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最近在这种大部头的通俗读物上花了太多时间,深深忏悔......
汗青堂109
在作者看来,罗马和平并非一个伪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尽管罗马和平并非罗马人征服外邦和创造帝国的目的,但确实在逐渐形成的状态中促成了和平的结果。也即,罗马带来的和平只是相对的,这是一种客观状态而非主观目的,是一种规范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或许这就是历史的迷人之处,也是历史的神秘之处,你在此处种下的因,可能会在彼处结出难以预料的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历史也绝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自有其逸脱于人类主观意志之外的运作逻辑和发生规律。
设计一个亮眼的主题,画好历史大事件的格子,填之以文采欠奉的车轱辘话,看到结尾咂咂嘴,仿佛收获了什么,又仿佛只是如听一席话。本套书第二、第三本都是如此,反而是老老实实讲历史的第一本布匿战争好看些。
非常一般,屋大维之后写的异常简略,强烈不推荐。看过同作者的凯撒传和屋大维传就完全没必要看这本了
翻译非常用心。
本书对于罗马和平的分析研究大概是为了回应西方将当代和平与国际关系理念投射到古罗马时代的奇怪史观。无论是过誉还是苛责,都是把罗马当作现代理想中的霸权主义国家来看待,而忽略了其原始的历史背景。这种天真的观念大约不太可能出现在中国,所以本书核心观点对我而言显得平平无奇。 作者认为,罗马和平不是罗马征服统治的主观目的,而是附带的客观现象。罗马是现实的利己主义者,扩张与外交互动都是因利而动的行为而非对某种形而上理念的实践;地方管理、国境边防等都是利害权衡的客观结果而非主观规划;欺压、叛乱、劫掠此起彼伏,却鲜有反对罗马统治本身。这种回归历史本身而非找个大的概念对历史进行套用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基本就是史学界以前的传统主流。 个人更感兴趣的是作者对于布防于地方的罗马军团与当地的互动,形成某种共存关系的研究。
自誕生日起,Imperium Romanum便如同一台湧動的大規模碳基戰爭怪獸,外侵幾成生理需要,它是徹底的掠食者,年復一年,不知伊于胡底,止時便為喪日。由是觀之,Pax與其說是和平,其實更像權力架構下的文明形態,擴張極致,內部稀釋,饕餮自噬,似其不可免之宿命歟?借閱於大眾書局之江北虹悅城店。
读过戈兹沃西的第六本书,现在可以说自己是戈兹沃西的书迷了😁
挺有新意的角度,跟前几天读的《欧洲的创生》对比来读,颇有意思。那本主要讲法兰克如何逐渐影响并形成欧洲,这本主要讲罗马如何影响包括法兰克在内的亚非欧大陆。但两种方式完全相反,罗马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毫不关心各行省的自治,只是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和法律,而且还不一定是公平的,但仍然造就了一个罗马和平。基督教会和法兰克的贵族则通过行政上的和社会制度上控制进行扩散,然而却造就了混战的欧洲。在基督教兴起之前唯一能团结起来的罗马人之外的人群的是犹太人,但也内部分裂重重,似乎还是罗马人的贵族精神和元老院制度领先了其他人群几百年。但后来终究还是走向元首制或者集权制,但贵族的影响在欧洲还是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民主制度。
非常到位。罗马并非是被渲染的战争狂魔,也并非一味追求版图的扩张,更不是要使一切异族都接受罗马文化。在罗马征服的过程中其他彼此争斗的势力也在利用罗马这个因素,而其他势力在被罗马征服的前后暴力行为都广泛存在。在那个时代政权必须靠武力开创和维持,罗马也是一样,并不是暴力狂虐待狂。而且例如耶稣是由本地犹太贵族要求处死的说明罗马的治理方式是在控制的前提下尊重本地社区并给予其一定的自治权。民族的概念并未出现,而罗马公民的身份也并非高不可攀,正是罗马开放尊重包容的理念才得以建立如此辽阔的帝国。本书的内容部分人可能觉得有洗地行为,个人觉得本书的分析非常客观、谨慎、理性。
各个行省都尽量有所涉及 通识读物的话感觉有点厚重了哈哈哈
有点无聊啊…通俗读物很平淡的但也很全,如果是一本波斯、印度的读物我可能反而会很有兴趣
AG的史观还是让人很舒服
补卡,感觉戈兹沃西在写《凯撒》时候把才华都用光了,以致于其他作品读来索然无趣
和平与战争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点像埃利亚斯所说的暴力独占。
