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作者周眠以当下的视角、现代人的眼光,对若干唐诗与部分唐代诗人的品读文章结集。他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千百次进入唐诗,通过文本细读,尝试呈现唐朝诗人生命中被文字留存的刹那。
这些刹那亦可视为一种“召唤”,唤醒历史,也唤醒旧日的生命。
当它们与当下今人的生活和生命产生呼应,对盛唐气度和家国情怀的想象便得以苏醒。
编辑推荐:
1.有唐一代对诗人的要求特别低——只要生命中某个刹那是诗人,足矣。对诗的要求却特别高——须道出生命中最好的那个刹那。
2.本书所选篇目,多数乃唐朝著名诗人最经典的作品,编剧周眠用今人的语言和生命视角重新介入、解读,力图串联起那些伟大心灵生命中“最好的那个刹那”,唤起国人最深刻的情感认同和国族想象。
3.我们都会读唐诗,但幼时的熟读常常停留在文字和音律的表层;真正走入唐诗,可以用古诗的真味,浸润日日新的生活,生发深沉广大的觉知、照耀遍满...
本书是作者周眠以当下的视角、现代人的眼光,对若干唐诗与部分唐代诗人的品读文章结集。他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千百次进入唐诗,通过文本细读,尝试呈现唐朝诗人生命中被文字留存的刹那。
这些刹那亦可视为一种“召唤”,唤醒历史,也唤醒旧日的生命。
当它们与当下今人的生活和生命产生呼应,对盛唐气度和家国情怀的想象便得以苏醒。
编辑推荐:
1.有唐一代对诗人的要求特别低——只要生命中某个刹那是诗人,足矣。对诗的要求却特别高——须道出生命中最好的那个刹那。
2.本书所选篇目,多数乃唐朝著名诗人最经典的作品,编剧周眠用今人的语言和生命视角重新介入、解读,力图串联起那些伟大心灵生命中“最好的那个刹那”,唤起国人最深刻的情感认同和国族想象。
3.我们都会读唐诗,但幼时的熟读常常停留在文字和音律的表层;真正走入唐诗,可以用古诗的真味,浸润日日新的生活,生发深沉广大的觉知、照耀遍满的行动。
4.作者周眠用自己敏锐的直觉、细腻的体察以及千百次陌生地进入同一首诗的耐心——焚轻车,断熟路,逆刃读,草莽读,破釜读,破壁读,如初生之子,如地马行空,千百次地带领读者,跟随诗人的视角回到唐朝、回到诗思兴发的当下。
5.深深凝视古诗的时辰,是觉醒的时辰,也是中国人的时辰。
刹那的创作者
· · · · · ·
-
周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周眠,舞台剧编剧,半个手艺人。戏剧作品《浮生六记》、《尾生与水娘》、《羽》等,多部剧本刊于《剧本》、《新剧本》等杂志。
目录 · · · · · ·
一编
萌头第一/孟浩然 春晓 1
调禽第二/骆宾王 咏鹅 9
掩日第三/王之涣 登鹳雀楼 13
移景第四/王维 少年行 16
支离第五/王维 送别 25
招徕第六/王维 杂诗 32
二编
担山第七/王维 辋川集 45
三编
壶天第八/李白 秋浦歌 113
取月第九/李白 静夜思 120
御风第十/李白 峨眉山月歌 又及“天生吾徒有俊才” 125
断流十一/杜甫 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 132
布雾十二/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37
卧雪十三/柳宗元 江雪、白居易 问刘十九 又及,三个看雪人 141
知时十四/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149
四编
迹云十五/贾岛 寻隐者不遇 155
分身十六/贾岛 题李凝幽居 174
黄白十七/李贺 大堤曲 183
星数十八/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188
解厄十九/张祜 何满子 192
嫁梦二十/李商隐 夜雨寄北 200
神行廿一/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207
指化廿二/杜秋娘 金缕衣 253
末编
通幽廿三/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259
