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中古史、隋唐史经典著作,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代表作,简体横排精校。冯友兰、季羡林、顾颉刚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中古史、隋唐史、制度史经典著作。
★“史学四大家”之一陈寅恪先生代表作。
★顾颉刚、冯友兰、季羡林等著名学者推荐。
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亦以陈寅恪先生的贡献为最大,他撰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册。二书对于唐代政治的来源及其演变均有独到的见解,为近年史学上的两本巨著。——顾颉刚
陈寅恪先生用近代史学的方法,研究他所掌握的丰富史料,使中国的历史学远远超过封建时代的水平。他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创始人,或其中极少数人之一。——冯友兰
先师陈寅恪先生为一代史学大师,学术文章辉耀寰宇,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景仰。陈先生博学多能,泛滥无涯,治学之广是非常惊人的。——季羡林
内容简介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研治...
中国中古史、隋唐史经典著作,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代表作,简体横排精校。冯友兰、季羡林、顾颉刚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中古史、隋唐史、制度史经典著作。
★“史学四大家”之一陈寅恪先生代表作。
★顾颉刚、冯友兰、季羡林等著名学者推荐。
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亦以陈寅恪先生的贡献为最大,他撰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册。二书对于唐代政治的来源及其演变均有独到的见解,为近年史学上的两本巨著。——顾颉刚
陈寅恪先生用近代史学的方法,研究他所掌握的丰富史料,使中国的历史学远远超过封建时代的水平。他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创始人,或其中极少数人之一。——冯友兰
先师陈寅恪先生为一代史学大师,学术文章辉耀寰宇,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景仰。陈先生博学多能,泛滥无涯,治学之广是非常惊人的。——季羡林
内容简介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研治唐史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著作。本书分别就礼仪(含都城建筑)、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各种制度,系统考证了这些制度从汉魏至隋唐的渊源和演变,对隋唐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尤其是种族文化观等概念、隋唐制度三大渊源之影响强弱比较,许多中古史重要问题都肇端于此书,奠定了当代学者理解中古史、制度史的基本框架,为治史者所必读。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创作者
· · · · · ·
-
陈寅恪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早年留学日本和欧美,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1949年南迁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人也喜欢 · · · · ·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大家之作,唯有佩服二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用了两个周末,终于读完了。 正如其他网友的评价,这本书就是引经据典,考究扎实。强烈建议和二十四史一起阅读。 在中古的中国史来说,南北朝对于大多数人就是一团乱麻,加上国人热衷大一统和强盛王朝的历史,故而南北朝相对并没有那么高的热度。寅恪先生这本笔记,从礼、吏、... (展开)
#4@2022#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隋文帝受禅于北周,但制度并未承袭于北周,隋唐制度主要源于北魏、北齐和南朝的梁陈。北魏、北齐制度承袭于曹魏、东晋南朝前半期及河西(永嘉之乱后)。西魏北周制度:六镇鲜卑习俗加魏、西晋遗风,为关陇地区汉文化与鲜卑势力的混合,对隋唐制度影响极小。 绪论部分铺陈论点,... (展开)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旨在考查隋唐制度之渊源流变: “兹综合旧籍所载及新出遗文之有关隋唐两朝制度者,分析其因子,推论其源流,成此一书,聊供初学之参考,匪敢言能补正前贤之阙失也。”【3】 陈寅恪认为隋唐制度有三源:(北)魏、(北)齐,梁、陈,(西)魏、周,并指出...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9.7分 158人读过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9.3分 183人读过
-
中华书局 (1963)9.4分 89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9.9分 9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家之思考 (WHO knows)
- 2022读书 (游啊游的游)
- 书单|2022年 1.2.3.4季度新出版的书 (如峻峰)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2 (普照)
- 历史 (雾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佑棠 2022-10-16 19:33:19 北京
只看了音乐的部分~陈先生的书好难读,跟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没区别~
1 有用 黑山小妖 2024-09-05 14:45:40 上海
书展上买的,因为小便于携带。
0 有用 雾凇 2022-07-17 23:25:43
着重考察隋唐制度的形成和渊源,包括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部分,可以了解隋唐时代各类制度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以及制度转变的关键节点和历史背景。
0 有用 老骥 2023-10-15 16:42:39 北京
隋唐制度,诸如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大多源于北魏、北齐和南朝,而非西魏北周,原因在于北周为了区别北齐和南梁而在中央推行周制,不合时宜。 读制度演变,也同步复习南北朝历史。西晋灭亡后,汉人张轨在凉州建前凉政权,吸纳很多大儒世家,北魏平凉后又纳入北魏。 当时的河西走廊,到唐玄宗时,西去长安一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真令人难以置信。
0 有用 王文婷 2024-11-28 16:39:52 浙江
财政真的和大米、布完全分不开,东北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