以罗马帝国的社会结构来展开,而不仅罗列纵向的历史事件,仅这一写法,就值得称道。 当然,和平并不是帝国的全部,征服、平叛、维稳,都是维持和平的相对要素。
以战争与和平为线索的罗马简史
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扩张战争、叛乱和劫掠,罗马和平看起来不太和平的样子。
罗马和平是真实存在的。罗马和平并不是罗马人征服和创造帝国的目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元首制时期,特别是公元1世纪晚期,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仅拥有非常少量的驻军,而叛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根本不存在。与此同时,大量资源被用于巩固罗马在边境地带的统治力,这一努力成功地使外敌几乎不可能对帝国腹地发动袭击。罗马和平不是完美的。某些地区比其他地区在更长的时间里面临动乱的威胁,盗匪行为也从未绝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人的统治成了常态,而任何一种替代方案,若不是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是缺乏吸引力。这并不是说罗马的统治并未将苦难强加给任何人,但在罗马人到来之前,无疑也有一些人忍受着艰难的生活。这一事实无法为罗马人开脱,但我们不应假设来自外族的剥削一定比来自本地精英的剥削更加残酷。和平需要努力争取
> 罗马和平
33 有用 Wistful 2022-05-28 20:42:02
最近在这种大部头的通俗读物上花了太多时间,深深忏悔......
8 有用 后浪 2022-04-30 08:38:44
汗青堂109
3 有用 尤里卡 2022-11-28 19:26:52 河北
在作者看来,罗马和平并非一个伪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尽管罗马和平并非罗马人征服外邦和创造帝国的目的,但确实在逐渐形成的状态中促成了和平的结果。也即,罗马带来的和平只是相对的,这是一种客观状态而非主观目的,是一种规范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或许这就是历史的迷人之处,也是历史的神秘之处,你在此处种下的因,可能会在彼处结出难以预料的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历史也绝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自有其逸脱于人类主观意志之外的运作逻辑和发生规律。
2 有用 大风起 2024-12-07 10:16:01 上海
设计一个亮眼的主题,画好历史大事件的格子,填之以文采欠奉的车轱辘话,看到结尾咂咂嘴,仿佛收获了什么,又仿佛只是如听一席话。本套书第二、第三本都是如此,反而是老老实实讲历史的第一本布匿战争好看些。
2 有用 夏至之后立夏 2024-07-11 10:55:28 山东
非常一般,屋大维之后写的异常简略,强烈不推荐。看过同作者的凯撒传和屋大维传就完全没必要看这本了
3 有用 Biomass 2022-08-18 21:40:17
翻译非常用心。
6 有用 登坂望云 2022-11-27 10:06:34 上海
本书对于罗马和平的分析研究大概是为了回应西方将当代和平与国际关系理念投射到古罗马时代的奇怪史观。无论是过誉还是苛责,都是把罗马当作现代理想中的霸权主义国家来看待,而忽略了其原始的历史背景。这种天真的观念大约不太可能出现在中国,所以本书核心观点对我而言显得平平无奇。 作者认为,罗马和平不是罗马征服统治的主观目的,而是附带的客观现象。罗马是现实的利己主义者,扩张与外交互动都是因利而动的行为而非对某种形而上理念的实践;地方管理、国境边防等都是利害权衡的客观结果而非主观规划;欺压、叛乱、劫掠此起彼伏,却鲜有反对罗马统治本身。这种回归历史本身而非找个大的概念对历史进行套用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基本就是史学界以前的传统主流。 个人更感兴趣的是作者对于布防于地方的罗马军团与当地的互动,形成某种共存关系的研究。
2 有用 holly2007 2022-05-13 18:52:27
自誕生日起,Imperium Romanum便如同一台湧動的大規模碳基戰爭怪獸,外侵幾成生理需要,它是徹底的掠食者,年復一年,不知伊于胡底,止時便為喪日。由是觀之,Pax與其說是和平,其實更像權力架構下的文明形態,擴張極致,內部稀釋,饕餮自噬,似其不可免之宿命歟?借閱於大眾書局之江北虹悅城店。
0 有用 新美南吉 2022-10-10 16:23:33 吉林
