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null 2023-08-27 04:50:15 广东

    该被批判的,并不是贞女的行为是否违礼或者合理,而是打造出贞女的儒家礼教,和赞颂贞女的僵尸文化。这不是爱情,也不是守贞,这是虐杀。

  • 5 百啦 2022-06-02 15:19:40

    明朝的道德英雄主义与崇尚极端造就了当时的贞女。贞女是否符合儒家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个历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贞女并不符合儒家礼仪——不仅违礼,还违背人类情感和性需求。

  • 4 momo 2022-11-13 17:10:48 辽宁

    P273祭妹文那一段真是啊啊啊啊啊啊难过

  • 4 鹿鳴 2022-11-15 00:49:03 浙江

    与传统认为的儒家规训与妇女被压迫不同,某种意义上也是反抗。

  • 0 照夜白 2022-09-11 17:27:25

    这本可能是这套书里我最喜欢的一本,理由是可读性最强。

  • 0 天空 2022-09-30 21:50:07 湖南

    这本相对该系列比较好读~好看好看

  • 1 Heather Guo 2022-09-29 02:12:01 美国

    我觉得以采用的资料广度来说,论述还可以更深入,比如意识形态一章就挺简略的。但可能整体的风格就比较谨慎,拿最后一段结论来说,写得很平衡规整。

  • 0 龙枪ptsd患者 2022-10-29 10:11:44 北京

    喜欢这个作者解读的角度

  • 2 泉儿 2022-11-04 12:58:54 江苏

    比较期待的是“向内探求”的部分——贞女的主体性问题,但是可惜的是并没有探究的很深入

  • 1 棉花团子 2022-10-20 12:26:42 北京

    目前这一系列最喜欢的一本,读起来也比较顺畅舒适。在特定社会文化中繁荣起来的贞女现象,随着环境的改变也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从最初政治忠诚的终极象征,到为异族建立道德声誉,伴随着意识形态分歧,随着历史发展与新民族主义融合,最终在两性平等的新价值观念下消失。我们所追随的道德,到底哪些是出于本心,又有哪些是被政治所影响呢?

  • 3 南云禾Dagny 2022-12-03 12:23:38 安徽

    这个系列目前最佳一本。它试图提供另外一种思路,以及将这个极简标签化的主题放置到更大的框架里曲进行讨论。充分解构了很多可以找到的材料,将一种“被动的迂腐和摧残”赋予了主动性,解释了一种被一系列当下社会和文化因素塑造的“女性现象”反过来影响社会的情况,一种我们鲜少能够看到的政治、文化、人情、道德共同作用结果的“封建现象”。非常有趣的论题。

  • 1 天外魔豆花 2022-12-06 01:37:40 北京

    可能之前读的历史太少了,这又是一本帮助我理解“复杂性”的作品。改朝换代引发的民族身份焦虑,地域和人口的增长,市场经济和城镇的形成,印刷出版业的繁荣和大众识字率的提高,儒家经典的再解读,精英阶层女性文化的形成等等,都会影响女性心灵的塑造。一些段落看起来像恐怖小说的开头,比如贞女的婚仪,正常婚礼+丧礼元素,江南地区还会使用“魂帛”(白布做的假人)让贞女完婚,真是读来又滑稽又恐怖又痛。再比如贞女在未婚夫家往往是住在偏僻的居室,通常在二楼,长期不出门,极端情况下还会用挂绳的篮子送递生活用品和食物。为什么她们会选择为“亡夫”殉节、守贞?书里也给出了一定的解释。想到《张门才女》中的法氏,我要是在那个时期,也不得不发疯。

  • 1 减少换乘 2022-12-15 17:07:00 北京

    “他们的矛盾情感来源之一,是一种使他们不安的认识,这些年轻女子的所作所为,连知书达理的文人都未必能做到,贞女们履行了儒家的道德价值,而在他们中间很少有人有如此德操。”太嘲讽了,贞女现象一直被身为男性的文人骚客争论不休,贞女的勇气,自我献身的精神却无法让他们羞愧。这本书稍微深了一个层次,在研究贞女是“儒家性别压迫,专制主义的产物”外,聚焦到了贞女主体的情感和认知,这种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仍然延续在很多女性当中。

  • 0 谨知 2022-12-16 11:29:23 安徽

    观点加大段材料的体例,再加上有些观点于书中不同位置反复出现,使得我在读此书时有种吃红烧肉的感觉,初时感觉极好,但是多了、久了,就不免有点腻。 另外,此书于我而言最为有益处的地方在于,使我认识到过往对于我国古代女性主体性的意识的缺失。

  • 0 吹尽也 2024-03-09 14:55:08 广东

    可敬可叹。 喜欢贞这个字,不是指对于婚姻的忠贞,而是指忠于自己的道德理念。

  • 0 空山 2024-01-18 22:21:35 四川

    3.5|作者给出了很多问题,我以为会展开好好讲讲,结果看到最后也没发现讲了个啥,问题还是问题,答案也是一些浮于表面的现象。贞女是一种建立道德秩序的产物,且是父权制社会制度下的一种扭曲形式,它的积极意义肯定是小于消极影响的。无论礼法或者道德要求如何,都把这种情况推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极端,赞同或反对,其本身就不是为了真女的真正权益。作者最后把贞女的现象转换成二十世纪投身革命的女性形象,我是完全不赞同的,这二者的本质就不是一个方向好吧。说真的,某些贞女烈妇真的太疯癫了,自杀就跟表演一样……待读《闺塾师》《缀珍录》《长门才女》。

  • 0 手冲咖啡是骗局 2024-01-18 20:39:32 广西

    具体的案例固然读来非人间,但最后一章介绍不同学派之间争夺守贞定义的笔仗带来的精神污染才是最令人发指的,知识分子离毫无人道层出不穷的惨剧站位如此之近——贞女忠臣纲常一体、纠葛如此之深——在野为贞女作传,在任为贞女请旌,还尚有辩论的余裕,甚至于酱缸中也有一二人道主义人言人语,体感上比粪坑更臭了。

  • 1 枕前冰 2022-10-26 21:21:33 浙江

    袁枚: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

  • 0 霹雳小豆子 2024-01-17 23:29:57 英国

    第一次从贞女主动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大家都会潜移默化的对古代中国这一女性境况归类为儒家糟粕和男尊女卑社会体制下的压迫。如若说一些贞女把与坚守与未婚夫的婚约视作坚持且不动摇的事业,那似乎有所理解,只是这其中那些儒士的恶臭依旧时时存在,无法阻止的利用女性的这一选择。诚然我站在现在的角度下也理解了一些贞女和节妇的想法,但诸如袁机等有着良好家世,父母哥哥都疼爱且受到了教育的好条件下仍“愚”的选择了贞女这条路,甚至在回娘家后的所作所为也在让自己家里人痛心的情况下,我不理解也觉得此类女性很愚,压根对不起自己所获得的很多女性没有的条件。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