迩去廿四/李叔同 送别 29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类文明畸形推衍,和自然人所能适应的悠游世界已相去甚远,其间的破碎、残缺、断裂、不完形,投射在人类大群的一部分心灵上。神将之称为烙印,医学上称忧郁症。忧郁症患者在人类文明初期是弥合人类不完形的人,是巫祝,是渔樵,是边塞诗人,是当初承露而今承担坏漏的铜人。铜人在文明社会中功用消失,先承担人类溃败之重。如今,只能在忧郁症患者身上看到神的浩荡,这不惜时间、不辞精力地粘滞于重。曾经承接人类希望的人,承接人类所有失望。于上古、中古,我们“时时勤拂去”的尘埃,如今落满这些特定的、选定的人。那敏感地细听遥远渭城微小声波的铜人,可以拟想在黄金时代,他们是如何的神采飞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星数十八/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188 -
我们的世界已深受资本、权贵、思维惯性、路径依赖的制约。城市现有的形态,也许只是一种苟且与伤痕。人类在忙些什么?这水泥森林,这拥堵高架,这热岛,这文明病,就是所谓的进步吗?人类通过忙碌的文明获得文明病,并通过治疗文明病的徒劳,终于精疲力竭地消停下来,这就是文明的安顿——困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担山第七/王维 辋川集 45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刹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刹那"的人也喜欢 · · · · · ·
刹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 更多书评 16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乐府文化 (涂涂)
- 我的书 (汪金卫)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阶梯阅读书目第一期 (白宇极)
- 书单|看完 (翟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刹那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幽草 2022-09-17 10:36:15 上海
人与书也讲究缘分,如果不是旅行前顺手拈起这本小书,我也无法在云水之间、车马之中,真正体会它的“风神”。它散漫,如失意旅者,不往热闹处凑,只向会心处寻,因此很多地方的确不好读,但如曹孟德言“天下人相知者少”,但有相知,即有神迹出现。生读《春晓》,给熟睡者当头一棒。《辋川》,以唐大曲解之,极妙,王维的冷寂与热烈都归于一场复照后的清明。李白的镜中世界,与我读李白时偶尔生发出的遥想相契,他心里应真有一个纤... 人与书也讲究缘分,如果不是旅行前顺手拈起这本小书,我也无法在云水之间、车马之中,真正体会它的“风神”。它散漫,如失意旅者,不往热闹处凑,只向会心处寻,因此很多地方的确不好读,但如曹孟德言“天下人相知者少”,但有相知,即有神迹出现。生读《春晓》,给熟睡者当头一棒。《辋川》,以唐大曲解之,极妙,王维的冷寂与热烈都归于一场复照后的清明。李白的镜中世界,与我读李白时偶尔生发出的遥想相契,他心里应真有一个纤尘不能染的彼岸世界吧。作者思绪流散太甚,乃至以杯水联通井水、贯通江河,以《何满子》联想到咒语、真实语,李商隐《无题》甚至由画楼桂堂这样的套语散发到古建筑的营造,只能说,以语言捕捉精神的游丝,确实不能全译。然而懂的人会懂。读的体验并非全然顺畅默契,但其中光华历历,那些灵妙的刹那就值得五星。 (展开)
3 有用 onecat 2022-08-14 17:14:15
群星闪耀时这几个字 也有人敢用作书名
0 有用 谈天口 2022-12-15 14:50:49 江苏
一叶中见宇宙,刹那中见永恒,在耳熟能详的唐诗中解读出通神之径,让我们一起探究剧坛谪仙周眠的文学密码。
14 有用 黎戈 2022-06-16 07:42:53
过于流利顺滑的含硅阅读,也许是危险的,本书旨在将熟悉的事物重新陌生化,制造珍贵的涩感,那些烂熟之句,由此被阻拦,重新擦亮,旧里又生出新来。故人即新知,因为与新鲜的生命体验,一次次的碰撞出新知。
3 有用 不要熬夜 2022-12-04 14:57:19 北京
太过私人化没有史料支持的表达,诗歌的选择也欠妥