读过戈兹沃西的第六本书,现在可以说自己是戈兹沃西的书迷了😁
2 有用 fishbird 2022-12-10 20:41:10 北京
挺有新意的角度,跟前几天读的《欧洲的创生》对比来读,颇有意思。那本主要讲法兰克如何逐渐影响并形成欧洲,这本主要讲罗马如何影响包括法兰克在内的亚非欧大陆。但两种方式完全相反,罗马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毫不关心各行省的自治,只是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和法律,而且还不一定是公平的,但仍然造就了一个罗马和平。基督教会和法兰克的贵族则通过行政上的和社会制度上控制进行扩散,然而却造就了混战的欧洲。在基督教兴起之前唯一能团结起来的罗马人之外的人群的是犹太人,但也内部分裂重重,似乎还是罗马人的贵族精神和元老院制度领先了其他人群几百年。但后来终究还是走向元首制或者集权制,但贵族的影响在欧洲还是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民主制度。
0 有用 碧海潮生 2022-12-14 17:51:18 陕西
非常到位。罗马并非是被渲染的战争狂魔,也并非一味追求版图的扩张,更不是要使一切异族都接受罗马文化。在罗马征服的过程中其他彼此争斗的势力也在利用罗马这个因素,而其他势力在被罗马征服的前后暴力行为都广泛存在。在那个时代政权必须靠武力开创和维持,罗马也是一样,并不是暴力狂虐待狂。而且例如耶稣是由本地犹太贵族要求处死的说明罗马的治理方式是在控制的前提下尊重本地社区并给予其一定的自治权。民族的概念并未出现,而罗马公民的身份也并非高不可攀,正是罗马开放尊重包容的理念才得以建立如此辽阔的帝国。本书的内容部分人可能觉得有洗地行为,个人觉得本书的分析非常客观、谨慎、理性。
0 有用 漂流野犬万岁 2024-02-18 16:56:29 四川
各个行省都尽量有所涉及 通识读物的话感觉有点厚重了哈哈哈
0 有用 87 2024-03-16 16:30:28 天津
有点无聊啊…通俗读物很平淡的但也很全,如果是一本波斯、印度的读物我可能反而会很有兴趣
0 有用 小欢儿 2023-06-11 21:47:36 山东
AG的史观还是让人很舒服
0 有用 千寻 2023-10-02 16:09:54 湖北
补卡,感觉戈兹沃西在写《凯撒》时候把才华都用光了,以致于其他作品读来索然无趣
0 有用 猪柳蛋麦满分、 2022-08-14 09:51:39
和平与战争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点像埃利亚斯所说的暴力独占。
0 有用 Matt 2022-08-30 17:02:54 浙江
以罗马帝国的社会结构来展开,而不仅罗列纵向的历史事件,仅这一写法,就值得称道。 当然,和平并不是帝国的全部,征服、平叛、维稳,都是维持和平的相对要素。
0 有用 持微火者 2022-08-18 23:56:21
以战争与和平为线索的罗马简史
0 有用 Lessingia 2022-08-17 19:28:42
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扩张战争、叛乱和劫掠,罗马和平看起来不太和平的样子。
0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22-07-26 11:45:20
罗马和平是真实存在的。罗马和平并不是罗马人征服和创造帝国的目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元首制时期,特别是公元1世纪晚期,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仅拥有非常少量的驻军,而叛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根本不存在。与此同时,大量资源被用于巩固罗马在边境地带的统治力,这一努力成功地使外敌几乎不可能对帝国腹地发动袭击。罗马和平不是完美的。某些地区比其他地区在更长的时间里面临动乱的威胁,盗匪行为也从未绝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人的统治成了常态,而任何一种替代方案,若不是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是缺乏吸引力。这并不是说罗马的统治并未将苦难强加给任何人,但在罗马人到来之前,无疑也有一些人忍受着艰难的生活。这一事实无法为罗马人开脱,但我们不应假设来自外族的剥削一定比来自本地精英的剥削更加残酷。和平需要努力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