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屠场的书评 (183)

《五号屠场》:冯内古特小说生涯的里程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不是新版《五号屠场》腰封上那个“ 百年诞辰印签版”的标志,我都忘了原来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今年也百年诞辰了。 时间的确过得快。依然记得二十年前在书店偶遇《五号屠场》(译林白皮现当代)时的震撼: 那样荒诞的非线性叙事结构,那种打破纪实... (展开)
“你所有淡淡的愿望,只是这个秋天漫长而温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者可以用很多标签来定义《五号屠场》:黑色幽默小说,科幻小说,反战小说…… 上面每个标签都能用来界定这本书,但任何一个标签都无法完全概括整个故事,这些标签只具备一个最基础的功能:提供一个理解《五号屠场》的角度。 至于《五号屠场》到底讲了什么,答案只能从故事中... (展开)
穿越时空,在德累斯顿与死亡共舞
“重新挖开邪恶罪行的深渊,是一件既不容易也不惬意的事情。但我认为,这件事必须得完成,因为昨天犯下的罪行,有可能在明天重演,再一次施加到我们或我们的子孙身上。对于几十年前的残酷暴行,人们往往倾向于做个鬼脸便转身离去,关闭自己的心扉:这是人们必须抵制的一种倾向...
(展开)

读懂冯内古特的黑色幽默
一度被美国列为百部禁书之一的噱头,毒苹果、骷髅架、燃烧弹结合成的极具震撼力的封面,《五号屠场》这个听上去就恐怖如斯的书名,让我对这本《五号屠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五号屠场》的风格也是独树一帜,明明语言荒诞幽默,内容...
(展开)

冯内古特:我仍然前行,但我已死于五号屠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 1945年2月,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和英国联合空军在德国的德累斯顿进行了空袭,用汽油弹让德累斯顿化为一片火海。这场空袭造成了13.5万平民被杀害,成为人类历史上非核武器造成的最严重的一次伤害。 美英对此的解释是,纯粹为了报复,让德国尽快投降。但是,无论如何他们无法... (展开)
《五号屠场》:这段历史告诉我们, 战争没有真正的幸存者,只有精神异常的受害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场战争之火从德国喷出 绕世界一圈 然后又反噬回到德国本土 大轰炸让德累斯顿,一夜沦为废墟 一座城市的毁灭 这场灾难永远的改变每一个人 只有黑色幽默不变地 嘲笑一切、抚平一切 反抗着这个荒诞的世界 《五号屠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赤裸裸的一场战争悲剧,书中每个曾经出现... (展开)
what is it for?
抛开那些“你真的读懂了吗?”的噱头,这本《五号屠场》即使不一定能让每个读者都百分之百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那些观点,因为有些暗喻实在太过隐晦,但它要素丰富多样,你总能在书中找到打动你的点。 我很喜欢作者在这个故事设立的大框架,即主角作为一个被动的时间旅行者,得以...
(展开)

他笔下的战争是一场闹剧,没有英雄伟业,只有受害者和牺牲品
真的太喜欢这种黑色幽默、荒诞不经的科幻小说了。 冯内古特在比利的“时空脱节”之旅中,用黑色地狱幽默般的口吻讲述着一些残酷且令人愤怒的场景以及那些所谓的既定事实,他撕开了战争被赋予的荣耀、性、力量乃至神圣的虚假面目,企图唤起麻木的人们,这对应着书中所说的:“这...
(展开)

穿越战争的时间旅行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小故事的章节(电报式小节)开篇,以特有的手法把人带入到那个特拉法玛多的地方,故事很巧妙的穿插,于无形之中化解了战争的残忍和画面的血腥…行文结构按照计划进行,忽又跳跃,但是又不影响对整体的理解…这个手法很高级 书中某一段落介绍了特拉法玛多的书的结构,和本书的... (展开)
战争中你们只是些不懂事的娃娃
本周 Editor's Pick 当班编辑菜市场, 她推荐的书是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 小说《五号屠场》。 单读编辑菜市场的推荐语: 《五号屠场》一开始读起来像一本科幻小说。主角比利宣称,自己曾经被外星人掳走,那些小绿人朋友们教会了他时间的本质:“如果某个人死了,他只不过看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