变成真理,尊严自然就能得到,有了尊严,就不可能被抛弃,生活便不再苦恼。
首先,和大部分也叫《设计美学》的不同,这不是教材,而是一本研究专著。译者是美学博士,且讲授设计美学课程,所以翻译晓畅明白,值得赞。全书共四章,从两个部分入手讨论设计美学,一是设计本体论 ,探讨设计的本质,设计与艺术、工艺的区别;二是从审美经验入手,借助康德“依存美”的概念,讨论了设计特殊的审美体验。最后一章对现在流行的日常生活美学做了点评,认为它们的概念过于宽泛,并且常常不自觉用道德评价代替美学评价,反过来再次重申康德的理论并未过时。作者希望更有体系地为日常生活找到美学依据。但总感觉,如果作者放眼东方,了解诸如柳宗悦如何看待器物之美,可能思路会更开阔一些。
设计有设计的历史,美学有美学的历史,不是“设计+美学=设计美学”。起码在西方美学传统的话语体系中,设计是毫无立足之地的。市场上遍地都是用视觉图像来展现这个产品美那个海报美的书,但是认真用哲学美学的概念来分析设计美的语言所指的书太少。这就是这本书的好处。严肃认真地探讨设计与美学的碰撞,用美学的话语谈论设计,让设计能够真正进入美学。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用设计的话语来谈论美学,但后者实际上并不是美学,只是关于设计美的鉴赏类散文或者创作心得分享而已。
> 设计美学
1 有用 自有我在 2023-05-04 21:11:20 江苏
《设计美学》是当代学术棱镜丛书中的一本,它是由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哲学系教授简·福希著作。这是一种专业的学术著作,是对于设计这一专业领域进行的美学、哲学反思。它涉及到了设计学、美学、哲学,以及相关的学科交叉内容,理解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作者借用康德哲学作为这本书反思的基础,当然也让我们阅读这本书并不容易。
1 有用 成富贵 2024-12-01 03:03:02 湖南
如何用康德的三大批判来锚定设计在文艺系谱中所处的位置,如何将斋藤百合子所列举的日式“小确幸”跟严肃的学术讨论区分开来,如何面对一般人过于随性的评价体系,尤其,总有人试图对“真正的艺术品”下定义,同时又抛出一句“这样的艺术根本是瞎胡闹”,抑或是更狂妄的鉴赏者所言,“我没办法欣赏的艺术一定不是好的艺术”“没有任何人可以干预独立意志的行使权所支配的判断”。很显然,“主体客体化”以及“客体主体化”都炖成了一锅抽象词汇的大杂烩,这一类人几乎对自己智力的局限毫不在乎,而主观认知和客观标准之间的中间态被武断地抛弃,论辩的观念分层直接导致了沟通鸿沟的不可逾越。也因此,哲学的思辨性在书中俯拾即是,对“自由美”与“依存美”的讨论更像是作者在享受一种条分缕析的智力活动。若是这种级别的智力活动可以照进现实就好了。
0 有用 三七 2024-03-07 14:44:17 上海
很努力把设计美学划入哲学美学理论框架内的书。受众是哲学研究者而非设计研究者、文化研究者。我看到康德就脑子不太够用了。。。
0 有用 易外太空 2023-07-09 00:13:08 上海
是很规范的哲学的写法,但很无聊,主要是本人不赞同作者对于设计美学的理解,过于专业化,已经违背了设计的初衷
0 有用 甜鬼❤ 2023-04-01 11:44:16 安徽
为什么没能早点遇到这本书!
0 有用 思衣谷 2023-05-07 17:45:23 广东
这是一部分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设计这个行当,知道了在审美哲学中,设计美学也是尤其比较大分量的重要性。
0 有用 Celina 2024-09-21 19:14:58 上海
好看 很多设计师都很有艺术性 大概就是这么熏陶的吧
1 有用 行不得🉐 2023-01-12 20:28:42 甘肃
金钱是最好的补品,是治疗贫穷这种病的良药,因为穷,才会被人看不起;因为穷,才会遭遇亲人的背叛。只要成功,人们自然就会高看你一眼,说过的话都能变成真理,尊严自然就能得到,有了尊严,就不可能被抛弃,生活便不再苦恼。
2 有用 以梦为虎 2023-02-16 22:51:16 浙江
首先,和大部分也叫《设计美学》的不同,这不是教材,而是一本研究专著。译者是美学博士,且讲授设计美学课程,所以翻译晓畅明白,值得赞。全书共四章,从两个部分入手讨论设计美学,一是设计本体论 ,探讨设计的本质,设计与艺术、工艺的区别;二是从审美经验入手,借助康德“依存美”的概念,讨论了设计特殊的审美体验。最后一章对现在流行的日常生活美学做了点评,认为它们的概念过于宽泛,并且常常不自觉用道德评价代替美学评价,反过来再次重申康德的理论并未过时。作者希望更有体系地为日常生活找到美学依据。但总感觉,如果作者放眼东方,了解诸如柳宗悦如何看待器物之美,可能思路会更开阔一些。
0 有用 王大丫 2023-11-07 20:32:44 江苏
设计有设计的历史,美学有美学的历史,不是“设计+美学=设计美学”。起码在西方美学传统的话语体系中,设计是毫无立足之地的。市场上遍地都是用视觉图像来展现这个产品美那个海报美的书,但是认真用哲学美学的概念来分析设计美的语言所指的书太少。这就是这本书的好处。严肃认真地探讨设计与美学的碰撞,用美学的话语谈论设计,让设计能够真正进入美学。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用设计的话语来谈论美学,但后者实际上并不是美学,只是关于设计美的鉴赏类散文或者创作心得分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